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民族神话特征 凸显中国文化价值

2022-06-06万桂红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化价值统编教材民族文化

万桂红

【摘 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入了中国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本文从讲好中国故事开始,分析了中国神话故事的特质,挖掘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并分析了小学阶段深入学习中国神话的意义,给出了教学方向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统编教材,神话教学,民族文化,文化价值,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的神话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与文化特征,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统编教材里的中国神话作品共有四篇:《羿射九日》《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分布在第一、第二學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小学阶段的神话教学意义重大。小学阶段的神话教学要紧扣中华民族神话的特征,凸显其文化价值,做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民族精神,铸牢民族共同体。教学时,教师不宜讲授太多、太深和过于抽象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在感知、感悟与分析交流中学习神话,感受神话的魅力,体会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一、讲好中国神话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与内容中也强调,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统编教材中的四篇神话是典型的“中国故事”,是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教学时,首先要教会孩子们“讲好中国故事”,让其感受、体会民族文化的魅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教学。

首先,学会讲述中华民族的神话故事。神话,讲述的是神的故事。神的形貌特点、神的行迹等是神话的必备要素。故事情节、故事性是构成神话的基本要素,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是每个儿童的天性。统编教材相关的助读系统强调对学生讲故事能力的培养。学习讲述神话故事是神话教学的目标之一。教材中的神话故事不仅故事性强,民族性也很强。《盘古开天地》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尸化万物的故事;《女娲补天》讲述了女娲炼石补天护佑人类的故事;《羿射九日》讲述了后羿射日救百姓于水火的故事;《精卫填海》讲述了炎帝的女儿女娃溺水而死,变成精卫鸟,锲而不舍填海的故事。神话中的主角,盘古、女娲、后羿、女娃等,都是中华民族想象的产物,这些神的形貌特点、称谓、行迹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等民族文化。如女娲人首蛇身的形象源于先民的图腾主义,是蛇图腾的体现。蛇是生活在海岱区域的东夷部族的图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生殖能力。古代生活环境恶劣,人们对蛇有所恐惧、敬畏。人们在创造并传颂女娲时将其描绘成蛇身的形象,赋予其承担繁衍人类和守护人类重任的意义。“女娲”的“娲” 字,《说文解字》中“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古之神圣女”是对女娲地位的确定,“化万物”即化育万物,是指女娲的繁衍能力,表示女娲之所以为神圣女乃因其为天地万物之母。由此观之,神话是人“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征服自然的愿望,反映了先民对人自身的理解,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状况。神话教学首先要教会孩子们体会神话的故事性和民族性,讲出故事情节与民族味道,培育其民族情怀。

其次,感受神奇的想象。在儿童的世界里,万物充满灵性并且有着神秘的互动,这与神话的内容机制、艺术特点非常契合。教材中神话篇目的助读系统强调感受神奇的想象。如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的提示中要求“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神话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1]想象是神话的重要特征,在选文中具体表现为:比喻,最初“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盘古开天地》);拟人,“羿又伸手拔箭,准备射下最后一个太阳。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羿射九日》);联想,“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盘古开天地》)……神话中运用了大量比喻、夸张、拟人、联想等艺术手法,将一切陌生、令人迷惑不解的事物、观念转变为可知、可感、可亲近的形象和事件,先民们对这些想象的内容信以为真,认为这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神话中这种“不自觉的艺术想象”的思维基础就是原始思维。如《盘古开天地》中,宇宙像个“大鸡蛋”、盘古化生天地万物的艺术想象就是运用了比喻、拟人、联想的手法,这“不自觉的艺术想象”是源于古人的“万物有灵论”和 “人和万物可以相互转化”的原始思维。在他们看来,动物的蛋(如鸟类、爬行类)的外形、功能与人类的母腹相当。因此,认为宇宙和天地万物皆有生命、皆是蛋生的,宇宙“就像个大鸡蛋”。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天地跟自己一样,也是有意志、有生机、有躯体、有器官的“人”,不过奇大无比罢了;再通过类似联想的作用,宇宙万物便可以与人体器官相比附,“人格化的宇宙”和“宇宙的人格化”的宏伟神话便如是诞生出来。[2]因此,盘古死的时候化育成了天地万物,天地万物是由人转化而来的,它就像一个有躯体、有器官的奇大无比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儿童在充分感受神话想象神奇的基础上体会、理解先民极具原始神秘色彩的精神世界及表达方式。

最后,体会神话中的英雄形象。教学中神话篇目的助读系统强调感受和理解神话中的英雄形象。如四年级神话单元导读指出,要“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严酷的自然环境、生存的艰难使人类社会渴望英雄与英雄主义,因此便有了集始祖、造物主、文化英雄于一身的盘古,炼五色石补天的英雄女娲、射日英雄后羿等。这些英雄具有超人的力量,他们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表现出大公无私、勇敢无畏、坚强不屈与开拓创新的精神。人类社会对英雄与英雄主义的渴望通过神话沉淀在民族意识的深处并影响深远。神话教学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英雄形象的魅力、体会英雄主义的内涵。

语文教育要重视民族神话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让学生学习讲述中华民族的神话故事、感受神话想象的神奇,体会神话中的英雄主义及其形象特征,是神话教学的总目标。

