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重”教学艺术视角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2-06-05张艳

速读·上旬 2022年4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

张艳

◆摘  要:“五重”教学法是由特级教师于永正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五重”教学的艺术视角,给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和策略。本文从分析“五重”教学的概念入手,指出我国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结合“五重”教学艺术视角,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具体策略,旨在解决我国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使学生对语文科目中阅读的学习兴趣增强,进而全面提升语文科目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五重”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五重”教学艺术视角下的各个教学方法都有其自己的教学侧重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这“五种”教学策略又是由点到面,互相联系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我国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确存在教师教学方式死板、学生对阅读文本感知不足、学生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等问题,本文提出创建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注重阅读感悟,鼓励学生表达阅读感悟;强调阅读积累,拓展学生阅读范围;阅读知识迁移,拓宽学生视野等多重建议,为“五重”教学艺术在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适用打下坚实基础,推进阅读教学的新时代改革。

一、“五重”教学艺术视角的概述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五重”教学中的“五重”分别指“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五重”教学艺术视角是指于永正教师始终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观念,表达出于永正教师朴实简约的教学艺术。

具体来说,“重情趣”是指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使枯燥的学习变为生动、有趣的课堂互动。我国自从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强调课堂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参与课堂,呼吁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正与“重情趣”的教学观念不谋而合。“重感悟”是指在教师讲解课程知识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感悟和反馈,为后续的知识积累、知识迁移奠定良好基础。“重积累”则是顾名思义,重点关注学生的阅读储备,这既依赖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感悟,对后续的知识迁移也起着重要作用。“重迁移”则是在知识感悟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已有阅读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培养全面型人才。最后,“重习惯”是指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小学阶段的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指引和学生本身的自觉坚持。

总体而言,“五重”教学中的“五重”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理念,呈现了一个完美的教学艺术。在“五重”教学理念中,课堂情趣、课堂感悟、阅读积累、知识运用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既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理解,也需要学生自觉配合教师,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觉训练,实现自我能力的快速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传统阅读教学方式陈旧,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仍然采用“教师讲”和“学生听”的传统模式,阅读的过程枯燥乏味,更没有激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仍未改变,忽视了新时代下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现实需求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面临的外界诱惑越来越多,很难集中课堂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学生这一心态的变化,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创新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对阅读文本感知不足,没有养成积累优秀词句的良好习惯。在小学阶段阅读课程的学习中,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关注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感悟,学生对课文文本的语感几乎没有,也没有养成积累优秀词句的良好习惯。这主要是由于,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阅读技巧的讲解,没有关注课文本身的文本魅力和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感知文本,培养语感,如果教师一味强调技巧训练,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阅读的中心意义。

大多数小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不足,也没有边读边做笔记勾画重点的好习惯。对于课本中甚至课外的文章,大多数学生的语感一般、经验积累也不足,导致阅读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大多数教师也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会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学习带来极大阻力。

三、“五重”教学艺术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针对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结合“五重”教学艺术视角提出以下基本策略:创造阅读情境,吸引学生阅读文章;注重阅读感悟,引导学生表达感悟;开展阅读积累,养成读写结合习惯;阅读知识迁移,学会知识运用;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一)创造阅读情境,吸引学生阅读文章

我国正处于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改革必须抓住这一机遇,结合时代进行课程变革,为学生建造生动、有趣的阅读课程情境,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变“学生被动听”为“学生主动读”。

例如,在进行《大自然的声音》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多媒体音频、视频播放与学生朗读相结合,在课堂上模拟出大自然最真实的声音。当学生朗读到关于“风”的声音片段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风的自然景象、微风旋律的背景音乐以及关于风的文人诗词,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文章所描绘的“大自然的声音”。当学生阅读到关于“水”的文章片段时,教师可以播放关于“雨水”、“小溪”、“大海”的图片、视频甚至动漫,使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中描绘的关于“水”的美妙的大自然景象。当学生阅读到关于 “动物”的声音时,教师可以结合文中描绘的鸟叫、虫鸣、蝈蝈歌唱等情境,通過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其真实呈现于课堂中,使学生边读边听,真正聆听到大自然的声音,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

