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新形势下小学高年级作业设计探究

2022-06-21李洪波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作业评价作业设计共同体

李洪波

摘要:作业是检验教学成效最普遍的手段,作业从不是“小问题”,关于学生作业负担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过。随着国家“双减”的实施,减轻学生家庭作业的负担成为当务之急。怎样有效地设计、评价和管理作业,是每个学校和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小学从课程、学生、学习的角度,对作业设计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与思考,力求在作业设计、作业方式、作业管理、作业评价等方面建立师生、教师、学生、学校和家长三者的互动关系,以作业为导向,以作业倒逼教师提高教研能力,促使家长转变教育理念,让学生能够学得会、学得好、学得足,助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作业设计;作业类型;作业评价;“双减”政策;共同体

在“双减”的大背景下,作业设计应正确处理“学科本位”和“学生立场”、基础作业与扩展作业之间的关系、单一学科作业与跨学科作业的关系、“作业批改”和“作业展示”的关系。

一、明确作业设计的要求

(一)在作业目标上,处理好“学科本位”与“学生立场”的关系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也是教師改进教学的参考,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拓展运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业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站在发展学生的立场上思考作业设计,而不应固守“学科本位”。作业设计要从满足学情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思维力、促进学生的实践力、引导学生的积极性这几个方面思考。

(二)在作业内容上,处理好“基础类作业”与“拓展类作业”的关系

在作业内容设计上,减负与增质是相辅相成的。减去的是机械训练类作业,机械训练类作业多为基础类作业,基础类作业主要的设计依据是学科课程标准,难度不宜过大,训练不宜过多,不能将此类作业烦琐化、复杂化,额外增加学生的负担。提升品质的多为实践类作业,实践类作业应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知识应用场景中进行体验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在作业形式上,处理好“单一学科作业”与“跨学科整合性作业”的关系

作业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工具,还是学生熟悉技能、掌握思维方法、体验情感、解决真实问题的重要路径,要落实这一理念,作业设计就要充分重视“整合”。因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不是单一的,作业设计也应由单一的学科作业走向跨学科整合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既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开展多学科的学习,又有利于减少各学科作业的简单叠加带来的学习负担。

二、多视角设计作业

(一)育人视角:从单一割裂走向综合融通

以往作业大多服务于单一的智育需求,作业往往整齐划一、数量多、偏机械训练,难以适配学生个体差异。国家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即马克思提出的体力、智力、创造力、社会能力及各种潜能全面发展的人。教师更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作业是育人的一部分,作业要符合学生生理、认知规律,在与学生生活的连接中激发学生探索欲,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品格。为此,作业结构改革必须改变当前作业形式单一、割裂知识关联及与生活关联的状况。首先,打破学科间的界限,用领域化的思维设计跨学科知识的作业。不同学科的结合,有利于学生知识横向迁移能力的提升。其次,打破知识与真实世界的界限,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看到知识在真实世界的运作,从而建立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帮助学生整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再次,打破师生、生生间的界限,形成合作作业的机制。

(二)课程视角:从碎片化知识习得走向整体综合素养提升

从课程视角出发,作业作为课程实施的一个环节承担着教学诊断和教学改进的功能。建立高质量的作业体系,首先要设计好每一门学科的作业体系,再考虑设计学科间作业体系的横向关联。学科作业整体规划,不是一个学期的整体规划,而是从单元设计着手,贯穿整个学期的教学任务,进而进行一门学科整个学段的整体规划。学科作业要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整体设计,整体规划学科单元,研制单元作业目标,依据作业目标设计单元作业。这样可以避免仅仅从微观角度把握某个课时的问题,有助于增强同一单元不同课时作业之间的结构性和递进性,有助于系统思考单元整体的培养目标、教学、评价、作业、资源等,从而培养教师对学科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系统设计能力,更好地发挥作业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横向关联各学科,围绕各学科核心素养,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设计项目式作业。跨学科作业或各类综合实践作业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等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综合素养。

三、构建共同体推动作业改革

(一)构建教学管理共同体,顶层系统设计作业

影响作业设计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作业类型、作业结构、作业功能、作业目标、作业学科性、作业难度、作业选择性、作业时间等。好的作业设计由学校各管理团队通力合作:行政团队明确方向,教研备课团队监管学科作业,教师按照设计落实作业布置。横向层面,学校课程管理部门根据作业的功能将作业分为巩固积累、迁移运用、拓展延伸、习惯养成四大类,并针对学生的能力,每类作业根据难度分为A、B等级,供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选择。纵向层面,根据作业完成的时间分为课前作业、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各学科以单元为结构对教学内容进行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

(二)构建级部学科共同体,项目化设计作业

项目化学习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综合解决问题,是学科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再建构与创造的学习方式。学校构建级部学科共同体,通过尝试横向建构,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项目化学习作业设计。同一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的作业可以相互关联,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尝试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更加注重整体设计、融合设计。例如每年元旦假期,针对新年进行级部创意作业设计。六年级部以“创意火柴盒”为主题,进行创新设计。在进行假期作业设计时根据基础作业、分层作业、学科项目作业,系统设计同一学科的作业。数学教师请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制作长方体火柴盒,语文教师介绍生肖故事,美术教师指导在火柴盒上绘画图案,……一个个创意火柴盒的背后,是语文、数学、美术、劳动等多学科融合创造出的新成果。这样一份作业已然从单一的学科走向跨学科融通,从知识的习得走向思维能力的提升。

结语

“双减”政策下,教育者迫切需要用新的思维理解作业,用新的方式设计作业,用新的视角对待作业。应当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重视评价结果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强调评价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充分了解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真正发挥作业在学生“全人”发展中的作用。减轻学生在基础性课程学习上的负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助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程晓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12):132-134.

[2]谭满娜.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误区及解决策略[J].辽宁教育,2022(01):21-24.

猜你喜欢

作业评价作业设计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
创新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
例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举措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