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渗出性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治

2022-06-18李玩生李亚兰张晓东朱永军

甘肃畜牧兽医 2022年4期
关键词:患猫血液学腹膜炎

李玩生,李亚兰,张晓东,朱永军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猫传染性腹膜炎俗称呼噜病,是宠物临床上的常见病之一,是由单股正链RNA的猫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致死性的猫科动物传染病,病毒可经消化道、呼吸道、胎盘及吸血昆虫等途径传播[1]。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猫均可感染,且纯种猫的发病率高于一般家猫。临床上分为渗出性、非渗出性及混合性3种形式,其中渗出性以胸腔、腹腔、心包腔及肾脏被膜下腔积液较为常见,非渗出性可见于多种组织中出现肉芽肿病灶或以化脓性肉芽肿为特征。临床上多数病例单独发生,但也有病例同时表现出2种症状[2]。本文探讨了一例渗出性猫传染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治。

1 患猫基本情况

观赏猫,雄性,2岁6个月,体重3.9 kg,未绝育,未接种。主诉:患猫近期食欲不振,食后有呕吐现象,体温时有升高。

2 检查

2.1 临床检查

患猫体温40.8 ℃,心率146次/min,呼吸82次/min,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消瘦,呼吸异常(张口呼吸),眼角膜正常,但分泌物较多,虹膜睫状体、眼房液及瞳孔均正常,触诊腹部紧张,听诊肺部有异常呼吸音。

2.2 影像学检查

对患猫的胸腹部进行正位及侧位X-射线(DR)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肺野下部有广泛而密度均匀的阴影,且体位改变时,液面亦发生改变,肝脏呈均匀的软组织阴影(图1、图2)。

图1 正位DR影像

图2 侧位DR影像

2.3 B超检查

B超显示肝脏切面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光整,边缘钝圆,肝实质回声均匀,呈偏低回声,肝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管道结构清晰,胆囊切面形态大小正常,壁回声增强,其内未见异常(图3)。胸腔内可见大量无回声液体(图4)。诊断意见:肝脏肿大、胆囊炎、胸腔积液。

图3 猫腹部超声影像检查

图4 猫胸部超声影像检查

2.4 实验室检查

2.4.1 血液学检查 采集病猫前臂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检查结果(表1)显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升高,单核细胞数正常,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说明是患猫对体内炎症刺激和抵抗外来感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且持续了较长时间,疑似慢性非再生性贫血。血小板数目减少、红细胞压积均略有升高,这与猫的胸腔积液有关,其他指标无明显异常。血液生化检查结果(表2)显示:尿素氮、磷、球蛋白、总蛋白、总胆红素均略有升高,这与患猫消化不良、呕吐、胸膜腔渗出及炎症的长期刺激有关;葡萄糖和谷氨酰转肽酶均有下降,这与患猫长期食欲不振有关,其他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

表1 血常规检查(部分)

表2 血液生化检查(部分)

2.4.2 核酸检测 B超引导下胸腔穿刺取胸水,与样本处理液混合离心后,进行患猫冠状病毒及传染性腹膜炎突变位点核酸检测。检测结果(表3)显示:FCoV(16<Ct<26)呈阳性,且病原体含量较高;FIP-1(26<Ct<36)、FIP-3(26<Ct<36)呈阳性,但病原体含量较低;FIP-2的Ct值在参考范围外,但具有典型的S型扩增曲线,检测结果判为阳性。

表3 患猫冠状病毒及传染性腹膜炎突变位点核酸检测

3 诊断

根据患猫病史、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呼吸音异常等作出怀疑诊断;根据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及血液学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猫传染性腹膜炎;根据患猫冠状病毒及传染性腹膜炎突变位点核酸检测进行确诊。

4 治疗

与患猫主人沟通后,使用GS-441524进行试验性治疗,剂量为4 mg/kg,1次/d,皮下注射;猫干扰素30万IU/次,1次/d,皮下注射;速诺25 mg/kg,1次/d,皮下注射;科特壮2 ml/kg,1次/d,静脉注射;莫瑞加(肝脏营养补充剂),1片/次,1次/d;爱迪森肝肾乐,100 ml/次,1次/d。用药14 d后,胸腔积液基本消失,患猫精神好转,食欲恢复;用药42 d后,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B超检查胸腔积液已完全消失,有轻微的肾脏髓质环征,胆囊壁恢复正常;随后巩固治疗6 d后患猫出院。

5 小结

FCoV包括猫肠道冠状病毒(Feline enteric coronavirus,FECV)和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有研究认为FIPV是由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病变的FECV突变而来[3]。隐性感染猫的粪便中常携带FCoV。FCoV在外环境中可保持活性长达7周,健康猫可被直接或间接感染。因此,通过清洁环境卫生和常规消毒避免接触FCoV是预防FCoV感染的最佳措施。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确诊需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测试,测试方法有间接测试与直接测试。间接测试包括血液学检查中的血细胞计数,白蛋白、球蛋白、胆红素及白球比的测试等;渗出液的分析及检测;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眼科及神经学症状检查;李凡他试验;FCoV抗体检测;急性期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α-1酸性糖蛋白(AGP))的检测等。直接测试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蛋白质和RT-PCR法鉴定病毒RNA等[4-7]。直接测试在确诊猫传染性腹膜炎上最为理想,但间接测试结合临诊检查也可作出正确的诊断。本病例在临床诊断、血液学检查、超声检查、影像学检查的基础上进行核酸检测(FCoV阳性)后确诊;FIP-1、FIP-2、FIP-3阳性说明患猫体内存在多位点变异的冠状病毒,但这种检测方法不能区分FECV和FIPV。

刺激免疫系统、抑制病毒复制及炎症反应等作为猫传染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案被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研究,如α-干扰素、猫成纤维细胞β-干扰素和两性霉素B等多种药物具有体外抑制FIPV复制的作用。但这些药物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效果。猫传染性腹膜炎的死亡率极高,曾一度被认为是绝症。近年来,3c样蛋白酶抑制剂(GC376)和核苷类似物(GS-441524)被证实对猫传染性腹膜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GS-441524虽然是一种未经许可的抗病毒类药物,但在猫传染性腹膜炎的治疗中被宠物医生广泛应用[8-10]。在本病例的治疗过程中,连续48 d的GS-441524试验性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患猫血液学腹膜炎
1例猫特发性膀胱炎的诊治及病因分析
临床血液学检验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猫先天性门静脉分流的病例报告
西安地区猫杯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2例典型猫下泌尿道综合征的诊治
腹膜炎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腹膜炎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NGAL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血液学细胞形态学技能学习的轻游戏教学软件开发探索
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