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录:美术基础课中的承传与融汇

2018-04-12张若滢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融汇创新

摘 要:文章实录了艺术专业美术基础课程创新改革的部分内容,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中国民间美术和现当代绘画的理性解读,为美术基础拓展出一片既能继承传统又可融汇中西的发展空间,更是为下阶段的艺术创作可以彰显中国意趣、体现心理和谐埋下伏笔。

关键词:设计基础;创新;融汇

时至今日,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冲撞让东西方艺术不再各据一方老死不相往来,新媒体的应用使艺术作品走出美术馆面向更多观众。彰显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艺术设计已经革掉了纯粹复制西方理念的命,东方意韵以别具匠心的感性之美开始了征服世界的行程,那么美术基础课要怎样应对这感性与理性并存的局面?该如何调整改革为未来的设计师心中埋下蕴含生命的种子呢?在不断的思索和试探性的实践后,我发现在美术基础课堂上的确可以找到一些既能继承传统又可融汇中西的可行性方案。

一、潜入中国传统绘画中寻契机

现代设计“不仅仅是反映物质世界,更是创造物质世界,同时也表现精神世界,因此现代设计已经成为连接艺术世界和技术领域的边缘领域。”[1]我们生活在一个浸润了多种设计元素的世界上,这些设计作品不仅为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是文化生活的一面镜子,它能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这个民族的文明。因此,对于艺术设计“中国风”的探讨从一开始就成了热门话题。把“中国元素”生搬硬套地拼贴在某一西方设计理念之上的表面化应用工作,就如同给橘子包上苹果皮,这样创造出的设计作品经不起研读,无法承担反映中华文明性格特征的重任。因此,在美术基础课中就必须把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艺术环境里拉回到中国传统绘画当中,从中国传统美学的根源上找出可以显性遗传的文化基因,用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思维方法和形式语言体系实现对“中华文明”的展示和再创造。

在一以贯之、历久弥鲜的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实有境无,境假识真”的佛学意境论、追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老庄思想和重视抒发伦理性社会情感的儒家学说,这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三根主脉,最终合力将中国传统绘画由隋唐之前的平面装饰格调,演化为追求畅快淋漓 “意境”的写意风格。所以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很少出现西画中常见的静物写生、人物肖像等题材,而大多是拿物象吟唱志向、以瞬间捕捉动感、用静止示意动态的隐喻和假设。无论是“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雅致简淡,还是凌空起步、衣袂飞舞的恣肆纵逸,亦或是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激愤抗争……无不彰显着中国传统绘画中“不似似之”的独特魅力。

因此,在美术基础课中首先要避免学生初涉设计领域就被良莠不辨的艺术市场所迷惑的情况发生。从根本上激发起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调动学生在各种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的交织的情况下,树立想要“为中国艺术设计做点什么”的学习热情。在课程一开始教师并不明确罗列诸多艺术规律、艺术理念,而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主动学习的能力。在中国传统绘画的海洋中畅游,慢慢体会 “东方意韵”。在随后的讲解与交流中,提示学生注意“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写意规律,进而体会 “借物咏志、借景抒情”的畅神达意,理解写“胸中逸气”的笔墨魄力,引导学生逐渐摆脱采集对象形态资料的习惯性思维模式,开始对艺术的独立认知与欣赏。最后的单元作业为依据个人对“意境”的理解进行静物写生,要求无论在静物选定、技法材料的使用还是构图安排上,要能够体现中国意味。值得提醒的是由于自身性格特征、审美心理和艺术修养等因素的差异,对客体精神面貌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一定要抓住中国传统绘画畅神、抒情、达意的内涵,突出画面的个性特点。如此,学生第一次敞开心胸,和描绘对象处于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对话。这种随主观感受改变画面秩序的方法同时解决了构图形式单一和对工具材料的选择过于单一等问题,也是对中国艺术设计“发展之根”的初次浅寻。

二、在中国民间美术中理头绪

对中国老百姓来讲,春节贴起寓意吉祥美满的窗花远比寻一幅齐白石的名作要来得实在,这承传千年的习惯来自于人們对美最原始、最质朴的追求。民间美术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息息相关,相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来讲更是黎民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它和艺术设计一样兼顾着美观与实用的功能,更为直接地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心理、生活愿望和道德观念等,无论创意构思还是造型色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所以在追问中国的艺术设计将要走向何方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民间美术这朵艺苑奇葩。

周来祥先生曾把中国形容为一个“诗的国度”。 这个“诗”的国度的子民在漫长的艺术探索中发现“境生象外”的独特审美效果,并且由于民间美术多在庶民巧手中以口口相授的方式传播着创作方法和技巧经验,所以在创作中,人们的认知态度是极其主观的,其造型规律不以客观现实的真实存在为准则,而是强调审美创造的自我意识。民间巧手们摈弃了对物体细致写实的描摹,也没听说过透视规律、比例结构等造型法则,却带给我们一种实际意义上的真实。另外,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运用也是极具特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伦理观念和趋吉避凶的世俗心理等制约着国人的色彩选择,也正是这种色彩选择习俗给予民间美术色彩语言以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赋予它多方面的表现功能。民间美术色彩不只是徒供悦目的自然物质,更是创作者与受众进行对话的一种语言形式。单纯明快、夸张刺激的色彩赋予了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独具魅力的装饰效果,使人的视觉感受获得了最大限度的满足。

