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022-05-30宗莉杰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社会性发展大班幼儿

宗莉杰

摘 要:同伴冲突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去“自我中心化”有着重要价值。造成同伴冲突的原因有幼儿自身、幼儿教师游戏组织、幼儿园游戏资源缺乏、家庭教育四个方面。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冲突观,引导幼儿采用正向策略;创建安全的冲突解决情境,鼓励幼儿自行解决;重视培养幼儿的解决冲突能力与交往技能;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开展家园合作,实现家园共育。

关键词:大班幼儿;同伴冲突;社会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8-0057-04

Research on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eer conflict in the play of large class children

ZONG Lijie (Lou Tingyuan Kindergarten, Kunshan High-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Peer conflict is of great value to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de-"self-centralization". The causes of peer conflict include children themselves, children's teachers' play organization, lack of play resources in kindergartens, and family educ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preschool teachers establish a correct view of conflict and guide children to adopt positive strategies; create a safe conflict resolution situation and encourage children to solve themselves; attach importance to cultivating children's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improve children's self-control ability, teach children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carry out home-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to achieve 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

【Keywords】Older children; Peer conflict; Social development

1.幼兒游戏中引起同伴冲突的原因

(1)幼儿自身原因

幼儿自身的社会认知水平有限、社会交往技巧的缺乏以及自身性格方面的问题会导致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其他幼儿发生同伴冲突。

第一,幼儿社会认知水平较低。

大班幼儿依然处于前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此阶段的幼儿的认知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刻板性以及想象与现实相混淆的特点。由于幼儿自我中心的存在,他们常常不能从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只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而不能理解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刻板性也导致了幼儿会深信在自己认知层面所了解的事,当遇到与自己认知矛盾的事,他们会坚定地认为别人是错的而与之争辩,从而导致矛盾的产生。

第二,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缺乏。

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拥有良好社会交往技巧的幼儿其冲突发生的比率会更低,当这些幼儿发生冲突时也会较好地解决冲突。而社会交往技巧较弱的幼儿就比较容易引发冲突。

第三,幼儿自身性格差异。

幼儿自身的人格、气质特征会直接影响同伴冲突的发生与发展。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四类,分别是: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胆汁质的幼儿性格较为冲动,脾气暴躁,比较容易引起同伴冲突。而多血质的幼儿则更热情,善于交际,能与同伴融洽相处,较少直接导致同伴冲突。黏液质与抑郁质的幼儿则更善于忍让,性格平静,在他人与其冲突时较多采取沉默、不理会或告状的方式。

(2)组织游戏

第一,材料投放的原因。

幼儿教师在游戏中材料投放、组织形式、人数、时间的限定以及对规则的强调程度都会成为幼儿间冲突发生的原因。当幼儿教师在游戏中投放的材料过少时,容易使幼儿在游戏中因争抢材料而发生冲突,也限制了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开展。而在材料投放的种类单一,样式、形式不灵活也同样容易引起幼儿间的冲突,制约幼儿活动的灵活性。

第二,游戏组织形式的原因。

在组织形式上,一般来说,竞争型的游戏更容易导致同伴冲突的发生。在竞争游戏中,幼儿间的活动模式会更为激烈,情绪也更为紧张。这使得活动中幼儿发生冲突的机会与概率都大幅上升。而在合作类的游戏中,幼儿同伴冲突的现象就大大下降了。在合作中,幼儿更倾向于同伴间友好的交流互动与互助的行为模式。但在实践中,幼儿教师若能有序组织竞争活动,也能够起到有效控制冲突产生的效果。

第三,限定人数与时间的原因。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教师要组织很多不同的活动,需要给幼儿的游戏活动限制时间。有时时间紧迫,幼儿就会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产生无序的活动而造成一些冲突,如在活动结束时幼儿教师要求幼儿快速搬椅子回到原位,此时幼儿因紧张会产生碰撞等冲突。而幼儿教师过分强调规则也会引起幼儿间的冲突。

