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宽语文课堂边界,有效提升语文素养

2022-06-24幸奇越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71期
关键词:实施途径语文素养

幸奇越

【摘要】课外语文素质课堂,是指利用课外特定时间,突破教材局限,有目的有计划构建与语文元素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堂。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语文学习能力。同时,在文化自信、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等方面不断陶冶和熏陶,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本文从语文学习的背景和基本要求出发,探索素质课堂特点和实施途径,不断搭建语文课外学习平台,构建丰富课堂超市,为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课外语文;素质课堂;语文素养;特点研究;实施途径

一、背景和意义研究

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认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语文教育不仅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

但令人遗憾的是,受社会风气、应试教育和教师观念、时空限制的影响,教师往往把目光和精力放在语文课内教学上,把语文的学习窄化成教材知识的学习,往往造成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是目标层次低——仅仅满足于教材知识,满足于能力的训练和分数的追求层面,而对于更具内涵的语文真、善、美的魅力却缺少真正的体验和感悟;二是自主性弱——对课内语文课堂存在严重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探索、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兴趣点低——在手段相对单一的课堂中,学生容易缺乏兴趣,缺乏学习语文的内驱力。凡此种种,都使语文教育的现实和理想有较大差距,学生语文素养难以得到真正有效提升。

如何让学生打破课内语文学习的边界,把目光放得更远、更宽,拥有更多机会去学习和体验语文,不断提升语文素养,是我们着重思考的一个方向。《语文活动课的设计原则》明确提出,“语文活动课的开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为目标,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课外活动对学习的意义重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育多元化的尝试,我们另辟蹊径,提出了课外语文素质课堂的构建和实践。具体而言,指利用课外特定时间,突破教材局限,有目的、有计划构建与语文元素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的素养的提升,同时,素质课堂着重打造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优雅的审美情趣、深厚的文化素养,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二、开展特点研究

与传统语文第二课堂相比,课外语文素质课堂改变了闲散、随意的状况,目标明确、规划清晰、实操性强,可持续和发展。它有着鲜明的特点:

1.课堂内容的丰富化。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以“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为原则,精心打造学科课堂、经典国粹、社会实践和人文讲坛等系列重点版块,构建内容丰富的“选课超市”,如,开展经典朗诵课堂、影视鉴赏艺术课堂、图书角经典阅读提升课堂;开展“最语文”的活动,寻找和品鉴最有感受的对联、招牌和广告;开展楹联的世界,开展太极文化体验和探究活动,等等。紧紧围绕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文化大餐”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不断积底蕴、强素质、掘潜能、展才气,增强文化认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情操,既能德有所成,学有所获,又能顺应时代要求,综合发展,做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人。

2.课堂目标的明确化。每个课外语文学习的版块,都呈现鲜明的具体目标,清晰明确语文学习与探索的具体方向。比如,学科课堂——专注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增加知识的底蕴和厚度;经典国粹——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陶冶和培养道德情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培育健康的情绪,促进健全的心理,增进对社会的理解,增强对社会的责任;人文讲坛——激发求知的欲望、培育探索的精神。

3.课堂开展的规范化、系列化。每個课堂都拥有明确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教师精心地制订课堂内容的实施方案,精细地构建课堂相关的内容,保障课堂内容的层层推进,逐步深入,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或有所启迪。

4.课堂形式多样化。我们可以构建新颖的形式,不断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比如,新颖的报读方式——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使用抢课软件,登陆网站,抢报自己心仪的课堂,名额有限,紧张刺激,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多样的开展形式——或课室或操场或户外,或赏或听或说或实践或展示,专注课堂的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课堂灵活,别具一格,让学生保持专注和热情,真正有所体验和提升。

5.课堂内涵的高端化。为了更好提升语文素质课堂的层次和内涵,引领学生在不一样的课堂中,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体验和更高端的收获,课外语文素质课堂可以在前期高效实施的基础上,不断推出“名师进课堂”的活动,邀请各类课堂的名家大师亲临授课。名家引领,亲身示范,让学生在与名家面对面的交流中,更真切感受素质课堂的无穷魅力,既收获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三、开展途径研究

课外语文素质课堂的活动拥有丰厚的开展土壤,语文自身的学科资源、富有特色的校园活动、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都可以为它的开展提供丰富而便利的条件。

