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多维赋能

2022-05-30杨保健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10期
关键词:建构时代素养

杨保健

无论“自我赋能”,还是“人为赋能”,赋予的都是正向的能量。教育进入新时代,成长要有新样态。教师要学会不断多维度融合赋能,做一个赋能型的教师,让专业成长更有主动性、更具生长力。

思想赋能。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教师要用专业的思想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从先进的教育思想中吮吸营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需要教师学习、思考、实践、内化。思想决定行为。教师要重视思想的引领,通过不断学习,从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中汲取力量,赋能成长。

课程赋能。课程是重要的育人载体,是教育改革中的关键要素。教师要开发和建构自己的特色课程。教师不能只做方案的接纳者、课程的执行者、知识的搬运工、教材的固守者,而要做课程的建构者、研究者和实施者。教师成长的根基在课程。基于育人需求,建设好自己的学科课程,走专业发展之路,是新时代教育的召唤和要求。

技术赋能。教师要不断提升信息素养,积极将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积极响应“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積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号召,建构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技术融合教学新模式,实现信息技术的自我赋能,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科研赋能。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有更高的科研素养。教育科研的价值意义,在于助推专业成长,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教师是专业工作者,要拥有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当研究真正成为教师生活的常态,教育的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优化和完善。

读写赋能。阅读是营养的汲取,写作是专业的表达。教师要博览群书,勤于写作,长于梳理,善于总结,不断提升。“一个人的文章能走多远,他的思想就能走多远,影响就有多远。”只有动笔写作,思想的成果才可能在更广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里传播。教师只有在阅读和写作中汲取能量,用心在教育教学的田野耕耘,才能收获专业成长的芳香。

评价赋能。研究和运用评价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教师既要关注学科课程教学评价,又要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就一名教师而言,不同的岗位经历有不同的能力要求,不同的职业阶段有不同的职业使命,不同的评价称号引发不断的成长目标。教师也会在这种不断发展的评价中,不断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在新时代教师梯队攀升体系中茁壮成长。

专业成长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使命,是学校、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教师追求幸福快乐的自我诉求。一个教师具备内生式、多维度的赋能成长力量,就会不断地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增效增值,受益的不仅是自己,更是千千万万个学生,千千万万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和国家。

(作者系济源示范区教体局教师教育科科长)

猜你喜欢

建构时代素养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建构游戏玩不够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