二、着力夯实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在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神话教学要重新审视古代神话,激活、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这是神话教学的重要目标。具体来说,教材中的神话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大公无私,是一种救民济世的使命感与博大胸怀,更是一种为群体而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与奉献精神。盘古为使天地结构稳定,“头顶天,脚踏地”一万八千年,力竭而死时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女娲看到天塌地陷,为拯救苍生奋力与自然、凶禽猛兽作斗争;羿看到十日炙烤土地,为帮助人类脱离苦海翻山越岭;女娃溺死后变成一只精卫鸟,为填平大海而常銜西山之石木。他们以造福于民、救民济世为己任,为了群体的利益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经过历史的积淀,这些品格已经内化成为中华民族一种深沉而自觉的历史责任感,成为一种大公无私的民族精神。这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引领着无数中国人不断前行。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向上、永不停止的生命状态,更是一种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女娃“溺而不返”变成一只精卫鸟,锲而不舍地向大海挑战和复仇;女娲力补苍天,战胜猛兽,奋力拼搏,终让人类获得新生;后羿“翻过九十九座山,跨过九十九条河”,终让大地恢复生机。女娃、女娲、后羿身上表现出了一种奋发向上的顽强生命力,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与坚韧,一种为探索和征服大自然而不断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意志。这种精神特质在中国神话和历史文化中沉淀下来,经后世继承与发展成为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孕育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民族正气。

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勇于探索,是一种主动应对各种险恶与挑战的胆识与能力,更是一种不断探索、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如《盘古开天地》中人类把天地看作是由混沌的气体构成的。面对各种挑战与险恶,人类不断探索、开拓创新。盘古用斧头开辟天地,以身体巩固天地结构;女娲开创性地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杀黑龙以济冀州,断鳌足以立四极;羿用弓箭射掉九日。这些神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反映了中华民族勇于探索、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特质。

语文课程要“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神话中不仅蕴含着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还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顽强的抗争精神等,这些都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三、树立文化自信意识,铸牢民族共同体

神话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基因,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构建民族集体记忆。集体记忆的本质是立足当下对“过去”的一种重构。“过去在记忆中不能保留其本来面目,持续向前的当下生产出不断变化的参照框架,过去在此框架中被不断重新组织。”[3]被选编进教材的神话讲述的“过去”是一种“巩固根基式回忆”[4],是对我们民族共同祖先盘古、女娲以及后羿等形象的记忆,是对其开天辟地、化育天地万物的记忆,是对英雄们消除世间混乱与灾难、为人类社会确立生活秩序的记忆……这些记忆被选编进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参照框架下的经典,被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重复、解释,用一种包含着感情和意愿的、能被接受的方式,将各种象征意义附着在这些神话上,在流传中附上民族的集体诠释,共同建构着民族的集体记忆。通过对“过去”的重构,中华民族的所有成员共享了这些集体记忆,拥有了一种可供回忆的共同的历史。

构建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是指某一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将自己和他人认同为同一民族,对这一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持接近态度。[5“] 民族”是 “想象的共同体”,是文化的人造物。认同是个人或社会群体定义“我是谁”的方式,是“指个体或群体辨识自己的特色、确定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属的活动,表达个体或群体的归属性,是一种文化—心理归属”。[6]每一个个体和民族都有身份认同的需要,这种身份认同只有通过表达才能被认识到。神话是认同构建的重要文化基因,神话中的民族精神是认同构建的生命力核心。通过神话,我们在对“过去”的叙述中将自己定位于其中,个人与群体将自身定义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通过对“民族”和“认同”的意义的建构与互动,中华儿女在身份认同的基础上,以神话为核心,产生了对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共同体及其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意识,并由此不断加强。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渊源和历史依据。神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就要科学认识民族神话的内容和价值。神话中的英雄形象及其伟大事迹无一例外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体现为一种勇于担当的自信,即面对各种困难和灾难时,神话中的英雄们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不怕牺牲;体现为一种善于创造与创新的自信,即面对混沌世界和被颠覆、破坏了的生活秩序时,英雄们不断探索,创造新世界、新秩序与新事物;体现为一种争取胜利的自信,即面对巨大的生存挑战时,英雄们奋力拼搏、自强不息,直到争取胜利。当然,中国神话体现出的文化自信是多视野、多层次的,有文学的精彩、哲学的睿智、史学的深邃……如中国航天人将中国神话中蕴含的大公无私、不断进取、勇敢探索的民族精神凝聚成“航天精神”;中国探月计划中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等绕月人造卫星,是将古老神话中的想象变成现实的体现,也说明了神话给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启迪和指引。神话的内容夯实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神话的价值观念坚定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方向。

“与‘中华民族’相比,‘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强调了‘共同’的民族实体意义——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精神文化、共同的责任使命、共同的前途命运。”[8]神话传承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建构了共同的历史记忆,使中华儿女形成了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文化自信与责任使命。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通过文化互动交流产生的基于认同的被建构的民族共同体。神话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神话不仅孕育了中华文化独特的创造力和价值理念,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与社会追求。德国哲学家谢林说:“一个民族,只有当他们认同了共同的神话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一个民族,只有当它能从自己的神话上判断自身为民族,才成其为民族。”[9]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理应挖掘民族神话的特征与内涵,构建神话教学目标的认同意识,阐释民族神话的价值追求。让每一个中国人从小学会讲中国神话故事,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进一步铸牢民族共同体,这是语文教育的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3.

[2]萧兵. 楚辞与神话[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347.

[3][4]扬·阿斯曼. 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 金寿福,黄晓晨,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4,45.

[5]迈尔威利·斯图沃德. 当代西方宗教哲学[M]. 周伟驰,胡自信,吴增定,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6~93.

[6]肖滨. 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7]石文卓. 文化自信:基本内涵、依据来源与提升路径[J]. 思想教育研究,2017(5).

[8]严庆. 本体与意识视角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

[9]夏瑞春. 德国思想家论中国[M]. 陈爱政,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34.

猜你喜欢

文化价值统编教材民族文化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