在美术基础课程中我们对这种大俗大雅的艺术形式的继承,不可能仅仅针对物质的形态方式进行,画出类似于民间剪纸、农民画的作品,而要从精神内涵的层面把这种生动、和谐的自然状态展现出来。首先,可以较为直观地把民间美术中“清新刚健,绝无桥揉造作,形式上的刀斧痕却显出大巧若拙的特色”[2]体现在绘画造型上,暂时忘却形体比例、空间透视等条条框框,只是把想要表达的画出来。这不仅是对画面组织能力的培养训练,更是调整创作心态的有效方法,体验一下用“画”说“话”的纯粹感觉。这种打破时空限制的创作手法可以使选题更加多样化,使画面变静为动寓意深刻。其次,民间画诀中“软靠硬,色不楞”“粉青绿,人品细”等配色歌,使那些明黄、翠绿在民间美术中被安置得相得益彰。这不仅是对色彩对比调和规律的直观诠释,最重要的还是一种色彩关系的感性传输。透过这些程式化的色彩观,我们可以窥视中国百姓把“仁义道德、礼仪廉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道德观,能够领略劳动人民敬畏自然、顺应天象的淳朴情感。所以在色彩训练的单元里要注重表现色彩的装饰美感。这里不是简单的把颜色纯化平涂就代表了装饰,而是做强调色彩联想、通感的限色设计。如此,无论是静物人物、文学音乐还是数字,都可以通过色彩得以物化。色彩的表现也就一定是重视感性体验而不拘泥于形式的。

三、窥探现当代艺术中的创意理念

西方绘画语言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偏离主体的“典型形象”到偏离客体的“形式结构”,直至主客体彻底决裂的“抽象”,完成了一系列自我否定式的演化。在当今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现实社会,艺术设计因其自身独特的实用功能,更要打破创作者与受众的漠然关系,融汇所有主流和非主流的生活状态,更加紧密地关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美术基础课中,我们可以从现当代艺术中寻求一些启发,那种解衣磅礴的创作气概正是不断融汇创新的必然结果,也是消除画室和社会隔膜的实践经验。

20世纪初的早期现代主义分为了两支:以马蒂斯、康定斯基、蒙克等艺术家为代表的主观表现方向;以毕加索、蒙徳里安、马列维奇为代表的分析结构方向。现当代艺术就在这样的基本格局上不断创新发展,在具象和抽象之间转化交融。细细品读现当代艺术就不难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门类之间的差别、艺术地域性的标记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波洛克画中挥洒流动的线条和斑驳交织的色彩,已经超越抽象呈现出东方艺术独具的意象神态,那喷薄而出的创作激情和一气呵成的视觉效果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奥尔巴赫抑扬顿挫的用笔节奏有意无意地附和着在中国承传千年的笔墨情趣;大卫·霍克尼的“三远”透视相片拼贴;徐冰的英文汉字标示亦或吴冠中抒情达意的油画作品等,都是体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有力证据。就此,“全球化”理念对于艺术领域的指导作用已经全面展开。

对于当代中国艺术设计而言亦然,“全球化”并非“全西化”或者“全中化”。所以,在美术基础课程中就必须让学生明确,我们要把双臂张开更广一些,向现当代艺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学习,向现当代艺术“标新立异、瑰丽大胆”的创新精神学习。无论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注重心境的抒发,还是西方美学中理性的再现,只要符合艺术设计的创作本意,能够被用在合理的地方,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加以修改使用。在本阶段的课程教学中,重点要放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完全不拘泥于普通课堂训练的表现形式。例如,让学生在散乱的人群中发现聚散、疏密的构成规律;利用灯光布景外加真人演绎的方式再现自己心中的理想王国等。形式多变,寓教于乐,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学会了资料的检索查阅方法,习惯于细心观察大胆创新,并且在工作的协调和整体规划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

四、结语

脱离了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现代设计只会是繁茂一时的无根之草,终究无法引领中国艺术设计走向世界,而某些看似时尚的对设计理念的形式化利用,也只能使中国的现代设计重蹈西方设计的覆辙,永远不能踏出自由畅快的舞步。因此,对于美术基础课的创新改革决不能是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被动迎合,而是要在发展中展示自身优良的引导价值,推动视觉艺术的发展进程。我们必须从审美的角度出发,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充实其创意内涵,把现当代艺术的融汇意识贯穿于创作之中,为当代艺术设计的前进积攒能够一蹴而就、势如破竹的力量。

注释:

[1]周至禹.设计基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9.

[2]张道一.张道一文集·下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531.

作者簡介:

张若滢,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融汇创新
例谈如何巧妙处理前后知识的衔接与融汇
创新“四融”工作法 激活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动能
在花鸟画教学中融入赫哲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如何融汇母语文化之我见
解读现代设计中的中国风
以蓬莱之仙境  化昆仑之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