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教师使命探索与再认识

2022-06-10王名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以来,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三全育人”进一步深入人心。对三全育人的深入认识和推进,既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宏观的引领和指导,也需要高校思政工作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推进和协同性创新。同时,从高校教师的角度,对自身身份与使命的探索与再认识也显得很有必要。在这个过程中,对师德师风底线的坚守,中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大学精神的传承,敬畏意识的保持,是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三全育人;立德树人,文化自觉,敬畏意识

党的十九大以来,为配合并践行党中央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全国各高校纷纷领悟习总书记指示精神,积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全员,是指高校全体教职工都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育人意识和责任担当,自觉在各自本职工作中对学生实施直接或间接的思想价值引领。全过程,是指将立德树人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融入高校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备课授课、质量验收等各个环节,形成全领域、长时段、持续性的育人机制。全方位,是指从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多个维度锁定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构筑多维并进、互补互动、综合融通的“大思政”格局。[1]

关于三全育人,无论是理论意蕴的阐释和领悟,还是现实难题的把握和克服,或者实践路径的探索创新,目前,从党中央到教育部,对其的宏观表述已经比较完善。在这样的背景和模式下,我们要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待新形势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战略性要求。

在传统的认知和定位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春蚕,是蜡烛,是领路人,是指明灯。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下,这依然有积极的意义。然而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承担与荣耀相匹配的责任和义务。长久以来,高校人才培养奉行学科为依托的知识逻辑,某种程度上,这就造成了高校教师相对单一的“学问传授者”定位,无形当中,忽略了高校教师身份更深厚的内涵和更沉重的担当。在三全教育下的高校,应该突破单一的知识逻辑培养思路;高校教师,也应该进一步对自己的使命进行反思、探索和再认识。

一、师德师风是底线

无论对于教师个人,还是对于受教的学生,或者全社会,师德都至关重要。只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师德”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2]。关于“师德”的表述,在我们的教育语境中一直在“教师个人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之间的莫衷一是,社会上对此也存在某些认知的偏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德的建设成效。社会各界对教师这个职业和身份寄予了厚重和崇高的期待,现实当中一些教师师德失范案例和社会的期待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影响了教师形象的评价。为师者也受困于社会突破现实的师德期待,自身收入、荣誉等合理诉求羞于言及,从而影响了从业的积极性,所以厘清师德的内涵就显得意义重大。师德即为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总和。[3]近些年来高校教师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案件屡见报端,此即为典型的有违教师职业道德范例,基本职业道德都不能遵循,道德层面更高层次的典范意义就更无从谈起。

高校教师需要时刻把师德师风当成自己职业生涯的底线,新時期师德师风的建设和提升必须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展开。三全教育下,高校教师突破了传统专业老师的界限和认定,无论是高校的党政领导干部,还是思政课老师,或者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课老师,乃至各类行政、后勤部门的职能人员,都要牢记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不要认为只有立足三寸讲台的任课老师才需要承担此重任,在此任务下,不是基于职称、级别、工作岗位而谁服从于谁,听命于谁,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都要统一于立德树人的责任大局。只有如此,才能紧扣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才能形成“跨学科、跨院系”的高等人才培养之路。

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并不是把其和教师的个人道德素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师道”的表述和期待区别开来,而是更强调师德的核心任务,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只有在解决这个根本问题的前提下,高校教师才谈得上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管具体的专业学科门类是什么,具体的职能范围是什么,所有高校教师都应以此为行事箴言。

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数千年,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它如同奔腾不息的大河,浇灌进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田,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标识,滋养并开阔了我们的气度和视野。面对厚重如斯、顽强如斯、生机如斯的中国文化,高校教师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觉悟和底气。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4]

高校是我们千百年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实施者和引路人。基于此,高校教师要有对我们这个民族浩瀚厚重的文化传统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有千百年文明滋养下自然成长起来的自信和从容。在当下纷繁复杂的各种文化乱象下,弘扬我们中华文化的浩然正气,自觉抵制低俗的文化对我们的干扰和侵蚀。高校教师的文化品格、文化水准和文化风貌是我们国家文化的呈现载体和重要坐标,高校教师的工作不仅仅限于立德树人,其一言一行,都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风骨。

