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

2022-05-30熊梦琳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童话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摘 要:童话故事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体形式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要想发挥童话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则需要一定的技巧,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童话教学,结合童话教学的要求,设计高效的教学手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素养、文化素养和态度素养等组成,对提高学生品格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多个方面入手,对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童话教学策略展开探究,期望可以加深学生对童话文体的认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童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8-0046-03

引  言

童话故事与其他文体相比较,情节性更强,内容充满趣味性,语言也通俗易懂,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但童话故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道理和教育意义,要想让学生深度解析童话故事,并认识到其蕴涵的教育意义,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运用情境创设、思维训练、角色扮演等多元化方法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能力。

一、童话教学意义及其深远影响

童话故事往往利用简单的情节和人物关系来展现丰富的人生哲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分析来挖掘其中隐含的深意。童话故事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学生阅读,在语文教材中也有一些童话文,学生阅读后可以更直观地认识到“真善美”,同时也能认识到什么是“假恶丑”。例如,在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后,学生会对小女孩的遭遇感到同情,并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和丑恶感到厌恶。可见,开展童话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让其思维得到启发,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升[1]。

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童话故事,能使学生在“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中,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童话教学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强化语言表达能力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童话情节通俗易懂,学生阅读后往往就可以掌握其中的大意,但要想深度剖析其蕴涵的情感或道理,则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构建有意义的语言情境活动,辅助学生加深对童话内涵的理解。语言情境活动的开展形式是多样的,其既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悟,又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2]。

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品味童话中的优美语言,领悟童话中揭示的道理,教师应巧妙利用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并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家喜欢玩吗?”学生回答:“喜欢!”教师继续说:“今天,我们要去‘花园玩耍,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去感受,想象自己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同时,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频,让学生通过聆听,清楚地感受到微风、鸟鸣、水声……并让学生结合想象说一说这个花园是什么样子的。学生1说:“我仿佛看到了百花盛开的花园,蝴蝶在翩翩起舞,鸟儿在枝头歌唱。”学生2说:“我看到了一棵棵茂盛的果树,上面结满了果子,树上还有知了在叫。”学生踊跃发言,将以前积累的语言和新知联系在一起,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后续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在情境中展开,让学生在互动中了解文章中所揭示的道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童话的快乐,并使身心变得愉悦,同时还能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对比引导,重视培养想象能力

教师可以在童话教学中悉心引导学生,使其借助想象去解读故事中的意义和思想。大部分童话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射,同时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教师可以将现实与童话相结合,运用对比来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培养其想象力[3]。

例如,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PPT动画,让学生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并提出问题: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呢?在牛肚子里旅行和我们平常的旅行有什么不一样?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教学更有针对性。通过口语练习,学生能在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的同时,获得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接着,教师可围绕以下教学重点展开教学:(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2)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这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引入主题。然后,教师要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自行阅读文章,边读边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学生阅读后通过交流和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以此为基础设计板书——交流汇报:()和()在草堆里(),红头不小心()。在()的幫助下,()从牛肚子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初读感受: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旅行”?预设:惊心动魄、可怕、有惊无险。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引导其在学习中主动思考,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教师要结合文章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其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对其中揭示的道理和情感有更深的感悟。

(三)思维训练,以表达方式为切入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可以利用童话文章对学生展开引导和启发,拓展其思维。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多会运用拟人、夸张、对比、反复等形式各样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在童话教学中,提前对故事中的表达方式进行整理,并以其为切入点展开有意义的思维训练[4]。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教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教师可以文章中的表达方式为切入点,以小见大,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文章内容,让学生对文章脉络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提出问题:“读完故事后,对比内容与文章标题,明明题目是五粒豆,为什么作者只重点写了一粒豆的经历呢?”教师再引导学生去回答,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其在知识点的学习中加强对知识的巩固。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先提出问题:“掉入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的第9、22和23自然段,并勾画出描写这粒豌豆的语言、动作等句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会对这粒豌豆的经历有深入的了解,但对问题的解析仍存在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其对“非常相衬”“最了不起”等关键词进行分析,对其“躺在臭水沟中仍觉得自己‘最了不起”这一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感悟。基于此,学生可以深入解析文章,并在探究其表达方式的同时,完成对思维能力的锻炼。

