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汇”与“贯通”

2022-06-04王瑶

天津教育·中 2022年5期
关键词:融汇传统小学生

王瑶

音乐教育属于美育,是构成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小学音乐的教学实践使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强化。将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汇”与“贯通”,补充了小学音乐教学资源、强化小学生音乐素养并实现传统音乐的传承。随着传统音乐在音乐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正逐步提升,为确保现代小学音乐教学与传统音乐的融合,笔者开展本选题研究。

一、传统音乐的概念

传统音乐在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包含诸多审美品格,是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有关于传统音乐的概念界定,学界相关研究不断增多,最具借鉴意义的概念中,王耀华和杜亚雄在《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对传统音乐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传统音乐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除了完成对传统音乐的概念界定后,还对传统音乐的类型进行了分析,笔者发现传统音乐不仅包括了历史上产生、世代相传的古今作品,也包括了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本研究以这一概念为核心展开研究,发现传统音乐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同时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资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类型划分,具体包括器乐音乐、戏曲音乐、民歌以及舞蹈音乐。

二、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汇”与“贯通”价值

传统音乐有其自身鲜明特性,具有民族性,作为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传统音乐的教育属性和价值毋庸置疑。将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汇”与“贯通”价值显著,具体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补充小学音乐教学资源

小学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组成部分,对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强化有重要意义。目前,小学音乐的教学实践,核心是以教材内容为主,多是以音乐赏析和演唱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整个音乐教学的过程涉及的教学资源有限,导致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升相对缓慢。将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汇”与“贯通”,既实现了对现有教材中传统音乐的筛选,也尝试补充传统音乐的内容,以此来创新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环境,使传统音乐的价值得以展现,带给小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二)强化小学生音乐综合素养

对传统音乐的解读和概念解析发现,传统音乐以器乐音乐、戏曲音乐、民歌为主,这一类型的音乐资源的补充,相比于现代流行音乐而言更具感染力,能有效唤起学生的内在情感共鸣,对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抱有充足自信,在感知和体验中培养审美情趣。如器乐音乐中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赛马》等,或属于少数民族的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盼红军》等,这些优秀的音乐教学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使小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得到强化。且由于传统音乐本身蕴涵的传统文化对小学生的感染力较强,将传统音乐全面融入小学音乐教学对小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强化有重要意义。

(三)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与实践,不单单是传授音乐知识,更强调音乐文化的传承。在传统音乐中蕴涵着民族传统文化,将传统音乐融入小学音乐的教学实践中,其本身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在信息时代多元文化在交融和冲击中,不同的音乐形式出现,音乐市场空前繁荣。一些流行音乐、说唱音乐等对传统音乐产生影响,而作为时代发展的接班人,小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直接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汇”与“贯通”,实现了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场景中的传承与发展。

三、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汇”与“贯通”的现状

笔者对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汇”与“贯通”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框架中,传统音乐的地位正在逐步攀升,从学校、教材、教师以及学生的视角出发,对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汇”与“贯通”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真实情况,为后续小学传统音乐教学实践提供新思路。

(一)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逐渐提高对传统音乐的重视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是教学创新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音乐教育秉持何种态度,直接影响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向。从目前的情况看,教育主管部门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承和发展,各地区都积极出台政策,使传统文化在学校得以传承。传统音乐是民族音乐文化的结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开始针对音乐教育提出明确策略,旨在创新教学模式,让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环境中得以传承。在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政策后,学校作为执行者已经开始探索音乐教学的创新思路,努力将传统音乐融入小学音乐的教学实践,结合地方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最终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创新提供保障。

(二)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比例有所提升

小学音乐的教学实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让学生通过音乐的学习感知其中传递出的文化属性。传统音乐是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结晶,围绕传统音乐的教学实践对小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从教材的角度出发,音乐教材几经改版,迎合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以苏教版的小学音乐教材为例,其中涉及的传统音乐相较于其他版本在数量上明显提升,表明了傳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受重视程度的提升。

(三)教师开始探索传统音乐的教学新方法

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背景下,音乐教师对传统音乐的认知度如何,直接影响小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知。目前,传统音乐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小学音乐教师已经在积极探索传统音乐的教学方法,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传统音乐的教学实践,从而支撑音乐教学的有序展开和推进。与以往相比,教师对传统音乐的认知度明显提升,愿意接触新的教学方法并将传统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四)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可度不断提升

小学生极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正如当前音乐短视频的流行,多元、海量信息的涌入,让学生接触音乐的渠道被拓宽。在海量的音乐类型中,传统音乐属于一种主要形式。相比于单一课堂上的诠释方式,音乐短视频中的传统音乐更新颖,呈现方式也更为生动,更符合现代小学生的审美特征,能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为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必要支持,为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汇”与“贯通”提供必要条件。