(3)幼儿园游戏资源原因

第一,空间资源不足。

幼儿园游戏资源的不足会导致同伴冲突的产生。其中资源指空间资源、时间资源、材料资源、游戏机会资源等。在笔者观察的幼儿园中,较为突出的是空间资源的不足。现在的幼儿园普遍生源广泛,招收的幼儿人数较多,教室面积也比较小,用来开展区域活动的地方并不多,因此幼儿教师就将其布置得较为紧凑。而这种紧凑的格局导致幼儿经常会因为抢占地盘而发生同伴冲突。空间资源的不足必然导致空间密度过高,这样高的空间密度自然会影响到幼儿间的人际交往,增加他们之间的人际摩擦,引发一些同伴冲突。

第二,时间资源不足。

在幼儿园中一日活动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到什么点做什么事,每天的活动安排都十分丰富,这也使得幼儿参与活动的时间相对紧张。幼儿在规划的时间段内有时无法充分展开活动,在活动中无法充分交流。而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发生交往、冲突的机会最多,时间资源的不足就导致了幼儿在交往中发生冲突但却不能充分交流后解决冲突。时间资源的不足常常引发冲突,并且不利于培养幼儿解决冲突的能力。

(4)家庭教育原因

第一,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在家庭教养方式中,放纵型与忽视型的幼儿更容易产生同伴冲突。在这两种教养方式下的幼儿行为较为冲动,不计后果,与同伴相处时喜欢干预控制他人的行为,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如果家长对幼儿的教养方式是放纵型的,每次幼儿在学校违反规定或者与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后,幼儿教师与家长交流,不管是妈妈还是奶奶都对这种现象表示无所谓,回家之后也不对其进行教育。幼儿在园与他人交往时常常成为冲突的制造者,就算幼儿教师经常对其教育也见效甚微。

第二,家长自身行为的影响。

家长自身的行为是幼儿重要的学习与模仿对象,其对待冲突的态度会给幼儿造成榜样的作用。如果家长待人接物更为和善得体,则子女也会模仿其对待他人的方式而避免造成冲突。如果家长本身冲动易怒,则其子女在同伴交往中也会显示出攻击性的行为,从而导致冲突的发生。

2.幼儿游戏同伴冲突的积极影响

同伴冲突同时有正向与负向两种作用。当幼儿在同伴冲突中经常使用负向策略或习惯于逃避,又未得到正确引导时,冲突就会影响到幼儿健全的人格发展以及未来的社会适应。但由于人们长期以来较多关注其表面的暴力行为等消极特征,而忽视了其内在的身心发展价值,因此本文将着重介绍同伴冲突的积极影响,对其负面影响就不再赘述。

(1)打断游戏进程,却丰富了游戏多样性

幼儿同伴冲突对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通常是负面的,因为游戏中的同伴冲突会将游戏的进程打断,如果幼儿处理得好,则游戏继续进行,如冲突升级则游戏可能就此中断。当然,也有部分同伴冲突会推进游戏活动的开展,这类同伴冲突大多是游戏意见方面的。幼儿因产生不同的游戏意见而争执,有时这样的冲突会丰富游戏的内容。没有因为冲突而放弃游戏,而是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并且这个想法使游戏难度上升了。这便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发展,在游戏过程中,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2)促进幼儿社会性人格发展

第一,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情感发展。

情绪、情感是人对现实社会世界的一种特殊反应,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并且情绪不仅反应在幼儿的心理上,它对幼儿的行为也起着动机作用。学前期是幼儿情绪情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时的幼儿情绪情感有着情境性的特点,往往会随着某种情境的出现而产生。而在同伴冲突这一具体的、特定的情境中,幼儿获得了一个表达情感、控制情感、体会他人情感的机会。同伴冲突也给幼儿一个亲社会情感养成的契机,让幼儿更好地向社会化迈进。当然,如果幼儿在冲突情境中经常采取逃避、告状等消极策略,若得不到正向引导,将不利于幼儿健全的人格及社会性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幼兒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而问题的解决能力直接影响了幼儿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在同伴冲突中经常会发生人际关系的矛盾,问题解决能力强的幼儿其人际关系处理得就更好,在同伴中的地位也会相对较高。幼儿为了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及更高的同伴地位,也会在同伴冲突中寻找更好的解决方式,或向同伴学习,在观察中不断改进自己的解决方式。当一种方式失败后,他们会尝试另一种方式。而当尝试成功时,就会将这次的经验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从而使其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高。

