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

2022-05-30穆一舟

高考·中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概念教学高中数学

穆一舟

摘 要:新高考政策立足于学生这一发展主体之上,与素质教育一脉相承,充分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数学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任务,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主体能力的发展,影响其核心素养的培育,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新高考意在消除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病,教师及时捋顺当前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培育核心素养、提升数学思维为主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概念,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在新高考中收获高分。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概念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概念教学中仍旧采用固有手段,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严重阻碍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新高考背景下,考查内容逐渐转向对考生的思维能力的考核,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改革内容出发,进一步探索概念教学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借鉴帮助。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改革内容

新高考改革作为近年来教育部门所推行的重大举措,其改革方向意在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模式,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创造性人才缺乏弊端[1]。纵观新高考题型,我们不难发现,虽基本考查内容并未发生较大转变,但总体而言呈现重理解、讲习惯,重基础、讲方法,重计算、讲能力的特点,对学生的定义、定理、公式理解,以及之间的联系和本质、计算能力,以及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综合应用都有着较高要求。例如,日晷是我国古代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巧妙地利用垂直晷针的影子测定时间,如果将地球看作球体(球心为O),地球上一点A的维度OA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形成夹角,过点A与OA垂直的平面为水平面,在点A处放置日晷,其日晷面与赤道所在平面平行,点A处纬度为北纬40°,晷针与点A处的水平面角度应为(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平行性质,以及线面垂线定理,同时也要求学生对我国古代常识性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新高考题型侧重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吻合。因此,教师在实际概念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渗透,同时也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放在首要位置,以此实现理想化的教育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形成并提升自身学科核心素养。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现状

(一)知识过于抽象,学生理解困难

在数学核心素养内容当中强调逻辑推理,以及数学分析,在数学概念课程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过于侧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导致知识呈现方式较为抽象,难以使学生及时掌握。这样的现象不仅无法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学生出现对概念学习的畏难情绪,阻碍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2]。

(二)教学内容单调,过分重视理论

高考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许多教师为追赶教学进度,帮助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提升分数,常常利用较短时间将理论知识讲授完毕。这样过于急切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以及个性化学习需求,单一化的教学内容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长期重视理论基础知识的讲授,将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久而久之不仅无法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结合新高考题型模式,在原有概念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相应拓展,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生活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提升自身学习水平。

(三)教学方式固化,学生兴趣不足

不难发现,目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理论知识概念教学讲解完毕后,教师即刻为学生提供数量较多的题目,采用题海战术意在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然而,高中学生学习水平呈现一定的个体化差异,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未能及时掌握所学知识,盲目开展题海训练会使学生压力较大,与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

(四)缺乏有效引导,课堂氛围沉闷

数学课堂氛围较为沉闷也是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由于教师将大部分时间放在概念知识的讲授上,忽略了合作学习、师生交流的重要意义,使得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教师在台上自顾自地“演讲”,而讲台下的同学则是昏昏欲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个性化发展特点,在课堂中重视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在学生思维转折处进行设问,鼓励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与讨论,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有效增长,进而为新高考做好准备。

(五)教学目的单一,忽视核心素养

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旧秉持着传统教育思想,认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知识。这样片面、固态的思维方式,导致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也出现了弱化,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同时也无法适应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需求[3]。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优化策略

新高考改革更加重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在重点的概念教学当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将教学重点放在培育学生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以及运算能力方面。笔者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提出新高考背景下数学概念教学优化策略,以期寻求突破,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借鉴。

(一)化抽象为具体,辅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由于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不能快速地理解与把握。这时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将抽象知识转化为更加具象的东西,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以及直观想象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借助几何直观以及空间象征感受事物的形态变化,建立良好的数形结合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新高考。

以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B版)《用样本估计总体》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分布的意义以及作用,通过样本频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课程开始前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常见事件:居民月用水量标准为范例,引导学生思考倘若想在规定用水范畴内规定超额用水量价格,如何勘定价格标准最为合理?结合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认为可以利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了解居民月平均用水量。在此基础上,教師鼓励大家根据此步骤进行数据分析,了解频率分布的概率,以更为直观的方式求极差、确定组距并做出频率分布直方图。为便于学生进行理解与掌握,教师可在图表中利用不同形状记号进行标记,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各项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体系,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在概念教学完毕后,为进一步使学生对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总体密度曲线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与了解,教师巧妙引出思考性问题,组织学生结合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进行交流与讨论,就“总体曲线密度是否存在?如何精准画出密度曲线”这一问题展开探究。在学生给出讨论成果后,教师依据大家的答案导入“发现样本规律”的概念知识,由此完成知识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厘清知识体系。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直观的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借助图表完成数学概念的学习,能够有效帮助其发展数形结合思想,为提升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二)转变教学关系,注重学习问题的解决

想要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理应摆脱应试教育的制约,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积极转变教学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以问题为导向并引导学生参与到解题过程中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数学课堂变为知识交互的海洋,使知识成为师生之间共同学习的过程。借此促使学生夯实概念基础,在保证逻辑推理过程参与的前提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以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B版)《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映射”相关概念,利用两集合间对应法则判断映射。

为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可以利用轻松的谈话方式进行导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大家步入高中后,学校为尽快让大家适应学校生活,为班级内每一位同学都定制了一套专属桌椅,住校的学生分配宿舍后仍需再领取一套桌椅。结合所学知识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述话语中有哪些相同地方呢?”

