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课堂礼仪素养提升策略

2022-06-10王萍王艳赵玉亮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礼仪素养课堂教学

王萍 王艳 赵玉亮

摘要:课堂作为教师和学生沟通的主要环境。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现代素质教育中则起主导作用。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往往会忽视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而教师的课堂礼仪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提升教师课堂礼仪素养存在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策略,得体和高素质的课堂礼仪素养能够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冲动。本文从着装、仪态、情感和态度四个方面讨论了提升教师课堂礼仪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礼仪素养;核心素养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明确学生学习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三维目标进行整合。如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3]中提出:“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进学习方法,发展核心素养”。

教师在现代素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很多學生因为喜欢一个教师,对该教师所承担的教学课程会激发更浓厚的兴趣,投入更充足的精力,获得更优秀的成绩。有时,也会因为不喜欢一个教师,而失去该课程的兴趣。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个人形象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中学阶段,具有更重要的地位。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教师就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教师课堂礼仪不只是教师个人的品质修养,还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本文对教师课堂礼仪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种提升教师课堂礼仪素养的几个策略。

二、教师课堂礼仪素养的行为规范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的表现。《论语·雍也》记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的是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粗俗,而过于文雅则像书呆子。既要有文化修养,又要懂得礼仪,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君子。古代礼仪更多的强调秩序。现代礼仪更强调人类交往活动中为了表示相互之间的尊重、敬意、友好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4]。课堂作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最重要的场合,新时代的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礼仪,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课堂礼仪主要包括教师形象礼仪和教学礼仪两个方面。

1、教师形象礼仪

教师的形象礼仪首先表现为自身内在的气质美。形象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展示,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功能。从传播学角度就是外界对一个人的印象和评价[5]。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指出,教师应该有特别的气质,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和心灵的陶冶者。教师育人,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师的气质,应该是高雅的,睿智的,并有亲和感,使学生愿意向教师学习,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和教师交流。

教师的形象礼仪其次表现为美的着装和仪表。仪表美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审美倾向。教师适宜的着装和仪表也能传递教师的精神风貌、吸引学生的眼球,促进教学的双边互动。教师课堂形象礼仪应该自然、大方、庄重、洒脱。

2、课堂教学礼仪

课堂教学礼仪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师生交往规范。教师在导入新课、指导学生交流研讨、巩固复习等诸多教学环节中,应该注意得体的教学礼仪。良好的教学课堂礼仪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交流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学记·礼记》中记载“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课堂教学也要讲究艺术性、科学性和方法性,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三、提升教师课堂礼仪素养的策略

教师要保持课堂上的优雅。优雅是一种随意自然的表露,儒雅而不失睿智,简约而不失时尚,活泼而不失端庄,清淡而不冷淡。年轻时因青春而美丽,年老时因阅历而智慧。教师应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明亮而深邃的眼神,淡然而自信的笑容。提升教师课堂礼仪素养,能够更自然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好地辅助教学活动。

1、重视仪表着装,关注课堂形象礼仪,彰显优雅气质。

天津南开中学校父严范孙先生题的镜箴——“容止格言”要求: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课堂仪表的要求。教师的着装不只是一种情感的表露,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更是一种对事物的尊重。教师的衣着习惯,透露出其人生的哲学观和价值观,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榜样和示范作用。

一般的,教师着装应该遵循TPO原则(时间,地点和对象)、协调性原则和整洁性原则。TPO原则指要考虑时间和季节变化,也要考虑场所和地方风俗习惯,要重视和环境的和谐,还要根据课堂内容选择合适的服饰。协调性原则要求教师着装要与社会角色协调。年轻教师可以鲜艳、活泼、随意一些,体现年轻人朝气蓬勃的青春之美;中老年教师则宜选择庄重、雅致、整洁的服饰,体现成熟与稳重。教师课堂着装不要求奢华,但必须干净整洁卫生,不允许不修边幅,不能有明显的污渍和汗臭等异味。女性教师要合体典雅,忌露、透、紧、异;男性教师可以着正装或便装,但要实用和便于活动,给人整齐、整洁之感,不能穿背心、短裤和拖鞋。

