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创新策略

2022-05-30赵军成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课标思政学科

赵军成

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政课是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能力与参与能力,并提升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门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作为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引导者与实践者,教师必须在充分把握课程理念与学科性质的基础上,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大核心素养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并利用一系列结构化的课堂设计,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能力。本文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例,重点分析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策略。

高中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是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广大教师应创新高中思政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但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单方面传授,学生被动接受与背诵,教学过程呈现出单一化培养的状态。

一是教师教学理念亟待更新。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要学生学,逐渐转变为激發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使其养成热爱探究、勤于动手、重视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但许多教师未能精心选取教学方法,一味地照搬、套用,导致课堂重形式、轻内容,过分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重点用于烘托热烈氛围及课堂活动,导致学生虽然活泼,但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未能有较大提升。还有部分教师过度追求课堂趣味性,而忽略了对知识点的深层次讲解。

二是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思政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向学生传授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知识,课程存在一定难度,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较低,学习动机不明确。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将生动、灵活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兴趣,达成教学目标。另外,高中思政课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仍采取封闭、单一的教学方式,令课堂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思政课教学创新策略

一是更新教学理念,以活动为抓手,构建灵活课堂。高中思政课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专业性,但部分教师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未能真正认识到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因此,教师在提高理论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例如,在开展“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时,教师可重点围绕“我的长城,我的家”主题,提出“寻找共同文化记忆”“反思传统文化处境”等号召,并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在发现、辨识、继承与展望的过程中,自主构建“我的长城我的家”主体框架,使其思维在情境内跳跃,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认识。随后,教师还可围绕活动主题设计探究性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多层次的设问引导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科素养。

二是多元化创新教学。教师应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教学设计可以将教学目标转变为教学成果,使得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不断创新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当前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清明节祭祀烧纸、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等传统习俗与保护环境、绿色发展之间的矛盾引发社会的关注。此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关于立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报道,引导学生阅读,并提出问题:如何平衡传统民俗活动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这一方面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能通过回答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另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评价与指导。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及作业反馈的形式展开,但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方式应区别于传统的评价方式,采取多样化、切实可行,具备真实性、过程性及发展性的评价方式。例如,开展“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资料收集,开展小组讨论,课后写作心得及学生间互相评价等方式获取学生课业完成情况。教师综合各个阶段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调节、反馈与总结,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探究高中思政课创新教学需要教师转变自身教学思维模式,融入多元化、综合性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思政课教师培养学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引路人作用。

(责编 桑 涛)

猜你喜欢

新课标思政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