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

2022-05-30高翔飞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10期
关键词:研训校本教研

高翔飞

教师作为学校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也是学校的专业成长之路。在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任主任的几年,我对教師的专业发展理念和具体成长路径有了新的感悟。

转变落后理念,共谋职业幸福

我校不少教师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误区,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苦活差活,干得多拿得少。他们仅把教师作为一项填饱肚子的职业,上课时对着教参比葫芦画瓢。

面对这样的情景,我分享过一段话给教师。“诸君!我们是小学教师。我们整天的教课,忙的真很!整天的吃粉条屑,没处可以游散舒吐。我们教课,要随时长进学问,却没有一个为我们而设的研究机关。死板板的上课钟点,那么多,并没有余时,没有余力,——精神来不及!——去研究学问。于是乎我们变成了留声器,整天演唱的不外昔日先生们教给我们的真传讲义。”这是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的一段话。时至今日,这幅教师画像在我们教育界依然存在。

我要用这段话警示我们的教师,不要在课堂上扮演留声器的角色,一遍遍重复着过去的讲义。教师这个职业是具有创造性的职业,也是最能享受到人格自由和灵魂幸福的职业。在不断的思想启迪中,在规范的教研管理、教师专业学习氛围中,我校逐渐挖掘出教师的潜力,引导教师做出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

谋定后动,做好制度保障

为保障教师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让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我们重新审视部门工作制度,从教研常规、干事分工、课题制度、教研制度、评价机制等方面制定、修改和完善制度。特别是“四级科研课题管理制度”(按照申报的级别分为校级、区级、市级和省级课题,基于校级的小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取得成果后,才能逐一参加区级、市级和省级课题的立项申报),将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大大提升了教研的实效,激发了教师科研的热情。同时,评价机制的运行也让每位教师的努力与成长看得见,提升了教师的自我认同感和职业幸福感。

规范校本研训,整合研训成果

校本研训到底怎么做呢?

一是以问题为基石。每个科目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学习水平各异,呈现在教学活动中就会有很多的问题。只有以问题为基石,才是真问题、真研究。

二是聚焦问题,确定研训主题。各学校在每类学科都会配备教研组组长,我们可以利用带头人的拎总作用,在做研讨前进行前测,调查了解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再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及研究价值,拟定校本研训的主题。

三是制定校本研训计划,确定达成目标。教研组在做计划时,要考虑到大家都有教学任务,充分利用一个星期一次的教研时间。前期计划做好了,我们在研训过程中才会有章可循;校本研训方案做得细,具体实施才会更具针对性。比如,一个学期我们计划18次研讨活动,那么我们根据研讨主题确定18次子主题的研究、每次主题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达成目标等。

四是做好研训记录,整合研训资料,集结成册。这就形成了我们的校本资源和校本研究成果。

利器谋事,规划先行

教师专业发展必定规划在先。我校邀请专家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发展规划,在规划中体现年度专业工作岗位描述、发展定位分析、发展目标、发展路径、方法策略、时间安排及需要的外部支持、目标达成的情况等方面的内容。这样的规范,能够让教师把自己的专业成长规划得具体而有实效,激发其“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热情。

组织教师共读共写,打造专业学习气场

阅读可以增加一个人的生命亮度。而除了阅读,教师还应善于写作。教师的教育感受、教育故事,时时存在,处处存在,“情动而辞发”地写出一些作品,绝不是遥不可及的虚幻风景。

为此,我们开展了“心田”教师共读系列活动。在魏智渊老师的《教师阅读地图》指引下,我们先后共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等教育经典。我们还分学科共读所在学科的专业书籍,开展“共写活动”,写读后感、教育随笔和教育故事等。

以各类比赛为依托,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为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每学期我们组织校内教师测评基本功竞赛,如“三笔字大赛”“经典诵读比赛”“同做一套中考题”等,让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在赛中提升。我们还以“赛课”为载体,通过开展“同课异构”教研赛课活动、“秋实杯”资深教师示范课、“春华杯”新教师入伍汇报课等,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猜你喜欢

研训校本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2018 年妇女/性别研究研训班在京举办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