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届年轻人求职流行调查雇主

2022-06-22姜博文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22年6期
关键词:求职者用人单位年轻人

姜博文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一千万,规模创历史新高。但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依然有不少年轻求职者不甘于只接受用人单位的背景调查。他们运用社交平台和年轻人之间的消息渠道调查用人单位的背景,除了了解最基本的薪酬待遇和工作内容,他们还追求和善的领导、轻松的办公室氛围,以及不被工作纠缠的夜晚与周末。

反向背调成为许多高校毕业生在职业道路上的初次探索,有人称之为“代际进步”,归结为即将步入职场的年轻人的特征。但也有一些老职场人认为,求职者了解用人单位的做法并不新奇,不算新概念。有从事人事管理的业内人士表示,反向背调的出现意味着,即使当下就业压力巨大,年轻人仍然在乎自己的就业选择权。

通过黑白名单“精准排雷”

两年前,24岁的李海陵在英国一所高校的财经专业念完硕士,回国后便开始“海投”管培、财务、运营等岗位都尝试过。不过即便如此,李海陵依旧有着自己选择企业的标准:“第一个是性价比,第二个是成长性。这些可能是跟平台挂钩,也可能是跟企业文化挂钩。”

为了摸清企业在这些方面的底细,她常与供职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男友沟通,得到了不少有价值的反馈。

有3年人事管理经验的陈鹏则发现,除了公司经营状况与薪资等基本情况,年轻求职者对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有更高要求,“以前我们觉得有个工作就行了,现在的年轻人要自己开心,也要工作得开心。”

广州某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肖雨即将就业,她庆幸自己通过入职前的实习开展了最为直接的反向背调。通过实习,她发现公司加班比较严重,酒桌文化和官僚文化也特别严重。

除了查询资料、咨询熟人、通过实习积累经验等传统渠道,近年来,豆瓣、知乎、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与网络平台也成为了反向背调的“主阵地”。

2020年硕士毕业于英国一所高校的法学院后,郑于淳选择回国就业,他瞄准的是红圈所(国内最顶级的律所)。他表示,尽管国际上早已有诸如钱伯斯榜单、《法律500强》这样的权威评选帮助他筛选,不过,当反向背调细化到律所内部某一具体团队时,还是知乎、豆瓣小组的经验分享派上了用场。

郑于淳一度被某红圈所破产组“人才储备”的招聘吸引,该所在业界以破产业务闻名。由于当时还未拿到毕业证,郑于淳打算通过长期实习的路子转正。然而,当他在知乎上搜索相关招聘信息时,他发现了一条留言。留言称,尽管招聘美其名曰“人才储备”,实则实习生基本没有留用机会。靠着这则留言,郑于淳躲过了这个“坑”。

法学生们更为精准的反向背调“神器”,是在豆瓣网广泛流传的一份律所黑白名单。这份黑白名单由历届法律界求职者及实习生们根据亲身经历填写并更新,其中详细注明了几十家律所的工作环境及特定团队和领导的情况。

真正的“双向奔赴”很难实现

工作几个月后,郑于淳就发觉,纵使有黑白名单,反向背调也无法尽善尽美。

首次就业时,郑于淳的红圈所求职并不顺利。求职几个月后,他进入了上海的一家一线所。经他调查,就职团队主营的业务是新兴的,发展前景很好。不过,对于团队领导,他却知之甚少。这颗埋下的雷终于在几个月后爆发:郑于淳发觉,一位领导喜欢“摆烂”,每当他有业务上的问题请教,领导总是回答“不知道”。半年后,他选择了离开。

在历经数次反向背调、精挑细选后,许多年轻求职者也发觉,真正的“双向奔赴”很难实现。最终的择业结果也总是不尽如人意,甚至选无可选。

即便有男友的帮助,李海陵的求职之路还是磕磕绊绊。回国半年之后,她总共参加过20多家公司的笔试与面试,却还是没有拿到offer。长期待在家中,她陷入了焦虑。

最终,通过一次线下招聘会,李海陵拿到了上海一家制造业民企财务岗的offer。在此前该企业的开放日里,她前去参观,觉得环境很好,她很喜欢。面试结束后,人力资源的员工告诉她,几个部门都在争着要她,这让她觉得得到了认可。