1.依托自身的学科资源开展素质课堂

以语文学科为依托,融合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积极构建精彩的素质课堂活动。以《经典诵读》课堂活动为例,我们可以精选初中课内外的优秀古诗文篇目,如,《诗经》中的《关雎》《蒹葭》《子衿》,乐府诗中的《观沧海》《木兰诗》《十五从军征》,唐诗中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宋词中的《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满江红》,元曲中的《天净沙·秋思》《山坡羊·骊山怀古》,等等,都是教师指导学生诵读的绝佳篇章。从诵读字音到停顿节奏、声调抑扬,再到肢体语言、情感把握,教师均可以作充分的准备,并将其编辑成诵读范本,引导学生对每个诵读剧目作认真的解读,对作品进行反复诵读。每一个课堂,都是对古诗文精华的重温回味,是对千百年传统文化的回眸传承。再如《魅影美评》,依据课本出现的篇章,在开课前,教师精心挑选影片作为放映和授课的题材,将《花木兰》《城南旧事》《邓稼先》《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国大典》《简爱》等组成了丰富的素材库。这些电影,有的展现浓烈的家国情怀,有的关乎人类共同命运,有的表现励志人生,有的表现对和平的渴望。教师同时设定了影视课堂的讨论表格,指导学生在观影的同时,写下自己的影评,并在课堂上交流、分享,使学生不仅停留在观影的浅层的艺术感受,更能提高学生的影视鉴赏水平和表达能力,对于自身的文学表达、情感的熏陶、审美艺术的提升等也有实质的帮助。

2.依托特色的校园活动开展素质课堂

我们从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出发,结合校园活动的主要特点,丰富语文课堂的授课场所、形式及方法,来开设更加丰富多元的语文素质课堂,以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以《新闻的视野》课堂活动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闻特点,熟悉新闻体例,尝试新闻写作,在《新闻的视野》素质课堂上,我们充分依托学校公益志愿活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共享单车的公益整治工作。学生亲自体验街头单车摆放之乱象,实例采访市民对此类现象的看法,现场宣传如何停放共享单车的原则,必然使自身受益匪浅,反响巨大。回到课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新闻相关常识以后,安排学生以“共享单车街头整治”为话题进行新闻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简单分组,分别尝试消息、通讯、特写、访谈、报告、时评等不同体例。最后再回到课本,对本单元的课文进行群文阅读,学生无论是在文体特征、内容提炼还是观点把握方面,效果更胜一筹。

整齐摆放的共享单车,折射出的是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市民的综合素质。我们在做公益的过程中学到了社会知识,也巩固了课堂知识,锻炼了思维能力。如果没有这样的体验,就没有这样的视野,当然也就没有这样的成效。

3.依托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开展素质课堂

以《楹联的世界》素质课堂活动为例,楹联历史久远,底蕴深厚,表达着人们的美好寓意和美好祝福,拎出来单独设置成課,是一种既有文化内涵,又能加深理解的好方法。于是,就有了我们的楹联知识专题。这个课程整体构架并不难,包括感知—了解—创作—展示四个部分。

感知部分以学生活动为主,我们先抽取从古至今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各具情态的楹联进行分析,发现其基本特点,使学生对对联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了解部分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将对联相关的基础知识归类整理,分条罗列讲解给学生听,并且举出一些经典的对联作为辅助,加深学生的印象;创作部分以学生活动为主,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进行实践。比如,以“校庆”为话题,创作一副对联;又如,以“新春”传统节日为主题,结合学校、班级特点创作一幅适合挂在教室门口的对联;展示部分为师生共同活动,先由创作者讲解创作意图并展示联文,然后大家进行民主评议,最后将评选出来的优秀对联用软笔书法撰写张贴。

不只是对联,还有许多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我们都可以设置成相应的素质课堂。让学生更大程度地认知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对于文化自信的培养,课外语文素质课堂当仁不让,多点开花。

课外语文素质课堂 ,作为语文教育多元化的尝试,它努力突破教材局限,力求系统寻找语文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着力克服当今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语文素养偏弱的弊端,为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初步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以后语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同时,素质课堂营造浓郁的课外语文活动氛围,对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秦利群.语文活动课的设计原则[J].当代教育论坛,2010.

[3]徐月珍.让语文课外活动精彩纷呈[J].华章,2017.

猜你喜欢

实施途径语文素养
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