同时,高校教师要有文化品牌概念和基于文化自觉而有的文化自信,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文化输出的视域。比如从学校的历史发展源流中寻找、继承重要的文化传统品牌,打造契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新概念、新品牌,构建各具特色的社团和文化节等。北京师范大学基于校史而复建的“北国剧社”,并依此而建立了“北国剧场”,成为学校主办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重要的阵地;中国传媒大学的“广院之春”由简单的校园歌手大赛发展成长为重要的文化品牌,皆可以算作文化品牌铸造的典型范例。类似的例子在全国各地高校不胜枚举,只是品牌打造不能停留在单一的增加学校知名度的层面,要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开阔的视野,也需要始终牢记三全育人的重要使命。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教师都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专业教师不能“死教书、教死书”,各行政职能部门也必须打破只经营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狭隘观念的壁垒,应该通力协作,为我们文化发展的大江大河之势注入涓涓细流。96DC9092-BD17-49A1-A112-1841E6BF27CB

三、大学精神的传承与教育信仰

近些年,现代化程度高了,物质生活丰富了,可很多人的精神信仰却出现了危机,功利主义盛行,一切唯结果论。被称为人才摇篮的象牙塔,也实用风潮兴起,培养出来大量“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造成21世纪高等教育界的实用主义风潮兴起的原因不一而足,这股风潮使教育的功利主义盛行,某种程度上也使“理想”和“情怀”,这些曾经激荡高校学子和一代年轻人的字眼,成为很多学子彼此调侃的用词,更遑论陈寅恪书写于王国维纪念碑上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类的警世通言了。中国古人曾有诗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尽管曾在鼓舞寒门学子读书入仕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教育的过分功利主义的表达需要我们进行审视和反思。

对此风潮,高校教师有义不容辞的匡正责任。从大学教育的本质来看,大学的灵魂在于教育的理想主义,在于培育学生“内向深思”的思考能力,在于培养学生毕业后的续航力。[5]高校教师需要大力弘扬大学精神,拒绝陷入资源、派系、权力之争的泥潭;不忘初心,切切实实把教育当成一项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把大学当成理想阵地,而不是名利场。唯有如此,才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的深切回应。

百余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理想奉献出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所以理想从来不是空洞的谈论和功利的贩卖。高校教师坚守在理想的前沿阵地,也不要让理想沦为空洞的说教,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无论是读书还是做事,不要唯结果论,让学生意识到过程同样很重要,过程的努力、投入,甚至波折,往往更让人受益匪浅。相信如此,理想之光就能在象牙塔闪耀。

四、敬畏意识与学习思维

朱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这是告诫人们,人生在世,应当常存敬畏之心。“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慎,谨慎,不懈怠”。所谓敬畏之心,就是指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怀有这种心理,它能让人懂得自警与自省,它还有助于人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仅如此,它还能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形成和谐的关系。

现在社会上功利之风盛行,解构一切,娱乐至死,对天地自然、万事万物缺少了一份应有的敬畏。高校教师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相对体面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有着相对体面的收入,相对广博的学识。有的时候也容易陷入目无一切的清高孤傲中,这种不知所谓的盲目自大,容易让人陷入自说自话的怪圈。这种心态无论对于立德树人,还是自我职业的发展和进步,都贻害无穷。所以高校教师,不管有什么样的社会名望和地位,都应保持一份敬畏之心,这份敬畏与我们近百年来主张的理性思维并不矛盾,相反,两者相辅相成。高校教师的敬畏之心体现在对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厚重的优良文化传承的敬畏;对我党筚路蓝缕这么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的敬畏;拒绝走偏门抄近道,对客观规律与常识的敬畏;对教师身份和自身的使命与担当的敬畏。

保持敬畏意识还体现在高校教师学习思维的激发上,无论取得了怎样的成绩,都要心怀谦卑。如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所言,“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不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陶行知曾言“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终生学习,始终站立在知识发展的前沿,如此,方能立足高等教育发展的潮头。

五、結语

在当今的高教生态中,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需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同时需要全面统筹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需要让不同力量间形成系统的合力,让三全育人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连接和有机互动,并切实探索出三全育人的有效实践路径,从思想、理论、制度、文化氛围等方面构建有效的保障。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格外重要,既要充当排头兵,也要稳坐中军帐。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无论站在讲台前沿,还是坐镇学校管理的后方,抑或是默默坚守在教学服务、后勤管理的岗位上,都要投身在这股教育改革的大势中,摸清规律,顺应时局,时刻不忘对自己责任和使命的探索和审慎反思。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此,方得始终。

参考文献:

[1]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4—8.

[2]张献伟.“师德”相关概念的辨析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6(8):121—124.

[3]周强.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9(23):52—54.

[4]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5]黄俊杰.以优质通识教育重振大学之理念——以台湾大学通识教育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5).6—8.

基金项目: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校改课题“全员育人模式下大学教师使命的探索与再认识”的研究成果(编号:2019013)。

作者简介:王名成,男,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影文化教育。96DC9092-BD17-49A1-A112-1841E6BF27CB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