2、善于运用表情神态,体现教学礼仪,生动教学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仪态举止,有意无意的反应教师的思维活动,具有传情达意的作用。优美的课堂教学礼仪,也会促进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这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把握的技巧。人的目光是受感情制约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会给人感情充沛、生机勃勃的感觉;呆滞麻木的目光,则容易使人产生倦怠。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生状态,把握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通过眼神,传达关爱、鼓励和批评,可以表达端庄、大方、自然、稳健的气质。教师要善于用眼神说话,做到此处无声胜有声。一个关注和鼓励的眼神,会提醒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一个批评和愠怒的眼神,可以将开小差的学生拉回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很多时候是用眼神交流的。讲课要正视学生,不能目光盯着天花板,更不能对着黑板。正确把握眼神的交流礼仪,可以促进师生的和谐,也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鼓励,甚至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现自己的笑容,让学生感受你的关爱。微笑是维护教师和学生关系的润滑剂,是进行学生情绪控制的重要手段,是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有效渠道。微笑,有时候比鼓励性的语言效果更好。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微笑,可以肯定学生的学习状态,鼓励学生更主动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厌学、胆小等心理疾患,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的身姿礼仪,也是体现教师的健康阳光。身姿礼仪包括课前鞠躬回礼,站立和走动,以及手势等。上课时,给学生鞠躬回礼,可以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营造平等友好的氛围,表示课堂教学的开始。课堂结束,可以对学生从容施以鞠躬礼,表示对学生积极合作的感谢,体现教师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师表风范。教师在讲台上不能来回不停的走动,分散学生注意力;也不能呆立不动,让学生产生静止压抑之感。要根据教学需要,从容的走动和变换位置,还可以通过走动,提醒学生注意听课。课堂手势的运用,也要准确、舒展、到位。如鼓励学生突出表现,可以微笑着伸出大拇指表示肯定和称赞,或者郑重的鼓掌鼓励。要避免对学生指指戳戳,双手抱臂交叉和伸小指等蔑视性动作,更要坚决杜绝拍桌子,扔粉笔砸学生,甚至体罚学生等过激行为。防止侮辱性的动作挫伤学生的情感和自尊,造成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3、用爱的情感、行为和艺术,把握师生课堂交往原则,规范教师礼仪。

师生交往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行为,教师在整个沟通中起主导作用。

师爱是师生进行健康交往的根基。有个资料对五所学校的教师进行过“你热爱学生吗?”的问卷调查,有90%的教师回答“是”;而对学生的“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的问卷,学生表示“体会到”的仅占10%。该调查表明仅有爱的情感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讲究爱的行为和艺术。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爱,就必须了解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俯下身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要走进学生情感世界,必须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成为学生不设防的朋友。

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有针对性、有策略的实施爱的行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不了解学生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和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教师对学生要有大爱,而不是狭隘甚至是功利的爱。事实上,当学生看起来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教师要把握爱的艺术,真正实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脉搏的共振,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接受老师的爱,珍惜老师的爱,并以爱的情感和行为去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4、尊重学生,平等诚挚友善的对待学生,恪守师德信条。

青少年的自尊心是强烈的,也是敏感和脆弱的。师生课堂交往,要尊重学生人格和自尊心,虚心接受学生意见。在师生交往中,也要注重主动和学生交往。教师对学生的主动帮助,会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任。教师对学生的攻击、拒绝和惩罚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抗和仇恨。但是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迎合讨好和无原则的退让,这会滋长学生的放任和不服从行为。教师和学生交往,应明确自己和学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互助模式,对学生不完成作业、不认真听讲、扰乱课堂教学秩序等错误行为的指导规范。

四、结束语

学生的核心素养,既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科学培养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和主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现代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思想修养,广博的知识经验和现代化的教育能力,还要有为人师表、受人尊重的外在形象。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课堂作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最重要的场合,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核心素养,也要在课堂中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核心素养的形成。教育有时是需要口授和言传,有时也是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身教。作为现代教师文化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课堂中教师表现出的礼仪素养,更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影响学生,并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廖伯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点解读.物理教学,2020.42(02):第2-5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2020,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廖伯琴,基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修订版高中物理教材解读.福建教育,2020(19):第28-33页.

[4]张仁贤,教师十大素养·礼仪素养.2008,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5]吕艳芝,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2010,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礼仪素养课堂教学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