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数学史促进教师教学的深度思考

2022-05-30崔婉婷李江英李少灵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崔婉婷 李江英 李少灵

摘  要: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促进学生学习数学文化、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之一。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要思考数学的本质,恰当融入数学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史;数学思维;教学深度

从远古时期至今,数学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小小的数学知识背后有着历史大背景。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要对教学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思考,在教学设计中关注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带给学生更多的启迪。

一、研读小知识,挖掘大背景

数学史源远流长,但是数学史料并不一定会直观展示在教材中,而是有赖于教师利用多种途径去挖掘。教师深度挖掘数学知识背后丰富的数学史,是恰当融入数学史的前提,也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途径。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了解数学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1. 利用显性知识挖掘历史背景

教师要善于从显性数学知识中挖掘隐性的数学历史背景。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时,教材中通过呈现了“猴子吃桃”的情境图引出对“0”的认识,并借助直尺上的“0”引导学生体会“0”还可以表示起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0”的学习显得很迷茫。为了解答学生的疑惑,教师查阅零的发展史:1881年夏天,在古代印度西北部距离白沙瓦市约80公里的巴克沙利村庄里,一个佃户在挖地时发现了书写在桦树皮上的手稿,上面记载了公元元年前后数个世纪的印度数学。当时的零用实心的点表示,后来逐渐演变成圆圈,圆圈表示的零最晚于9世纪就已在印度出现。它既表示“无”的概念,又表示位值制计数法中的空位。中国数字发展中,空位先用“□”表示,慢慢就用“○”取代了“□”,由此“0”产生了。

“0”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教师难以提供直观、具体的数量与之建立联系,而利用数学史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把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例如,可以通过讲故事深入浅出地嵌入式穿插教学,也可以将情境展示融入课堂教学,复原古代零的发展史,从而让学生体验和感知“0”的意义,再结合实际生活情境理解“0”,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让学生经历与数学家类似的知识形成过程,扫清学习障碍。这样在遵循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拓宽视野,激发数学学习热情,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思考与理解。

通过引入我国古代零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远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国家的强大,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继续深入探寻、开发和利用数学史资源。

2. 由“点”挖掘出“面”

教师要善于从教材给出的数学史中的一个“点”挖掘出整个“面”。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中“梯形的面积”时,教材第94页提供的数学史料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原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出入相补”原理是指把一个图形分割、移补,而面积保持不变。教材展示的是利用这个原理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用这样鲜活的数学史引入,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沿着数学家的足迹带领学生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让学生明白:利用“出入相补”原理把梯形转化成为平行四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虽然形状变了,但是面积却没有改变。利用“出入相补”原理求出梯形的面积以后,学生深入思考三角形,甚至一些不规则图形是否也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去求它的面积,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同时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出入相补”原理这个数学史料不仅仅是放在例题学习后面的拓展知识中的一个“点”,教师要善于融合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把这个“点”放大到整个“面”,让它贯穿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并把这种思想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各科学习中。

教师在研读教材时了解数学史产生和发展的大背景,能够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适时、适当地将数学史融入教学,充分发挥数学史的教育价值,提升教师教学的深度思考,促进教师对数学史文化的认识,提升其数学专业素养。

二、观察生活现象,思考数学本质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思考,依照教材上的单元内容搜寻相应的数学史料,设计让学生经历数学家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生活中可能性的现象处处可见,人们一般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事件的概率。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时,教师要研读教材、深度思考和理解教材,查阅文献,巧妙设计教学,让学生重走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试验掌握技能、技巧,认真观察试验现象,发现知识本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随机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每人抛10次硬币,记录数据填入小组表格中。小组完成试验后,记录员将本组的总计填入班级总表中进行合计。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思考:硬币正面朝上的次数与总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试验发现:当抛硬币次数较少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并不一定就是總次数的[12,] 数据具有随机性。但是,当我们把全班各小组所抛次数合计后,便能发现随着抛硬币的次数增加,正面朝上及反面朝上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会逐渐接近,也就是出现可能性相等,这与历史上一些数学家抛硬币的试验结果是相同的,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研读数学史,教师巧妙地将数学史融入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沿着历史的足迹研究数学,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将自己当作数学家一样做实验,发现知识,理解算理,体验再创造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意识,鼓励学生向数学家学习,感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越来越接近成功的道理。

