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06-09陈卫弟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1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陈卫弟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的、工具性的、实践性的学科,涉及的许多知识、内容和技能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此外,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技术变革、信息繁荣、知识爆炸的新时代。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持续改革和不断完善,人们逐渐对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引发关注,期待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能够立足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在帮助学生提升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完成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了思考,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效。但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人们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赋予的期待逐渐提升,需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能够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改进和优化,完成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1创新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资源的丰富化建设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了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当加强对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视,用多种不同的教学资源,完成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当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第一,教学资源的类型,要以图片和视频为主。图片和视频作为一种优质的教学内容载体,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引入,可以更加直观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课程内容的理解难度,更是可以促进小学效率的提升。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类型方面,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加强对图片和视频的运用。第二,在教学资源的内容方面,要注重具有启发性问题的引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资源的引导下,自主进行思考,从而提升教学资源建设的价值。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初识画图程序”的学习为主,在该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快地定位不同的画图工具,让學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各种不同的视频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掌握利用画图工具进行绘画的操作过程,帮助学生完成实践经验的积累,为学生更好地参与绘画过程打下工作的基础[1]。此外,在教学资源的内容建设方面,教师除了可以利用图片和视频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之外,也可以提出问题、思考教学问题:“画图工具中,常用的画图工具包含哪些?其功能是什么?”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完成对学科内容的学习,还能更加有效地融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基础。

2加强课堂练习,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这样才能督促他们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及时应用。也就是说,信息技术的学习要配合课堂练习来进行。将基础知识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应用知识去进行操作。在很多情况下,学生虽然了解了基本的操作过程,但是在真正进行操作时,却往往无从下手。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学生的实际应用较少。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教师必须给学生进行练习与展示的机会,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因此,教师可以加强课堂练习,提高信息操作能力。例如,在教学“巧用表格来排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此进行练习。在学习了制作表格的知识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当堂进行练习,利用表格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在课堂上,教师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这样能够有效地使学生保持较高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堂练习的情况做出反馈。课堂上的练习也能够让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对自己接下来的教学进度做出调整。统计表格对于学生来讲难度一般,他们也能够在日后用得到这部分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强调课堂练习的重要性。这样一来,通过加强课堂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2]。

3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敲门砖。学生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才会主动地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阶段,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抓住教学的重点,结合学科特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例如,很多小学生对机器人都很感兴趣,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特点展开“认识机器人”这一节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将与机器人有关的视频或动画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初步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再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机器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找出生活中的机器人,并且用语言描绘生活中机器人的作用。这一教学过程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及时地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能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历史和分类,并且让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掌握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很多学生认为机器人会对世界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学生会认为过度地使用机器人会影响人类的发展,所以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机器人课堂教学的现代特征,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建立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建立创新意识的重难点,发散性思维的建立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习过的内容思考新的问题,发现新的事物,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强大,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索信息技术的奥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践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时,应加强研究分析,科学引导和推动,给予学生更多认知创新的机会和空间,在考虑学生认知需求和充分重视知识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融入技能创新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信息技术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小珍.刍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中旬刊),2019(02):74.

[2]刘洪梅.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167.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创新能力培养:“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一条红线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