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与教学融合,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2022-05-30何永祥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10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弟子规高中历史

何永祥

随着传统文化的的继承与发展,人们逐渐重视《弟子规》,并将其作为启蒙读物推荐给孩子,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也积极引进这一内容。当前,部分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一些社会教育机构,让孩子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部分地区也编写了一些全新的《弟子规新解》教材。本文以《弟子规》为例,结合实际,探讨传统文化与高中历史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弟子规》在当代教学中的作用

《弟子规》中所提出的孝义、诚信、仁爱等诸多具有价值的文化思想,对于当代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首先,《弟子规》可以让学生学会感恩。《弟子规》中提倡的孝道文化,可以完善学生思想,让其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并学会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其次,《弟子规》能够提高学生对公共秩序的认知。学生成长的环境较为封闭,部分学生会形成一些自私、利己的理念,不尊重他人。所以,部分学生不具备《弟子规》内提出的“悌”思想,但这一思想在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是学生未来立足社会的关键。此时,教师可结合《弟子规》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逐渐掌握长幼尊卑、尊重他人的交往礼仪,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弟子规》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自我管理能力。教师根据《弟子规》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从生活、着装、站姿等方面着手,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弟子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实际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弟子规》教学,除推荐学生直接阅读外,还可以将其渗透在学科教学内。比如,高中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节中包含的思想内容与《弟子规》存在异曲同工之妙。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容,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充分体现出高中历史教学的价值。

但是,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弟子规》只能用于历史教学内,而教师无法像语文教学一样,逐字逐句进行讲解,仅能作为一种补充素材结合到历史教学内,为历史教学服务。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外开展教学。

教师可以组建一个课外教学平台,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重点,根据院校教学重点合理设置课程。如教师讲解的历史课程包含“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时教师可以选择创设专门的儒家文化教学专题,引导学生学习儒家文化内容,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随后引出《弟子规》。同时,教师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内容,让学生针对儒家文化、儒家思想进行学习,系统了解《弟子规》,并进行分组讨论,摒弃糟粕,提炼精华,开展高效学习。

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整理后可以发现,学生认为学习《弟子规》可以从中借鉴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孝道、感恩、诚信、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学习《弟子规》后,逐渐对古文、古诗词产生兴趣,可以在形成良好习惯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文史修养。同时,学生认为需要摒弃愚孝、言听计从这些过于老旧、不符合当代发展的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弟子规》,由于并没有展开详细的解读,学生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教师通过分析总结学生的观点,发现学生的回答虽然比较积极,但部分学生的回答也反映出对于《弟子规》的反感。因此,教师在渗透《弟子规》时,不要对学生展开全面的灌输,或者让学生自行鉴别内容,而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学生出现错误的认知,甚至产生反感的情绪。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不利于学生接触传统文化,还不利于构建或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念,最终影响教师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文化随着时代发展,每当出现相关问题,特别是主观与现实存在差异的时候,人们常会选择向后看,这是人们的潜意识。同时,这一情况与社会制度、个人追求等存在密切的联系。《弟子规》内宣传的家长制、小辈需无条件顺从长辈的理念等观点与时代相悖,教师要引导学生抛弃。另外,部分文化學者对于《弟子规》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如一味美化《弟子规》,忽视消极内容,甚至曲解相关内容。因此,教师要进行取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正确看待《弟子规》。

(责编 桑 涛)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弟子规高中历史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弟子规
弟子规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