(3)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一,有利于幼儿人际交往技能的发展。

社会交往技能是指:个体通过学习获得的,在特定情境中有效适当地与他人交往的活动方式。幼儿若想与同伴进行积极有效的交往,就必须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而同伴之间互动交往的过程又是人际交往技能习得的一个最直接、最深刻的方式。在同伴冲突这一特殊的交往过程中,幼儿会面临许多交往的困境与机会,每一次的同伴冲突对幼儿来说都是一场对人际交往技能的考验。幼儿对这些冲突的经验会在无形中进行比较学习,久而久之,就能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应该使用什么样的交往技巧,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进行使用练习,最终熟练运用这些技巧。

第二,有利于幼儿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

虽然同伴冲突在字面上听起来与良好的同伴关系毫不相关,但实际上,同伴冲突的过程实际上是幼儿之间相互了解的过程。在冲突中,幼儿可以了解到伙伴的性格喜好而选择要不要与他交朋友。而在好朋友之间也可以通过冲突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而知道如何与之相处,从而推进两人友谊的升温。

(4)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

社会认知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基础。学前期幼儿的认知具有“自我中心化”的特点,因此在行为上也会表现出以自己的观点为中心,不理解、不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同伴冲突就是一种对幼儿观点的冲击,在同伴冲突中幼儿接收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这种冲击会使幼儿原本的认知体系产生动摇,为其认知结构的再造埋下伏笔。社会认知还包括幼儿对他人与自我的认知。在一次次同伴冲突的互动过程中,幼儿在社会互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逐渐丰富他人的信息,从而更充分地了解他人,同时,也能在一次次同伴的反应中获得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形成对自我的认知。

3.引导幼儿恰当地对待同伴冲突的策略

同伴冲突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当幼儿无法正确处理同伴冲突时,将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幼儿正确面对同伴冲突、帮助幼儿学会采取正向措施便显得尤为重要。

(1)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冲突观,引导幼儿恰当地面对冲突

幼儿教师应当认识到冲突并不仅是消极有害的行为,發生冲突不应立即制止或想尽办法预防冲突的发生,而应当了解到冲突对幼儿来说也是社会性发展的机遇,并且把握住这一机遇,用专业的知识来分析冲突,充分挖掘其深藏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冲突中学习,在冲突中进步。在幼儿冲突发生时,幼儿教师应做解决冲突的协助者而不是主导者。面对幼儿冲突时幼儿教师的协助方式会成为幼儿解决冲突的参考,因此,幼儿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正确面对冲突。在帮助幼儿解决冲突时,应当先询问幼儿冲突发生的真实原因,将重点放在冲突事件的本身,而不是其感受。当幼儿教师了解了冲突发生的过程后,再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冲突双方都了解对方是怎么想的。接着让幼儿做出一致裁判,通常此时幼儿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再让幼儿提议应当如何解决这次冲突,以后遇到这样的事应该怎么办,这也锻炼了幼儿解决冲突的能力,最后让幼儿实施这个办法。这样才能使幼儿解决冲突的能力得到提升。

