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上耳朵去“旅行”

2022-06-04李晓

天津教育·中 2022年5期
关键词:欣赏课旅行教学方式

李晓

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音乐欣赏课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随着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学校对学生的音乐欣赏教学也逐步重视起来,运用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在综合方面的能力。当然,我国的音乐欣赏教育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主要针对这些误区,对音乐欣赏教学阐述了教学的意义以及应对的策略。

根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美育人”的理念,是指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带来的美的体验,让学生能在精神层面得到对应的满足。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比较直接的一个手段,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对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教学都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质量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对学生的音乐素养也逐渐重视起来,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小学欣赏教学的意义和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提升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有效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能更加热爱和欣赏音乐。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欣赏是一种艺术层面的教学。音乐欣赏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提升和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及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主观感受会得到调动,能更加深刻地体验音乐文化和音乐的魅力,增强小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创造力。

随着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上可以更深层次地挖掘其中的文化精髓,展现美育的理念,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形成优秀的音乐创造性思维,满足小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需求。音乐追其本质其实就是艺术,进行音乐欣赏课其实是一种具有气息的一个教学过程。音乐欣赏课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还可以提高音乐教师的艺术修养,改善音乐欣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拥有更加高尚的情操和艺术气息,进一步促进学生在美育方面的发展。

二、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一,忽视音乐教学内涵

小学音乐欣赏课在教学方面形式还是比较单一的,一些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前往往会先介绍这个音乐的作曲者和其中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我欣赏能力的培养,对音乐的概念也建立不起一个完整的框架。有的音乐教师没有真正意义上明白音乐欣赏课的内涵所在,使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无法到达良好。并且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选曲时,没有制定有效的章法,使学生对音乐欣赏课失去了原有的兴趣。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是现阶段教育研究的重点方向,因为在教学实践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将会确定课堂教学所能达成的效益和影响以及课堂教学能否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否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这些往往都与课堂教学方式有着较大的联系。但是就现阶段实践情况来看,教师对教学方式的优化给予的关注和重视相对降低,在教学方式优化和改良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充分关注受教育主体本身的学龄特点和教育内容特色,导致教學方式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所欠缺,需要作出进一步的优化完善和改良。

(二)理念落后,音乐素养有待完善

大多数音乐教师在教学方面还是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为了方便小学生对整首曲子的记忆,会将歌曲分成一节一节的形式进行欣赏教学。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让整首音乐显得不连贯,学生欣赏起来比较吃力,在前一段的基础上刚酝酿出来情绪会戛然而止,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让学生有良好的音乐欣赏体验,还会降低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完善自身的音乐素养,为学生的音乐欣赏制定一个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教师的教学理念会决定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教育的方向,以及教育工作在实践落实过程中所能达成的效益和影响,是教学工作在实践展开过程中的重要导向,也是教学工作落实过程中的情感底色。而教师本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又会决定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能否深入浅出地讲授乐理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消化相应的知识,这些对教学工作实践开展所能达成的效益和影响会产生较大的冲击。

(三)学生年龄偏小,音乐欣赏能力有限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接触的东西也比较少,没有太多的音乐学习经验,所以对一些音乐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不理解,对音乐欣赏课也提不起兴趣。多数学生对音乐的学习都处于初级阶段,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不足。因此,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时,学生的年龄会影响到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在小学生眼中,音乐学习是较为抽象的,想让小学生有效地分析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元素,了解作者对音乐作品所赋予的情感往往是较为困难的,这就导致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相对较低,教学开展时面临重重困境和问题。

(四)学生自律性差,注意力不集中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特征是好动、活泼,因此,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自律性比较差,所以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比较困难。如果音乐教师在课程引导阶段,不能引发学生的欲望,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注意力,音乐教师的教学进度会难以展开,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率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小学生本身的情绪消解能力和情绪平衡能力相对较弱,这就导致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无法有效地从课余时间的兴奋感摆脱出来,而又因为音乐学习在学生的观念中并不受重视,音乐教育在实践展开的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较低。

