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有效情境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探讨

2022-06-18邓义强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教学设计高中化学

邓义强

摘要: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强化学生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此,教师开始逐渐构建更加生动的情境,课堂以丰富多彩的情境去满足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需求。笔者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情境教学进行了研究,以期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情境创设;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引言:

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需要凭借原有知识及学习经验主动建构知识结构,尝试理解深层次的化学知识。为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合适素材,创造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1]。然而在当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常常耗费精力创设情境,但效果却并不理想。化学教学情境属于特殊教学环境,需要深入思考创设情境的方法,致力于激活学生思维冲突,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进行有效的教学情境设计。

一、利用情境课堂开展教学的优势及意义

(一)利用情境课堂进行教学的独特优势

在高中时期,化学科目的知识内容相较于以往而言有着大幅度的变化。首先是难度上的变化。以往的教学中只需要学生了解简单的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而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化学反应原理,应用一些理论去推论出新的化学物质所具有的性质。因此对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要求。其次是数量上的变化[2]。以往的化学教学需要学生掌握少量的化学反应知识,而高中时期的化学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化学反应原理,理解各个物质之间的转化。这几点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很难面面俱到地给学生进行讲解。而利用情境课堂以情境展示的方法,将化学反应当中的方方面面以形象具体的动画或者描述,让学生直观地想象和观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情境课堂开展教学的实际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落实的今天,利用情境课堂进行教学有着切实而独特的意义。首先,利用情境课堂教学,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合理化,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因为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程度,以及学生对化学兴趣的养成。而利用情境课堂,能够继续选择,更加贴近于生活的氛围,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利用情境课堂也能够革新当前的教学困境,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对课堂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这是因为情境课堂当中,有着大量丰富多彩的常识,无论学生的基础如何,都能够很清晰地理解这些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这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方法,使得情境课堂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教学的实际意义,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确立了学生课堂主人公的身份。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方法

(一)运用图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教学工具更新,各种先进的信息设备已经成为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师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创造了便利条件。信息设备具有图像展示的功能,使图像情境成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教师应当从化学教材出发,通过互联网资源库搜集一些相关的图像素材,并通过信息设备直观地展现出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降低学生在某些抽象内容方面的理解难度[3]。

例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铝”“铜”“镁条”等图片,带领学生直观地认识几种金属,深化学生对“金属”这一概念的认识。其次,教师可以搜索并播放“镁条与盐酸溶液反应”“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等视频,通过视频帮助学生区分不同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后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化学反应式。最后,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图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等现象,进而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使学生明确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金属活动顺序表”,为学生以后解答相关的化学习题奠定知识基础和思维基础。

(二)通过故事创设情境

在化学教学实践时,通过应用故事情境,可增强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好奇心。在学生好奇心被激发后,便会生成内部动机,进而演变成持久且稳定的创新精神与动力。比如:在氯碱工业的教学中,通过吴蕴初先生创办味精厂和氯碱厂的化学史故事,激发学生关注制备味精所需的盐酸,需要哪些元素?提供这些元素的常见物质有哪些?引入使用食盐和水为原料,进行氯碱工业生产,从而探究化学原理,理解化学知识。

(三)借助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观察意识

在实际生活中充满化学知识,如工厂生产原料、某些自然现象等。但是,部分学生不会在日常生活中留意与化学相关的物体或现象,甚至对这些物体或现象知之甚少。新课改提出了教学综合化的要求,明确指出学科知识应当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生活情境的创设与应用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符合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兼顾教材内容和生活素材,引入一些适用于教学的生活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观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热分解法”“热还原法”“电解法”等金属冶炼方法,引入当地冶金工厂的真实案例,播放冶金工人工作的视频,带领学生认识真正的金属冶炼方法。在讲解“海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海上石油开采”“海水淡化”的实际工程案例,帮助学生学习海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方式。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海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错误开发,造成了环境问题。”的生活案例,开展德育教学,培养学生在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教学情境对高中化学教师执教化学课程带来了一定便利,但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应明确创设有效化学情境的重要作用。努力挖掘现实生活中的高价值创造性因素,全方位把握学生素养及水准,创造更多能激发学生思考及参与的化学教学情境。通过应用学生好奇心,营造优良学习氛围,让学生持续参加化学学习活动,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生成化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崔建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研究[J].成才之路,2020(27):98-99.

[2]王玉姣.高中化学课堂情境创设要点略析[J].高考,2020(34):17-18.

[3]韓晴.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及实践简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4):69-70.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教学设计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