开展过无数次反向背调的李海陵,这次反而没有对企业做太多的了解便直接入职了。入职后,她才发现,先前被她视作理所当然的薪水“普调”机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许多大公司员工每年薪水都会上涨5%~10%,甚至更多,该民企的薪水却不会随着时间而增长。如果没有升职,员工薪水将基本保持不变,“我特别后悔,如果在这之前了解到这个信息的话,我肯定不会来的。”

一位某985高校的研究生坦言,经过几轮花样百出的反向背调,她发现,给她发出offer的企业里,不是有专裁应届生、内斗严重的负面消息,就是发不出年终奖,没有一个让她满意的。在考上了上海一家事业单位后,她放弃了所有offer,与事业单位签了劳动合同。

“新人只能看到一些浅显的东西”

已有7年从业经历的上海仕卿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猎头姚国哲从未听说过“反向背调”这个词。在他的经验中,各个年龄段的求职者都会去打听目标公司内部的情况,猎头们也会去了解公司的风格与领导的信息。他认为反向背调并不是媒体报道中所强调的00后年轻人的专属特征,其本身“没有特别大的年龄代沟”。

不过,在一些人力资源从业者与猎头看来,不同年龄段求职者的反向背调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一位有5年人力资源工作经验的人士直言,尽管如今的年轻人进行反向背调有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的“加持”,但是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能获取到的信息有限,对有限信息的处理与辨别能力也不足。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每当有互联网大厂的负面新闻曝光,总会有人“拿着键盘分析大厂的种种问题”,奉劝求职者不要去。而这些带有明显个人情绪的言论,很容易误导人。

在美妆行业有3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阳杨也认为,尽管应届生们在求职期间了解的公司氛围、运营风格等信息确实有其价值,但他们的信息吸收渠道大多依赖于网络和社交媒体,很难有针对性地找到业内人。他们看到的信息大多数都是经过过滤,或者是几个人的情绪化发声,信息的准确度有待商榷。“如果他能找到公司的10个人、20个人,这个数据是有用的。但是如果他只找到这个公司里的一个人,那他得到的信息会很片面。”阳杨说。

专注于汽车行业的猎头张雪认为,初入某一行业的新人做反向背调的意义不是非常大。因为新人们缺乏这一行业里的人脉资源,光靠互联网很难获得关于用人单位的关键信息。即便做反向背调,他们也只能看到一些较为浅显的东西,例如薪酬如何、是否加班。而年龄在30岁以上、事业小有成就的老职场人在做反向背调时,就有了解企业文化、公司产品、晋升通道等更为细致的需求,也有了相应的眼界与资源。

但年轻人们依旧看到了反向背调的另一个作用倒逼用人单位改善员工待遇及工作环境。

郑于淳记得,他在找到新律所的工作后,曾在一所985大学的法学院学生群里发过他所在团队的招聘信息。没想到,有一位团队的前实习生在群里发声,告诫大家不要去,称该团队喜欢搞“007”工作制。

郑于淳的新东家本是知名的红圈所,然而,团队的那一次招聘,自始至终都没有收到来那所大学法学院的简历。郑于淳将此事与黑白名单的存在都反馈给了团队领导。令他欣喜的是,团队里组织大家休息放松的活動多了起来,用工环境得到了改善。郑于淳想,这与反向背调不无关系。5FB9FB1D-C499-4C59-997E-7888473ED242

猜你喜欢

求职者用人单位年轻人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关于与特殊岗位劳动者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的责任分析
年轻人如何理财
找工作
新加坡求职者最会美化简历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这32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年轻人
面试中的12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