APP下载

静脉补液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2022-06-24郭晓婷葛琪琦杨坤周磊磊宋玉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补液胆红素蓝光

郭晓婷 葛琪琦 杨坤 周磊磊 宋玉娥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符合以下任何一条:(1)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2)血清总胆红素已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或超过小时胆红素风险曲线的第95百分位;或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 μmo/L(5 mg/dL)或每小时>0.5 mg/dL;(3)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4)黄疸退而复现;(5)血清结合胆红素>34 μmo/L(2 mg/dL)。该疾病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1]。由于胆红素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若治疗不及时,易导致脑损伤,严重可造成永久性损害。医院将根据患儿黄疸的原因、程度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加强喂养,药物的使用,如临床常用的退黄散、茵栀黄颗粒、益生菌等以及在医院进行的蓝光照射或者换血疗法等[2]。静脉补液中含有氯化钠和葡萄糖,因此具有补充液量和能量的作用,主要用于腹泻脱水患者的治疗,使用方便,疗效显著。作者团队在参加新生儿相关会议得知,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经积极补液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目前尚未见静脉补液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的相关文献报道,本团队于2019年7月开始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静脉补液,以探讨静脉补液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研究2019年1—12月于本科收治的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019年1—6月收治的40名患儿为对照组,2019年7—12月收治的40名患儿作为治疗组。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胎龄34~44周,平均(39±6)周。治疗组男26例,女14例;胎龄32~46周,平均(39±6)周。(1)纳入标准:①出生时间:0~28 d;②胎龄:≥37周;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儿科学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1]。(2)排除标准:感染、严重溶血及家属依从性差不能完成治疗者。两组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及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两组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TB、IB及DB的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予冷光源蓝光照射(选择含有波长为425~475 nm蓝光的光疗箱,每次持续12 h)、碱性液补充(1.4%碳酸氢钠3 mL/kg体质量)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0.5 g,国药准字S20060010)0.5片/次,2次/d口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静脉补液(1次/d)。静脉补液配制方法:氯化钠注射液20 mL(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100 mL:0.9 g,国药准字H13023202)+葡萄糖注射液80 mL(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100 mL:5 g,国药准字 H13022475)。

1.3 观察指标

每隔12 h监测一次经皮胆红素,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当其达到停止光疗标准[3]后,采集静脉血测定TB、IB及DB。其中痊愈:皮肤颜色在治疗后恢复正常状态,血清总胆红素小于120 μmol/L;有效:大部分皮肤颜色在治疗后恢复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120~260 μmol/L;无效:皮肤颜色在治疗后变化不明显,血清总胆红素大于260 μmol/L;治疗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2];对两组患儿发生发热、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记录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Student's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痊愈0例,有效40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0例,有效40例,无效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2.3 两组治疗后TB、IB及DB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TB、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B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B、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B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TB、IB及DB水平对比(μmol/L, )

表4 两组治疗后TB、IB及DB水平对比(μmol/L, )

时间 组别 TB IB DB治疗前 对照组(n=40) 292.3±51.6 290.2±47.7 12.1±5.5治疗组(n=40) 316.8±50.4 300.1±48.2 16.6±6.4 t值 1.477 0.638 2.328 P值 0.148 0.527 0.025治疗后 对照组(n=40) 188.2±20.0 171.1±18.9 17.1±9.1治疗组(n=40) 168.5±20.0 154.4±21.7 14.1±5.7 t值 3.020 2.530 1.199 P值 0.005 0.016 0.239

2.4 两组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比较

治疗组住院时长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对比()

表5 两组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对比()

组别 住院时长(d) 住院费用(元)对照组(n=40) 5.7±1.9 6 369.9±1 300.9治疗组(n=40) 4.1±1.2 6 057.3±1 412.6 t值 3.137 0.709 P值 0.003 0.482

3 讨论

新生儿的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高胆红素血症:(1)胆红素生成过多:常见的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等,它们通过过多的红细胞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从而导致胆红素增多;(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如缺氧、感染、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药物的影响等,这些因素会使得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3)胆汁排泄障碍: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会因肝细胞或胆管排泄胆红素障碍而出现,如同时有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伴有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缺陷病、肠道外营养所致的胆汁淤积等。当血清的胆红素大于342.2 μmol/L时,称为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有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风险,因此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

2014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4]指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方案包括光疗、换血疗法以及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1)确诊新生儿溶血病者可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2)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接近或已达换血标准,并且白蛋白<25 g/L的新生儿可补充白蛋白;(3)如存在酸中毒,应当先予纠正。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采用常规、推荐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时,有些家属因住院时长的问题常常不能坚持,以至于效果欠佳,甚至是再次入院[5]。因此,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6]。并且,这种方法也必须是安全的,同时也不能给家属造成过多的经济负担。田晓颖[7]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采用苯巴比妥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发现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5.35%,需治疗1周,这和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顺利出院所需时间约为6 d一致。蓝光照射属于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在425~475 nm的蓝光照射下,未结合的胆红素会转变成为水溶性异构体,同时经胆汁和尿液排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复方微生态制剂,成分为嗜酸乳杆菌等多种益生菌,这些都是人体所需要且对人体有益的。它在肠道粘膜形成保护膜以阻止致病菌定值和入侵的同时,又可以为机体提供营养,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应用。周丽红在进行间歇蓝光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中指出[8],以间歇蓝光照射为基础,辅助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能有效降低总胆红素水平,促进患儿症状改善,效果安全可靠,本次试验以蓝光照射、补充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及碱性液做为对照组,证明上述方法的确有效,只不过住院时间较长。也有研究显示,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在治疗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安全有效[9-10],但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除此之外,白蛋白作为生物制品,不能排除在使用过程中带来的风险[11],家属的接受程度不一。

静脉补液在临床中操作易行,且技术成熟、风险较小、应用广泛。产科医师在胎儿窘迫治疗中应用静脉补液时阐明,静脉补液联合吸氧在胎儿窘迫中能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利于患者恢复[12]。邓明华等[13]在研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时发现,持续大容量低营养静脉补液能明显增加治疗总有效率。徐小松等人发现肾移植术后适当控制静脉补液,有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身体恢复[14]。在儿科,静脉补液常规用于腹泻患儿[15]。对于新生儿来说,静脉输注液体包括静脉营养、抗生素、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及氨溴索等[16-20],但对于单纯静脉补液者研究甚少。本次研究发现,静脉补液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中有效率达100%,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没有差异。除此之外,静脉补液在降低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治疗前,试验组的直接胆红素明显高于对照组,经静脉补液后,两组直接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差别。这也同样指出,静脉补液对于降低直接胆红素有同样的效果。除此之外,静脉补液不仅没有增加家属的经济负担,还明显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笔者建议,静脉补液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酌情调整补液方案。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中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静脉补液安全有效,还可以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补液胆红素蓝光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蓝光特别推荐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