生动、有趣的阅读情境,不仅可以创建新奇的阅读课堂,增加阅读教学的趣味性,更可以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理解阅读文本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引起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共鸣。

(二)注重阅读感悟,鼓励学生发表观点

由于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对相同的阅读文本的感知也会有所不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每个学生对相同的阅读文本可能会有不同的阅读感悟,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课文的感悟,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阅读文本的深层含义和它表达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进行《观潮》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朗读,在学生大概了解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后,邀请学生进行阅读文章的感悟分享;在初步的分享交流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作者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具体顺序和对应的句子,并以小组为单位发表自己阅读这些句子的感悟。最后,在前述阅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讨作者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意义和中心情感,帮助学生和作者建立情感联系,使学生真正理解这篇文章。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离不开学生自己发言、学生小组互动、探究中心情感等环节。在阅读教学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加强学生互动与沟通,不能一味专注于阅读技巧讲解,忽视学生的阅读感悟。

(三)强调阅读积累,扩大学生阅读范围

语文阅读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最大的区别点在于: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坚持阅读,扩大阅读范围,收集阅读素材,需要日积月累的锻炼。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阅读文本始终是有限的,在完成课文文本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优秀的课外阅读素材,适当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帮助学生进行阅读积累。

在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单元结束的拓展板块里也经常为学生推荐优秀的阅读素材,但实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忽视这一板块,没有为学生进行阅读讲解,学生也很少主动阅读、积累这一板块中的阅读知识。在新时代阅读教学改革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阅读素材,为学生讲解阅读要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除此之外,教师也要积极为学生寻找课本上没有的优秀的阅读素材,拓展学生阅读范围,为学生提供知识积累的素材。

学生阶段阅读能力的提升非常需要日常生活的积累,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中和课堂外为学生提供可积累的素材,拓展学生阅读范围,使学生在积累中阅读,在阅读中积累。

(四)阅读知识迁移,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任何一个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知识的迁移,也就是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样,具体到阅读教学的领域,教师也需要培养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的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到同类文章时可以迅速掌握文章的核心主旨,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在这一阅读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同类型的阅读文本,使学生进行比较性学习,以最快的速度学会举一反三。比如,教师可以将思乡的古诗文进行对比教学,引导学生分析作者采用的表达形式和抒发的思想情感,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在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阅读训练时,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在比较中进步,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当然,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知识感悟和知识积累是阅读知识迁移的前提,只有在学生积累了足够阅读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比较分析思维,为后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奠定坚实基础。

(五)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阅读情境的创设,阅读感悟的抒发,阅读知识的积累以及阅读视野的拓宽,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优质阅读习惯,使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除了正式的阅读教学之外,课外优质文章中优美词句的积累、班级朗诵活动的举行以及定期读书会的举办等多种形式,都有助于学生课后的阅读知识积累。比如,教师经常检查学生的摘抄词句时,学生就需要有已经摘抄好的优美词句,那么学生就会自觉积累阅读素材,这也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师定期举办读书会,可以保障学生每周都有稳定的阅读时间,为学生提供稳定的阅读素材,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教师可以将思乡的古诗文进行对比教学,引导学生分析作者采用的表达形式和抒发的思想情感,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在运用比较分析法阅读教学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更可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当然,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知识感悟和知识积累是阅读知识迁移的前提,只有在学生积累了足够阅读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比较分析思维,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为学生建造新颖的阅读情境,可以为学生带来阅读的情趣,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主动读”,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学生能够自己提出对课文的疑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己的阅读感悟,培养学生语感。优质词句的积累,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手法,实现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在阅读积累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知识迁移,就相同类型的文章展开比较分析,学会阅读知识的举一反三。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感悟分享、阅读知识积累、阅读知识迁移等步骤,使学生养成阅读积累的良好习惯,为复杂的写作学习、综合知识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苏婉.以画促思,以图求解——低年段“解決问题”教

中几何直观策略的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21(18).

[2]孙维敏.立足文本,以读促学——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

略探究[J].新课程,2021(47).

[3]马芝芳.关于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2021(44).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文学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由阅读的目的谈英语阅读教学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