(2)创建安全的冲突解决情景,鼓励幼儿自行解决

安全轻松的班级环境是幼儿成长发展的摇篮,在安全和谐的氛围中,幼儿对冲突的态度会更平和,解决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幼儿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冲突解决情境,让幼儿不要害怕冲突,也不要对冲突形成过激的反应。具体来说,幼儿教师在面临幼儿冲突时,不应有漠视、放任、烦躁的态度,也不应过度敏感,过早制止幼儿冲突的发生。而是应当正确认识到冲突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在幼儿发生冲突时先让幼儿自己解决,当解决不了时再干预冲突。在干预冲突时不能直接责骂或枉做评判,而是温柔地询问事情缘由,让幼儿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不产生畏惧的心理,在解决过程中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幼儿教师在发现同伴冲突时还应当鼓励幼儿自行解决。幼儿教师要认识到冲突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人格塑造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不能剥夺幼儿交往、发展的机会。所以在同伴冲突中幼儿教师不能包办一切,而是应当将解决的过程留给幼儿,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当遇到冲突解决能力弱的幼儿,还应该鼓励其尝试解决冲突。幼儿教师在发现冲突时不应直接参与,平时在大班发生的冲突幼儿大多都能自己解决。当幼儿来告状时,幼儿教师会先问幼儿:“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等幼儿想出办法后,幼儿教师会鼓励他去试一试,并告诉幼儿以后遇到问题先想想自己能不能解决,若无法解决再来找教师。

(3)重视培养幼儿的解决冲突能力与交往技能

幼儿解决冲突的能力与交往技能是他们是否能够应对同伴冲突的重要指标。因此幼儿教师应当有培养幼儿解决能力与交往技能的意识。比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培养: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假设法,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冲突解决能力与交往技巧;在幼儿冲突过程中适时地引导,个别培养解决冲突的能力;鼓励幼儿用协商的方法解决冲突,尽可能减少暴力行为;对友好相处,能够想出好办法解决矛盾的幼儿给予表扬,使平和解决冲突成为一种良好的班级规范;幼儿教师以身作则,做分享、合作的榜样;在活动中强调合作、沟通、尊重他人意见的观念,使幼儿间良性交往,减少冲突的发生。

(4)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幼儿教师应针对不同幼儿因材施教

引起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幼儿缺乏自控能力。在冲突中往往是幼儿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而使这种愤怒的情感表现在了行为上,于是发生了同伴冲突。因此幼儿教师要教导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活动中注意对幼儿移情的训练,让幼儿了解到别人的想法,不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在冲突过程中能够从他人的行为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幼儿教师还可以在冲突过后让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幼儿吸取经验,在今后的生活中提高自控能力。但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其个性特点也千差万别,对不同的幼儿教师应当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因材施教。比如,抑郁质与黏液质的幼儿在面对冲突时容易退缩、隐忍,幼儿教师对于这样的幼儿就要鼓励他们进行同伴交往,自行解决冲突。在一开始可以先引导这类幼儿解决冲突,当他们成功解决时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有再次独立解决的信心。而对于胆汁质的幼儿就要让他们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知道暴力不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当这类幼儿主动引起冲突时,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使其对这种行为起到负强化的作用。

(5)开展家园合作,实现家园共育

家庭是幼儿第一个重要的学习场所,其对幼儿成长的作用不言而喻。家园合作能够使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同步进行,对幼儿的教育成果也将事半功倍。在幼儿正确面对同伴冲突的问题上,幼儿教师与家长应多多沟通探讨。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找到更适宜的教育对策。而家长也应配合幼儿教师,在家中注意为幼儿创造一个正面的人际交往的榜样,示范正确的冲突解决策略,而不是放任幼儿的行为或利用家长的权威压制幼儿的冲突。幼儿在家庭中获得的冲突经验往往会迁移到与同伴的交往中,因此,家园沟通交流相互配合的教育方式显得尤为必要。如果家园教育能够达到一致,定将有利于幼儿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使其同伴冲突的解决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4.结语

总之,同伴冲突是幼儿社会交往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交往模式,在这看似充满矛盾的活动中,却蕴涵了数不尽的教育契机。当我们用科学、专业的眼光看待它时,会发现幼儿在同伴冲突中学会了如何交往、如何面对冲突、如何对待不同的观点、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等等,因此,教师要正确处理幼儿同伴冲突,促进幼儿社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锦. 幼儿日常生活中同伴争抢行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 基础教育研究,2020(03).

[2]陈会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影响因素及其测量[M].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

猜你喜欢

社会性发展大班幼儿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浅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培养
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改善路径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隔代抚养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表现、问题与对策研究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
试论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新价值
开展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