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研究

2022-06-06韩锐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3--01

引言

我国传统武术,是各个民族在历史长河当中,通过不断积累和不断延续的、一种灿烂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在文化全球化、体育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注重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既可以促进武术的发展,又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武术已经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但是武术已经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在当今社会站稳“脚跟”,急需解决保护和传承的问题。

1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

1.1团体传承

“团体传承”,是指由许多的社会成员,共同去参与并传承的一种传承方式,在传承基础上促进其发展和创新,也可以把它称作“民间记忆”或者“群體记忆”。最大特点是集体参与到一个特定的文化类型或形式的传承中表明这个族群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是相同的。传统武术的“团体传承”方式,能够促进多个民族之间对于共同文化的认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团体传承”是个体传承到集体传承的过程,“团体传承”传承可以为传统武术的传承提供科学性、多样性的团体机制。

1.2家族传承

从传统武术到现在,家族的传承已经成为主流,它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家传是指在家族范围内,以家族为单位,以传承技艺或文化为目标的一种传承。”当然“家族传承,也并不只是血脉的传承,家族传承也包括了师徒的传承,”因此,家族的传承,主要是家族的传承和师徒的传承两种方式。家庭既是亲缘关系和利益关系的纽带,又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家族的传承是以血脉相连,通过“父传子,子传孙”的方式来进行。家族传承不仅能将自己一生的精力尽数倾囊相授,更能让“本源”的传统武学得以延续,但严格的家族传承又是封闭的,传承的范围很窄,如果某个宗门没有传人,那么这个流派的独门绝技也会面临失传的危机,导致传统文化的流失。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和家庭的凝聚力,认为家庭高于个体,往往会以一种类似于血脉相连的方式,把人和人联系在一起。

1.3学校传承

传统武术是一个丰盈饱满的文化载体,在一拳一路中体现着中华精神,在一招一式中折射着中华智慧,在一技一理中内隐含着德与智。新时代,传承与发展好中国传统武术,应成为一种社会责任。近几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传统武术的自然传承环境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因此,利用学校作为传承的良好机会,可以拓宽传承范围,更容易培养出更好的传承者。学艺先学理,习武先明德。传统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武术进校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结合“课程思政”的基础上,将武术引入学校、引入课堂 ,融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从而推进传统武术在校园内扎根,促进学生们强健体魄、健康快乐成长。

2我国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困境

2.1传统的传承观念和保守的思想

传统武术,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当中组成部分之一,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也避免不了受到各种时代体制下带来的一定影响。在传承过程中,传统武术传承观念上,混入新时代的负面思想以及传统固化思想影响下,所致使很多优秀的传统武术项目,将原本丰富的武术项目逐渐商业化、竞技化、夸大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发展历程中,受到思想固化影响,家族式封闭的传承方式直接严重地影响到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武术传承人,因为人思想观念狭窄,传承观念非常保守,他们表现的与现代人的生活格格不入。这种保守观念,使“孤芳自赏”的风气愈演愈烈,从而制约了我国传统武术积极向上良性发展。

2.2全球化困境

在西方的竞技体制的推动下,我国传统武术逐渐被排挤在边缘化,并成为弱势发展项目群体。同时因为来自于西方体育的影响,我国武术为了取得辉煌成绩,开始过分地追求竞技化的发展模式,使得我国传统武术丧失了其传统性、民族性,并已不再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式“武术”。随着“更快、更高、更强”观念的不断强化,现代武术在追求高、难、美、新的过程。传统武术需要现代化转型,需要人们对传统武术重新定位与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武术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在当代,传统武术已不再是一种体育活动,而是一种文化内涵的象征。传统武术要适应时代发展,必须进行现代化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既不能完全否定传统的武术,也不能完全吸收外来的文化。在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型中应该吸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中华传统武术缺乏信心,从而导致人们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失去了自己的定位。

2.3传承者的数量不足

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多是通过口传、家族、师徒等方式来传承,因此传承者相对保守、单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武术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传统的武术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和毅力去钻研,对传统武术不够重视,导致传承者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在传统武术与现代化转型中其转变的动力主要是传统武术的创新与发展。而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型动力不足,则是由于国家领导的缺失,以及武术传承群体的缺乏。在这方面,政府的领导力的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和资金短缺造成的。由于传统文化在我国的地位不能被人们所重视,所以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国家在传统武术上的投入不够。当代中国传统武术的转型只是一个形式,而不能付诸实施。传统文化团体的消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武术并不认同。如今传统武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了“断代”的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武术在一定程度上被压缩,武术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了“断档”的情况。