学生:“人物为班级内的学生,物体为定制课桌椅,这两点是相同的。”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予以提醒补充,明确其余两项相同点:住校生以及学生宿舍。在此基础上通过事例的分析,教师引出映射概念:为两个集合,且存在法则,令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与集合中唯一确定的元素相对应,则为到的映射,为。在概念引入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思考性问题:1.什么叫作映射?2.如何判断映射?3.已知,的值域是的( )的( )?在问题的引入下,学生动脑思考进一步巩固“映射”概念。

在问题的指向下各组成员开展交流与讨论,在解答过程中进一步夯实基础,深化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为后续深入学习函数知识奠定良好基础。至此,在概念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促使每一位学生在参与解答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丰富教学方式,强化概念学习内驱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点任务。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当中,教师应充分遵循素质教育理念,注意“四基”以及“四能”的培养。四基即为学生所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则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概念教学为学生提供与新高考题型相符的练习题目,增加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对各知识点的运用[4]。

以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B版)《排列与排列数》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排列的基本概念,并且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排列问题。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利用生活中的常见事件:汽车号牌摇号作为范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每一汽车牌照在地域后都要承接三个不重复的英文字母以及数字,倘若三个字母为一组,三个数字为一组,不重复共有几种排列方法?在问题的导向下,学生结合过往所学知识分步计数原理进行测算。但学生发现此类计算方式十分烦琐,教师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引入排列数公式概念的相关知识。通过归纳总结,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这一运算方法。接下来,教师结合新高考中排列与排列数相关的联系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夯实与巩固,鼓励大家在原有习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提出新的设想,以此实现自身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指点,引导学生明确其中所隐含的三个条件。结合学生给出的结果,教师也可鼓励大家举一反三,尝试自主布置题目进行作答。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大家的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注重学练结合,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更加重视学生数学思想的培育,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应结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有意识地将知识点进行延伸拓展,建立良好的推理理解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概念类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通过框架的确立向四周外延,能够有助于学习者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可采用此种方法,正视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促使学生思想的展现更为完整,在应用中建立良好的思维体系,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数学水平。

以高一数学必修第三册(B版)《三角函数的定义》为例,本课重点内容在于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以及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本章内容是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在新旧高考考查中均占有较大分值。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概念教学课堂当中,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结合思维导图模板,教师为学生提供正弦函数定理图表,标记定义域、特殊点、周期、单调区间、对称中心以及奇偶性。结合思维导图的内容,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结合教材内容自主绘制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以及余切函数思维导图。通过直观的图谱方式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在绘制的过程中加深对概念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新高考题型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新颖的练习题目,利用综合题型进一步促使学生深化对三角函数定义概念的理解,使得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数学思路更加清晰。不仅如此,教师也可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积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错题类型自主设计三角函数题目,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归纳、总结、反思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落实对其核心素养的培育[5]。

(五)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自主学习的开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为教育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在概念教学中,由于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理解起来相对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直观真实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概念知识,建立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

以高三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B版)《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为例,本课重点内容在于平均变化率的概念,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函数制订区间的平均变化规律。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婴儿在出生后体重会随着月份的增长而增大,根据图中表示尝试计算婴儿出生后到第三个月与第六个月与第十二个月的体重平均变化率。在问题提出后,教师可利用动态化的视频方式呈现本组数据变化趋势,使学生对此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样,在平均变化率应用练习题目中,为使学生建立直观立体的数学思维,教师也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利用动态化视频进行引入,这样灵活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概念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后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自主学习的开展,一举两得,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随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也可充分发挥网络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引导大家将信息技术利用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活动当中,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参与新高考做好准备。

(六)结合生活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规律

生活中数学的应用随处可见,为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形成生活中时时有数学的意识,教师在实施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结合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实践中增强建模意识、提升建模能力。

以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B版)《圆的一般方程》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圆的一般方程,以及一般方程的概念特点,培养其数形结合思想。结合本章教学内容,教师可利用生活中的圆形工具进行表示,引导学生观察工具外貌,并确认“用圆形的图形特征引入求圆方程首先要确定圆心”这一基本概念。在了解圆的一般方程定义后,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训练题目。

在问题的导入下,学生结合所学概念知识进行作答,进一步巩固所学基础。在课后,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形图案,自主设计问题,将一般概念方程知识融入其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七)加强教学评价,提升概念教学的效能

总结与反思是概念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除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抽象知识外,教师也要重视数学运算的培养。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学法则解决数学问题,通过有效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梳理运算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在提升概念教学效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

以高三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B版)《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例,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求导方法,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目。结合学生所做出的反馈,教师及时进行点评分析,指出大家在计算中常出现的易错点,并进行更正:1.等差数列中的单调性是由公差决定的;2.求和公式强调公式中每个量的具体含义。结合教师所提出的反馈,学生及时对问题进行更正。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在反思中进一步提升对概念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教师在课后也要有意识地结合专项题目进行延伸拓展,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升华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足于新高考背景下,所突出强调的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立足于实践,多元举措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采用化抽象为具体、转变教学关系、丰富教学方式、注重学练结合、应用信息技术、结合生活实际、加强教学反思等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以全新的数学教学思维突破传统模式桎梏,不断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力求在新高考中取得高分。

参考文献

[1]吴文明.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措施分析[J].考试周刊,2020(A5):83-84.

[2]顾卫清.基于高中数学现象的概念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20(A4):65-66.

[3]崔芝冬.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核心概念教学理解[J].数学教学通讯,2020(36):30-31.

[4]陶炳宏.高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落地再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9(36):68-69.

[5]黃群力.借助有效情境优化数学学习[J].新课程导学,2019(S2):97.

猜你喜欢

新高考背景概念教学高中数学
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在新高考背景下的实践与思考
初探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实施融入新题型的阅读教学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词汇语篇教学法思路初探
谈新高考背景下改善普通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现状的方法与举措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