(四)角色扮演,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情节鲜明、人物形象丰满都是童话故事较突出的特点,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特点,设计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节及角色,分工合作,对情节进行还原或演绎,呈现出新的童话故事[5]。

与此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以进行更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对人物形象和性格有更深入的揣摩,加深对童话故事中道理的感悟,并将其中的道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这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在情感上的认知。

例如,在教学《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内容,并简单叙述其中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单纯阅读文章,学生很难感受人物的心情和心理上的变化,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角色扮演活动辅助教学。这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丰富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并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带着组员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各小组可先结合文章内容来改写剧本,完善原文中部分忽略的细节,让情节更具戏剧性,再通过抽签的形式确定扮演的角色。这一环节的难度较大,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对剧本的质量把关。排练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突出角色情绪上的变化,在“不愿意洗脚”时,要突出性格上任性的一面,在“奶奶讲完宝葫芦的故事后”还要表现出自身的羡慕,在“得到宝葫芦有满肚子高兴,却又一定要保密时”更要表现出纠结、喜悦的复杂情感,让人物更形象。当表演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点评,并指导其感悟故事的真谛,通过演绎王葆和宝葫芦的故事,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幸福,做人做事要肯付出努力。

(五)改写续写,开展个性化教育

学生愿意阅读童话故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故事情节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二是内容充满了想象,经常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在阅读时保持新鲜感。这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对开展个性化教育也有一定的助益。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开展童话故事改写或续写活动,通过再次创作,重新编写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展现出个性。

例如,在教学《一块奶酪》一课时,教师可通过谈话导入本课教学:同学们,吃过奶酪吗?好吃吗?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课文对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心理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对小蚂蚁们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也从侧面烘托了蚂蚁队长的形象。接着,教师出示句子:(1)奶酪多诱(yòu)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tǎng)口水;(2)他低下头,嗅(xiù)嗅那点儿奶酪渣子,味道真香!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情节,引导学生进行改写或续写,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较大的帮助。教师还可以组织班级学生进行点评,帮助学生认识到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便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改写提高创作热情。基于此,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语文能力,还能在创作中启发思维,丰富想象力,达到提高核心素养的目的。

(六)多元教学,培养学生坚强的内心

教育制度改革后,教师的责任更大,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重任,还肩负培养学生能力的职责[6]。教师不能故步自封,而是要结合时代发展,以更广阔的视角来追求文化的多元性。因此,教师在为学生推荐童话故事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童话作品,培养其坚强的信念。

例如,课文《那一定会很好》讲了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一粒种子在地下被泥土紧紧包裹着,丝毫动弹不得,它心想:“这太难受了,我一定得站起来,要是能大口大口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于是它就努力生长,终于钻出了地面,和阳光打了照面,变成了一棵高大的树。后来它想做一棵会跑的树,农夫把他砍伐后做成了手推车。多年后,它想坐着休息,农夫和儿子又把他改成了椅子。最后,它想躺下,这次农夫的儿子把椅子拆了,做成了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这时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它的心愿总是有人帮它实现,传达出的是作者坚信心灵的强大力量,这是作者对这个世界存在完全美好的幻想,所以才会让人觉得这篇童话读起来极美。但是,这粒种子如若不努力生长,如若只会想,不做好自己的本分,那么一切后续也就免谈。其实不管它变成了什么,手推车也好,椅子也好,它都在服务别人,正是这样的态度才会让人觉得很好,自然有可能心想事成。童话有种返璞归真的魔力,学生会在童话学习中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为了梦想努力前进。

结  语

总的来说,将童话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对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先明确童话故事教学目标,并注意以上几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对教学时间的利用,整合多种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童话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知识的魅力,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许阳芳.核心素养背景下童话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3):164-165.

陈惠珊.核心素养下童话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3):7-8.

李芸.基于文体特征的童话教学策略探寻[J].小学教学研究,2020(30):25-27.

陸玮娟.指导童话教学,培养语文核心素养[J].小学生,2020(08):82.

孙秀春.统编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20(21):63-65.

杨玉梅.巧用童话教学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3):187,189.

作者简介:熊梦琳(1982.10-),女,福建龙岩人,

任教于泉州市浔江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童话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