三、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一)树立全新教学理念,制定教学目标

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时要树立全新的音乐教学理念,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效率。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了解到音乐欣赏对小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在音乐教学前要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制定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状况,制定有效的音乐教学目标,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为音乐欣赏课提供有效的保障。与此同时,音乐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音乐的内涵,能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调动学生对音乐欣赏课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欣赏音乐《茉莉花》时,首先笔者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度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对这次课程制定了一个音乐欣赏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此音乐进行一次深度的欣赏体验。在本次音乐课堂欣赏教学时,笔者将音乐中所包含的相关的乐理知识对学生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度体验并真正感受音乐独特的魅力。在欣赏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了解茉莉花这个主题,根据茉莉花这个音乐作品,笔者让学生加入了“演唱”的环节,让学生能沉浸式地体验,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音乐体验,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本次音乐欣赏课的效果。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受到新课改的影响,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对音乐教师有了新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应更加认识到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在帮助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时,音乐教师也应提升自身的音乐专业素养。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较高水平的音乐知识,还应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给学生带来专业的音乐体验,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树立一个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用自身的行动感染和引导学生。

例如,对同一首歌曲的教学,教师可用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欣赏教学,这样会有不同的效果。笔者在教授《打起手鼓唱起歌》时,除了演唱,还会使用对应的乐器进行演奏,把学生代入情景,增加了音乐欣赏的教学效果。笔者在上完音乐课程后,也会利用课余的时间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参加一些专业性的音乐教育活动,在制定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会将其中学习到的知识合理运用到教学目标中。笔者还会与其他音乐教师交流教学的方式,通过不同思想的碰撞,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的魅力。

(三)开展多元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兴趣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地位,全方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由于学生的性格都不相同,则要求音乐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多元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音乐欣赏思维,挖掘学生对音乐的创新意识。除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式的教学,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采用一些小游戏进行讲述或利用实物演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通过不同的音乐教学活动,提升自己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一次的音乐欣赏课堂上,笔者根据对学生日常的了解,分别选择了《迪克西岛》《魔法师的弟子》《阿里山的姑娘》三首歌曲,让学生分组进行欣赏,欣赏后各自对这些音乐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距离。又如,在《京剧唱腔联奏》音乐欣赏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将京剧唱腔视频进行了播放,让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去感受和体验。并且让学生通过欣赏,谈一谈自己从中学习到了什么知识。笔者对学生的描述进行总结和概括,让学生对“京剧唱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进一步促进了小学生对音乐的欣赏。

(四)完善音乐基础设施,获得理想效果

为保证学生对音乐有更高效的欣赏,只有专业过硬的音乐教师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专业的音乐教室以及健全和完善的基础设备,才能使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更佳。基础的配套音乐设施对学生的音乐欣赏教学有重要的保障,能更进一步保障学生对一些音乐器材的认识和使用。对这些音乐器材,学校也应聘请一些调音师对其进行调音和保养方面的维护,让这些音乐器材发挥最大的作用,使音乐教师的音乐欣赏课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本校为了更进一步实施新课改的要求,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音乐素养,加强了对音乐设备的投入,对我校的一批比较落后低级的音乐设备进行了淘汰和更新,购买和添置了一些现代化的音乐器材,为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学校对钢琴、古筝等一些乐器也定期安排了专业的教师进行维护和保养,并且让调音师将一些基础的操作手法教给了音乐教师,保证了在音乐教学设备的完善,让小学音乐欣赏课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学生能更有深度、更切实地体验音乐的魅力,使音乐欣赏课达到了更好的效果,使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课程有了更强烈的兴趣。

(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提升创造能力

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解放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自主欣赏音乐的能力,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想象,适当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自主的欣赏,从而锻炼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力,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因此,音乐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自主进行音乐欣赏的学生加以鼓励,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对音乐才能的展示。另一方面,音乐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性格以及音乐作品的特点,推荐一些适合学生欣赏的曲目,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达到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对《彼得与狼》进行音乐欣赏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对本次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预习,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本次曲目中出现的形象进行了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的体会每一种动物的形象,随后导入今天所欣赏的曲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主观感受和分析哪一种旋律代表哪一种动物。根据这些音乐的旋律,可以判斷每一种动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进行讨论回答,最后教师总结每一种乐器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利用这样的方式使整个音乐课堂活跃起来,学生也可以真正从音乐作品中获得一定的感悟,同时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一门具有浓重艺术色彩的课程,从美育角度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独特的魅力,有效丰富和扩展学生精神层面,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对音乐欣赏教学层面,小学音乐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有效的、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和自律性,才能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音乐欣赏课程学习的兴趣,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欣赏课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有效培养高质量的音乐人才。

猜你喜欢

欣赏课旅行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小黑的旅行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美育视角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