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传统武术传承和发展实施路径

3.1以人为中心的活的传承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很多武林高手都在谈论着要保护和传承传统武术,但是如何保护和传承却是当今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传统武术是一种以身体为载体的文化形式,演绎着中国传统,展示武术呈现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对于武术的传承,必须要从身体的特定姿势和内部的动作来表现出它的深刻的文化意蕴,也就是说,武术的内外传承都要靠“人”这个载体来实现,如果没有人,那传统的功夫,也就像是空中楼阁一样没有了源头。武术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屹立不倒,就是因为他们对武术的信仰和信仰。传统武术应该以人为载体,通过生动灵活的方式来传承。应该以文化为载体,从而使其具有历史和地域性。应该以修养为载体,又具有民族性和时代特征。传承人的培养是传承和保存传统武术最有效、最切实可行的措施,也是唯一途径。

3.2要坚定文化自信

21世纪是一个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的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这个世界变得像是一个村落,各国之间的交流,各种文化的碰撞。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们要坚定我们国的文化信心,不忘记自己的初衷,放眼未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们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不同的文化之间产生了冲突和冲突,因此,在不同的文化冲突中传统的武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们在坚持开放的道路上,要坚持自己的本来面目,以当前为基础,面向未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坚定弘扬传统武术的价值。通过不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使中华传统武术焕发出勃勃生机。

3.3将民间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融合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传承方式有两种: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武术与一些传统文化不同,是一种无形的非物质文化,其传承者以“口传心授”、“传男不传女”的形式进行,但要确保其完整,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虽然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可以保留各种流派、流派的特点,但是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传人的数量和范围,并限制了传人的普及,从而削弱了一些拳种的活力,从而使得传统武术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学校的传承方式是开放的,一个教师可以教导成千上万的学生,这样的传承方式,非常适合传统武术的传承。“教育也是人类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手段,这是一种很好的传承方式。”学校是主要的教育基地,是教育的重要载体,民间则是传统武术启蒙发源地,同时也是各个流派的传承者聚集之所。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在传统武术传承过程中,应该把民间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使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要调动不同类型的武术传承人的兴趣和热情,将其推广到各个学校,各大高校的武术家也要与他们一起,為新时代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进校园可以促进传统武术的普及,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发扬,从而促进武术教学的现代化。但在实际的武术教学中存在着陈旧、内容单调、教学气氛沉闷等问题。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不高。当代武术教学要适应时代要求,使其多元化,凸显其教学特点与风格,展示其风采,激发其兴趣,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还要积极探索和改革学校武术教育,加强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武术的精神和文化价值观。积极推进传统武术向现代化发展转变、弘扬、传承和发展。

3.4提升对于传统武术注重力度

传统武术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其中融合了哲学、人类学、养生学、美学等,多个文化领域的思想与观念,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下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化,传统武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和保护机制,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经过了历史的洗礼也赋予了我国传统武术的全新生命力。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承和发扬传统武术,需要社会对传统武术重新定位、重新认可、回归本来。随着体育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传统武术的多样化以及项目在西方文化的侵蚀下,丧失了其特有的特征,并在漫长的岁月中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要解决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难题,就要提升对于传统武术的支持力度,相关部门要加大各区域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积极在农村的各乡镇村、城市的社区中大力发展传统武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也越来越好。中国武术协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我们要把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以崭新的姿态、崇高的武德修养、正确的定位发扬光大,使我们的国家逐渐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运动大国。把中国传统武术“打出去”,打造成中国独特的“风景线”。在全球化背景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武术,坚持文化自信、民族创新、德艺双馨,积极推进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型。

结语:

传统武术,在历经了几千年的风吹雨打后,已经积淀了我们一代代人的智慧。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当前我国很多传统武术项目,已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单当中,可见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已经被得到了高度的注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们要积极地去完善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以崭新的视角,新思维、新定位、新方法,将民间优秀的文化和学校集体式教学结合起来,要打破传统武术传承的传统封闭思维,积极地去培养更多的武术传承者,让更多的人爱上武术,通过构建科学的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机制,来促进我国传统武术繁荣与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李劼晟.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06):129-132.

[2]江拾拾,张彦秋.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对传统武术发展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02):113-116.

[3]李金玲,秦浩.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传统武术项目传承与发展研究[C]//.保护·研究·传承——2021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会议书面交流论文集.,2021:168.

[4]王祥. 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武术传承的困境及优化路径[C]//.保护·研究·传承——2021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会议书面交流论文集.,2021:356.

[5]黄辰鑫.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的保护及传承[J].中华武术,2021(06):87-89+96.

[6]阎彬,王立峰.文化认同视域下传统武术非遗的基础特质与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1(05):7-13.

[7]刘正.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传统武术的法律保护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021jyzd02新形势下高职体育俱乐部运行模式的研究

作者简介:韩锐(1989-),男,汉族,安徽合肥人 ,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