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2022-05-30王峰

江西教育C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维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王峰

摘   要:思维能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当人们在学会观察事物之后,会把各种不同的物品、事件、经验分类归纳,不同的类型都能通过思维进行概括。思维能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创设多样的思维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打破传统想法,从数学知识的内在关联性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思维力   培养策略

当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对数学的学习会感到难懂,会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抓住数学思维锻炼的契机,结合数学问题,有的放矢地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敏捷、更灵活。

一、发展学生的数学批判意识

从思维能力而言,批判意识属于高阶思维。批判意识,表现为批判性思考、创造性见解。批判思维是个体在归纳、演绎、推理中所形成的创新性想法。正所谓“学贵有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要给予保护,要积极搭建良好的问题探究平台,给予学生质疑的机会,即便质疑是错误的,也要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生能够拥有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

围绕高中数学课标,构建学生探究的数学课堂,要关注学生批判意识的发展。对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可以从问题情境中来设置悬念,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让学生主动探索与思考。同时,在引领学生质疑、探究的过程中,绝不放过任何疑问或漏洞,给学生最直观、最清晰的指导。面对高中数学问题,很多学生不爱深入思考,习惯机械照搬解题思路。比如,对于“数列”的学习,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中,很多学生虽然死记通项公式,但不能灵活运用。教师要结合数学公式,展开推理和演算,从而夯实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功。

对高中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运用联系的观点,指导学生探究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数学批判意识,建立在对事实、依据的尊重上,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学习态度,从数学认知、数学推理和论证中,来衡量其合理性和正确性。结合概念,聚焦数学问题,由基础问题引领学生质疑,从数学想象中去验证所得推论,进而归纳出数学解题方法。因此,在分析数学问题时,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批判意识,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让学生在质疑中获得对数学问题的深刻探究,从而掌握数学的知识点。

二、创设愉悦的数学学习氛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高中生都具有较强的自尊心,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注重教学方法的设置,激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参与意识。比如,在学习“抛物线”时,对于“抛物线”图形的特征,笔者以体育课堂上“投篮”为媒介,让学生联想篮球在投射后的运动轨迹。学生对篮球很是熟悉,自然而然愿意去思考、想象和构建“抛物线”的轨迹图示。再如,对“椭圆”知识的讲解,笔者从“椭圆”的概念,“椭圆”的画法上,安排互动环节。结合对“椭圆”图形的观察,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椭圆”。围绕“椭圆”的不同画法,展开讨论,让学生思考并探究“椭圆”的相关知识点和性质。

数学知识本身逻辑性强,在对数学问题的探究中,教师要剖析数学内在的逻辑关系。高中数学知识点更加复杂、多变,仅仅停留在初中认知及学习模式上,难以吃准题目。以函数概念为例,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当学生进入高中,函数知识点呈现多元化,如对数函数、常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这些知识点都属于函数范畴,根据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一对一”的关系,让学生深刻认识函数的本质与内涵。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解题模式,引领学生聚焦函数的数理关系。同样一个概念、定理,在不同学段,其内涵也有所差异。对高中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教师要加强解析,夯实学生的知识结构,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指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来捕捉、筛选和处理题设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推理与验证能力。

三、培养学生观察力

在数学课程中,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细致分析,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做铺垫。没有仔细观察,就难以有所发现。面对数学题目,要观察题设信息,从中发现关键点,为快速、正确地解题提供思维保障。比如,对“等差数列”的学习,虽然概念的呈现是必要的,但教师要善于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等差数列”的特点。如“1、3、5、7、9”等自然数,公差为“2”。再如,“4、9、14、19、24”等自然数,公差为“5”。利用直观的数列,让学生去观察,从中辨析数列中项与项的关系。

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数学学科知识,以符号化、形式化语言为主,会令学生感到艰涩难懂。因此,教师要从直观想象和化归能力的培养上,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转化。比如,在高中阶段,空间想象力主要体现在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教师可以利用图形法,增进学生对数学几何意义的探究。同样,自主学习意识的激发,需要教师创建富有活力的数学课堂。比如,在教学“不等式基本性质和证明方法”时,笔者引入“糖水加糖更甜”的活动,让学生探究“糖水不等式”,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来观察、解读自然现象。

四、注重变式拓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能引领学生打开想象的窗口,克服自我思维障碍,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陷入“题海战术”,而要抓住数学知识点,举一反三,让学生触类旁通。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学生自身思维认知构造的基础上。教师在运用变式拓展教学时,要把握知识的梯度性,由易到难,要抓住“变”,“变什么”“怎么变”“变了以后有什么结果”等。变式拓展教学,既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从多个角度剖析了数学解题方法,促进了数学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比如,对函数的單调性和最值问题,笔者通过改变题设条件,对参数a的分类讨论,指引学生由特殊到一般,体验数学发现和论证的严谨过程。从化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难点上,增强学生的数学辨析能力。

同样,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去猜想,通过猜想,让学生结合原有知识,展开创造性求解方法的训练。由一题变为多题,抛开所谓的标准答案,深入挖掘数学题目所涵盖的数学知识点,让学生从不同视角,探索多种解法。“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让学生‘再创造’。”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围绕问题展开多种可能性的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与思维深度。

五、结语

总之,教师应在课堂内外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反思性学习习惯,不断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关注学生的批判思维、逻辑思维、发现意识、创新意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更要注重数学概念、数学规律、数学模型的搭建,以例题为媒介,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重视对数学思想的渗透,围绕数学问题,拓展变式练习,发散学生的思维;重视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分析,从中提炼关键点,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

参考文献:

[1]施元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探究[J].读写算,2021(35):81-82.

[2]刘斌.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解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7):26-28.

[3]范广哲.多维探究典型问题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1(15):43-45.(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曲塘中学)

猜你喜欢

思维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力的培养
测一测你的思维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