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实效 微课堂

2022-06-09葛荣慧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1期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应用高中生物

葛荣慧

摘要: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地运用于课程的教学中。从实际应用的效果上讲,微课对于解决课本上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非常有用的。同时,还能突破时空界限,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这样,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更为灵活。在高中课程的学习中,生物是一门非常关键的学科,但因其过于抽象,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而微课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它在课堂上可以将抽象的问题相对直观化,对于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此,文章分析了微课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对其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微课程;教学应用

引言:目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队伍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手机、平板电脑、MP3、MP4、 iPad等信息设备的日益丰富和成熟,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设备的建立,推动了翻转课堂、微课教学、问题教学等崭新教学观念的逐步推广,引发了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课堂变革、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观念的变革。微课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依靠新颖的教学模式,丰富的教学手段,健全了过去的教学系统,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其越来越受高中生物学老师的欢迎,并已逐渐成为教学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

一、微课的具体内涵

微课是在课堂上当有一些知识点老师很难用一两个字或者一个话题来让同学们理解时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新的课堂学习方法。它可以通过一个短篇视频讲解,也可以是图画,甚至是歌曲,可以是一些重要的内容的补充,也可以是书本内容、典型题型等等。比如,当涉及到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课程时,当涉及到细胞器的基本结构、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时,若将这些知识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则会让抽象的生物学知识更加直观,更容易让人明白。运用微课可以缓解课堂的紧张感,充分展示课堂的重点,同时也能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上,微课最大的功能在于它可以创建一种生动的课堂,让老师和学生进行合作,使师生的思维与教学内容在不断地发生碰撞。

二、运用微课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课是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学科知识的传授。所以,利用微课程的教学资源不再限于教师教学。比如,利用微课的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同学在任何地方进行学习。因为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和接受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后期的复习中,他们可以利用这段视频进行更好的教学巩固复习。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微课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自学和自我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起枯燥乏味的课堂,现在的学生更倾向于用录像机制作的微课。微课在听力和视觉上都是同步的,这种方法更能体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微课,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可以在讲解“细胞分裂”的时候用微课辅助教学,藉由这种方式,同学们能更直接地了解到细胞是怎样分裂的,同时也能增进同学们对于学习了解细胞分裂的兴趣。

(三)加强课堂科学性

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科创新价值、智力价值、人本价值的一种高度浓缩。在课堂上,老师必须重视课堂的严格,不能因追求兴趣而偏离科学,造成错误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课堂教学(板书讲解、课堂提问、交互式研讨),要认真学习,认真地进行论证,对于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要用微课进行科学的辩证和解答。在此基础上,老师要充分理解微课的教学内容,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清晰地传达课堂的内容,达到课件、学生、老师三者合一的效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探究的积极性。

(四)在特殊时期发挥重要作用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许多学校的教学秩序,“线上教学”成为了学生在疫情下“停课不停學”的一种重要而特别的学习模式。但隔着屏幕进行学习远不如面对面更加实在,很多学校网课学习状况不佳,因为老师不能像在教室一样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正是因为这样,一些学生会出现懈怠的学习态度,认为网课自由性高就可以罔顾纪律,在上课期间经常走神做其他事情。这时候微课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微课时间较短,讲解多为重点知识点,让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重点知识。在课后,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对于认真学习的学生无疑是更为有效的巩固,对于上课没有认真听讲的学生或者对于重点未能明白的同学有着加强学习的效果。同时微课能将主题更加突出,使问题更好的聚集,对教师而言是非常好的教学辅助工具,对学生而言学习的难重点更突出,花较少时间却可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高中生物课实施微课教学的具体措施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微课程教学,需要系统、全面、个性化的构建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前、中、后三方面的全面覆盖。

(一)在课前创建教学情境,导入新课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老师要按照教学的要求,制作简洁有趣的教学录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力求营造一个适合教学环境的教学气氛,从一开始教学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通过运用生活情境、热点问题、问题串等方式,利用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程的教学做好准备。这种微课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前或在新的课程导入时看。比如“基因指导蛋白合成”,仅凭语言阐述合成的过程的是很难做到的,并且很抽象,但通过微课的方式,可以取得很好的结果。老师要在上课之前,先播放一段动画,让同学们能够清楚地理解蛋白的整体结构,解旋过程,转录和转换过程。而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的录像,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减少对课程吸收的接受时间,从而快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利用一套微课的录像,使老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依靠微课体系分析关键问题

高中生物课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补充了许多前沿科学和微观领域的知识,使其在课堂上的教学更加困难。所以,在教授生物规律、生命现象和生物化学现象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微课程的录像来创造一个多媒体、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从而减少了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困难,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例如,在“光合作用”部分,老师要运用完整的微型录像课件,向学生展示其作用原理、化学方程式及应用分析等,以建立起以此为基础的基础。利用微型录像技术,对光合作用的成因、水的光解性、氧气的转换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建立了光合作用的实验模式,以达到高效应用的目的。

(三)应用微课堂进行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要把微课的内容做成相应的录像,通过动态的画面、特写的画面和不断地重复的回放来再现生化的反应,使学生去认真观察试验的过程和试验结果,科研填补实验教学的空缺,实现微课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三维教学与实验操作并重,增强实验课堂教学效果。以“根尖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为例,将实验原理、材料、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制作成微课,供同学们在课堂上或实验之前观摩,节约课堂授课环节时间,使实验课能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深入探究。此外,老师也可以在课后安排同学们在課后的空闲时间做一些试验,把一些重要的环节记录下来,作为课堂上的示范和探讨,提高实验的效果。

(四)在课后扩展中运用微课

许多同学对教科书中的科学探究活动感兴趣,例如: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卡尔文与小球藻的关系、基因本质的早期推测、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等。通过课程设置微课程,可以针对这些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科学工作者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苦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比如艾弗里的诺贝尔奖,就不像教科书上描述得那样成功,1944年,他在《实验医学杂志》上写了一篇名为《感染性肺炎杆菌的化学性质》的文章,在生物学领域并不认可这一点,所以后世的学者们都认为,艾弗里没有拿到诺贝尔奖,只是一个诺贝尔奖的失败者。老师可以把这些科学历史的小故事编入微课堂,让同学们在课外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

(五)教学结束后,利用微课构建完善的考核制度

高中生物学的课程内容丰富,理论性较强,40分钟的课堂讲授难以实现内蕴的融合。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后及时发放课后作业,包括课堂上的微课录像,课后测试网站,师生互动信息平台等,然后,通过复习视频、进行自测,最后通过网络平台将学习的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微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科教学的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利用微课的资源,运用科学的方法,创造有趣的课堂环境,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吗,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进而推动其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建汉.浅谈微课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7):79-80.

[2]刘杰.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和设计简析[J].考试周刊,2019(A3):139-140.

[3]乐素娟.高实效,微课堂——微课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7):161.

猜你喜欢

微课程教学应用高中生物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