数学与人类的生产劳动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人体的构造、大自然中树叶和花瓣的组成,一切美的造型都与黄金分割相关。古代人巧用大自然中日出、日落的周而复始和滴漏壶现象,巧妙制造出日晷、铜漏壶等记录时间的工具。数的产生、发展过程,神奇的斐波那契数列等无不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数学的神奇和伟大。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数学教学为主轴,同时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度思考如何将数学史材料适当地融入教学,使之助力于课堂教学,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认知能力。

三、阅读数学史,感受数学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史是学生学习数学文化、感受数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数学史辅助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材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师需要对数学史材料进行必要的加工。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思想正好可以说明此类问题。

在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发展思维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从分析教学的需要入手,深入研究教材、灵活处理教材,通过考查知识点的历史发展、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来构建具体的课堂教学,再选择合适的时机,恰到好处地引入数学史知识,将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数学知识,拓展思维,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深入阅读并思考才能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反思和批判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在备课中可以把著名数学家高斯的故事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计算“1 + 2 + 3 + … + 98 + 99 + 100 = ?”如果将这个连加算式一个一个地运算,既难以确保正确率,又费时、费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换一种思维,换一种角度,巧妙搭配,分组计算。由于1 + 100 = 101,2 + 99 = 101,3 + 98 = 101,…,49 + 52 = 101,50 + 51 = 101,这样等于101的组合一共有50组,答案就是101 × 50 = 5 050。这样的思路简明易懂,正是数学王子高斯解决1连加到100的简算方法。教师深度思考、有效安排教学过程,先让学生自由、独立计算,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现自己的算法既烦琐,又容易出错,不容易得出正确答案。而通过探究,领悟到高斯的巧算思维,能快速、准确地知道结果,又学习、感悟了等差数列求和的相关知识,巧妙搭建了相关知识之间的桥梁。此时,教师可以恰当引导,教育学生今后在遇到新问题时,都应该先思考、类比之前学过、做过的相关习题和解决方法,综合思考后找到最佳方案,采取最优方法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思考教学环节,把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是有必要的。

四、品读数学家故事,培养优秀品质

1. 借鉴数学家故事,培养良好品格

榜样对人有很大的影响。数学史中众多鲜活、生动的数学家故事,能够启迪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據教学内容适时融入相关的数学家故事。

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经历用“割圆术”探究圆周率的过程,感受数学家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即圆的周长约是它直径的3倍,这个数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用来进行圆的有关计算。但是,刘徽认为用“周三径一”计算出来的周长,实际上并不是圆的周长,而是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其数值要比实际的圆周长小很多。于是刘徽决定继续分割,做成一个圆内接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按照这样的思路,刘徽把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一直算到了正3 072边形,并因此而求得了圆周率为3.141 5和3.141 6这两个近似数值,最后还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正因为刘徽不满足于已有的结论,才会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要进行如此精密的计算,在当时是一项极为细致而艰巨的脑力劳动,而且还需要日复一日地重复这种状态,一个人要是没有顽强的毅力,是完成不了这项工作的。教师利用数学史引入数学家故事,不仅可以为学生指明道路,而且对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数学家严谨治学的态度,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能够让学生感到震撼,激励学生攻坚克难、奋发图强。

2. 对比探索成果,发展数学思维

数学史上有很多数学问题吸引了一位又一位数学家研究并完善。例如,教材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时,教师可以以教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发展为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早在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就提出了这一著名的猜想“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当时很多数学家用举例验证的方法,发现结果都是正确的,但却无法证明。直到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利用筛法证明了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因数不超过9个的数之和,简称“9 + 9”;1948年匈牙利数学家兰恩易开辟了另一种新方法,证明了“1 + 6”;1966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1 + 2”,轰动了全世界,它与“哥德巴赫猜想”的“1 + 1”只有一步之遥。如今“互联网 + 数论”的新时代,哥德巴赫猜想的最终证明还有待我们继续去探索。

教师要查阅相关文献,研读数学史,通过今昔对比,了解到数学家不满足现有知识结论,多途径、多角度、多样化的解决策略,在分析问题时追求数学知识严密性的精神,数学发展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教师在“哥德巴赫猜想”发展史的研究中,发展数学思维并逐渐得出精密科学结论,同时渗透逻辑推理的思想,感受今昔对比,探寻未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教师研读教材,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大背景,利用数学史深度思考、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培养创新人才也有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天新. 数学的故事[M].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

[2]徐品方. 数学趣史[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数学史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上)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下)
歪写数学史:绝代双骄和数学史上最大公案
数学史上的骗子和赌徒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