四、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汇”与“贯通”策略

(一)发挥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角色作用

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要发挥好作用,为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汇”与“贯通”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要给予传统音乐更多关注。近年来“多元文化”和“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提出,我国教育体制发生变化,从“应试教育”朝着“素质教育”的过渡阶段,民族素养的强化备受关注。传统音乐作为民族音乐的精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提高对传统音乐的重视程度。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出发,教育主管部门重点关注教育实践中文化的传承,为其提供政策支持,明确教育领域多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学校积极践行教育主管部门的基本要求,将传统音乐融入小学音乐的教学实践中,让传统音乐文化被挖掘,进而在小学教育领域得以传承。

二是要完善传统音乐教学资源配置。传统音乐涉及民族器乐等,这些是传统音乐教学重要的内容,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提高重视程度,补充有利于传统音乐教学展开的基础性的条件。如购买传统音乐教材、器乐等辅助性的教学工具,积极组建小团队组织,如传统音乐合唱团、民乐队、舞蹈队、戏曲小组等,从而为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延伸打好基础。学校也可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贴合当地的传统音乐的真实环境,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是要补充传统音乐内容。虽然现阶段小学音乐苏教版教材内容得到革新,传统音乐的内容得到补充,但随着学生传统音乐的认知度的提升,仅依靠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内容已经很难为小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传统音乐教学陷入困境。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要发挥自身角色作用,尝试依据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反馈情况,不断尝试优化和更新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所占比例,让传统音乐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部分,提高传统音乐在音乐教材中的比重。

四是开发校本教材和课程。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实践需要优质的教材和课程的支持,传统音乐教材中传统音乐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的学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为确保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汇”与“贯通”,积极尝试校本教材和课程的开发,以传统音乐为核心进行教学资源的全面整合,打造全新的课程框架与课程体系,为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提高对传统音乐的重视程度,并积极尝试和打造以传统音乐为核心的政策支持、资源支持方案,最终目的是为传统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学打好基础,提供坚实保障。

(二)切实提高教师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

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汇”与“贯通”,教师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正确认知至关重要。作为小学音乐课堂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小学音乐教师的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强化传统音乐传承意识。小学音乐教师是传统音乐在学校教育场景下的传承人,是学生了解传统音乐的引导者,教师的自主意识和对传统音乐传承的认知显得至关重要。小学音乐教师要坚持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核心,倡导“弘扬民族文化”的核心理念,加强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同感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掌握更多传统音乐的知识、技能。对小学音乐教师而言,随着传统音乐受重视程度的提升,传统的知识准备和技能方面备受考验。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通过多渠道强化自身专业素养,包括有关于传统音乐的理论知识框架和实践技能,生动、清晰地呈现传统音乐,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坚实保障。除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外,还需要将其转化为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成果,让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融汇”与“贯通”。

(三)积极打造校内外传统音乐文化氛围

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汇”与“贯通”需要积极营造校内外传统音乐文化氛围。以文化氛围的支撑,让传统音乐的价值得以展现。一方面,校内传统音乐文化氛围的创设。学校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定期举办以传统音乐为核心的赛事活动和表演活动,如器乐演出、戏曲竞赛、传统民歌大赛等,以这样的方式调动小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在其中感知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培养小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校外传统音乐文化氛围的创设。以家庭场景为例,家长对传统音乐的理解和认知情况如何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家长要积极营造传统音乐学习的场景,并积极引导小学生参与民族器乐、民族声乐的培训班,感受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小学生在家庭场景中不断受到熏陶,对小学生感知传统音乐的魅力有重要意义。

(四)创新小学传统音乐教学流程

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汇”与“贯通”要有明确的教学流程的支持,以此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首先,做好前期基础性的准备。传统音乐的教学实践,要保证器乐设备充足、教学资源丰富,前期阶段教师要根据传统音乐做好准备性工作,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推动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其次,对教学全过程的设计。以戏曲音乐的教学为例,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脸谱面具发放给学生,让学生通過佩戴面具的方式欣赏戏曲音乐的同时,根据戏曲角色模仿演唱,逐步培养小学生对戏曲学习的热情,并能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京剧。最后,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并开展评价。对小学生而言,传统音乐的氛围创设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教学环境的优化吸引小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感知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在小学音乐的教学实践中,要针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科学评价依据,准确定位每一个小学生在传统音乐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以此检验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汇”与“贯通”效果,为后续的教学创新和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整个流程的优化要从细节处着手,时刻以小学生的传统音乐学习体验为核心,提出具体可行的小学音乐传统音乐的教学方案。在方案形成后,旨在将小学传统音乐教学方案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让传统音乐与小学音乐教学全面融合。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者要重视传统音乐要素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融合,有效地整合相关资源,打造传统音乐学习的氛围,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流程,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学习的热情,促使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更好地实现“融汇”与“贯通”。

猜你喜欢

融汇传统小学生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如何融汇母语文化之我见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实录:美术基础课中的承传与融汇
少年力斗传统
我是小学生
清明节的传统
非常小学生
以蓬莱之仙境  化昆仑之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