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连接过载”的影响及“断连”的路径探究

2022-05-29张丽婷

视听 2022年5期
关键词:编码线下个体

张丽婷

一、研究缘起

利科普认为连接即存在①。网络技术的发展赋予人们全新的生活方式,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相互连接。尤其是社交网站的大发展,一方面将个体连接起来,从而为个体进行多样关系的弱连接提供可能,帮助个体建构和维系新身份、交换社会资源;另一方面,这种“永久在线”的平台文化也极易造成个体的“连接过载”。拉罗斯等学者认为,“连接过载”即社交媒体上的用户需要花费过度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和回复信息、维系社交关系,他们所面对的信息量和关系链都超过了自己可以处理的限度和能力。

“连接过载”早已屡见不鲜。皮尤中心早在2013年就公布了一组数据:61%的Facebook用户曾经有过社交媒体中辍行为;Global Web Index的调查数据也显示,从2016年起,Facebook上出现了明显的原生内容下降,意味着人们越来越少地在社交媒体中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国内也出现相同的趋势。以微信为例,由于其庞大的用户人数(已达10亿量级)、不断拓展的生活功能(如支付、扫码、信息检索、娱乐、点餐等),与其说它是一个社交媒体,不如说它已经成为中国连接的基础设施。正因如此,微信从早期的强连接社交软件慢慢转型,弱连接趋势逐渐增强,社交泛化趋势愈加明显。这一趋势使得个体尝试重新选择自己的连接状态,比如朋友圈三天可见、分组可见,甚至是停用朋友圈等行为表明了个体对当前线上连接的过载和倦怠。

基于戈夫曼的拟剧论和梅罗维茨的媒介时空理论,波伊德等学者提出“语境消解”(contextcollapse)的概念,指出了社交媒体发展所导致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界限的崩塌和消解②。“语境消解”随之导致了个体的“社交倦怠”。李宏、李微等学者在综合西方的相关研究后,认为“社交倦怠”即用户在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受到个人、平台、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疲乏、厌倦等感觉,倦怠的表现则是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停留的时间变短、使用频率降低、暂时中辍或永久性停用账号等行为③。从该定义可以看出,社交倦怠下个体已经会做出相应行动来缓解其负面影响。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结合深度访谈这一质性研究方法,以德勤咨询公司出版的年度报告为依据,利用Nvivo11软件的编码技术,分析归纳当前线上“过度”连接给线下交往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探讨个体在“数字包容”前提下,为实现更高质量的“连接”而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断连”的具体途径,以期引起个体对当前交往方式甚至是生存方式的思考和行动。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一)研究方法

社会学家格拉塞和斯特劳斯于1967年提出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主要指研究人员在研究开始之前就从原始数据开始,不做理论上的假设,而只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编码和汇总,以此构建概念,并对概念进行详细分类和概括,从而形成理论范畴。该研究方法主要由四个步骤构成:界定问题、资料搜集、数据分析与编码、理论模型构建。本研究首先将“线上过度连接会给线下交往带来哪些负面影响?”确定为核心研究问题,并围绕该问题搜集资料编制问卷;其次,通过Nvivo11软件三级编码技术,确立各范畴间的关系;最后,根据扎根理论饱和原则,确保概念或范畴提取完整,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二)数据来源

德勤咨询公司发布的《互联网行业:中国移动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82%的18~24岁年轻人认为他们过度使用智能手机;2020年,有68%的人每天至少一次观看网络共享视频,63%的人每天至少一次在新闻应用程序上观看视频新闻报道④。这些数据表明,18~24岁年轻人确实将移动设备上的网络服务视为娱乐、信息、社交的主要来源,线上连接已经成为其生活方式。

因此,本文基于立意取样,选取15位18~24岁、不同学历、不同性别的青年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借助计算机辅助质性数据分析软件nvivo11对访谈资料进行清洗、编码、导入、分析,以此探究线上过度连接给线下交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资料整理与编码

研究采用QSR公司研发的Nvivo11软件作为辅助性研究工具,对访谈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编码与探索。首先将获得的15份访谈记录全部转化为可分析的文字资料,累计转录文本约两万字。

(四)扎根理论编码过程

1.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扎根理论的第一步。它是在一定原则基础上,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拆分、整理与分析,进而提取和界定其中的重要概念,最后形成编码。本研究通过不断比较分析,提炼出信息量过载、同辈压力、对社会负面感知等18个初级编码,开放式编码结果示例见表1。

表1 开放性编码

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在开放性编码的基础上,对初级概念做进一步的分析和归纳,找到其中的逻辑联系,探索初识概念之间的类属关系,从而提取出范畴。本研究从开放性编码中得到的18个初始概念中进一步识别出6个范畴,主轴编码结果示例见表2。

表2 初始概念范畴化

3.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从主轴编码得出的主范畴中进一步分析和挖掘,得出本研究的核心范畴。所有的概念和范畴都是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通过对其类属关系的逐步挖掘,对“线上过度连接的负面影响”做出理论解释。本研究基于6个主范畴归纳出两个核心范畴,编码结果见表3。

表3 主轴编码形成的主范畴结果表

三、研究发现

通过以上编码分析,“线上过度连接给线下交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内在感受和外在行为两个因素。

(一)内在感受

1.时刻比较下的压迫与焦虑

线上连接大大提升了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程度和频率。线上过度连接实际上将我们自己放置在了时刻被人“监视”的圆形监狱中。边沁于1785年提出了“圆形监狱”的概念,指出当人们从心理上觉得自己处于被监控状态时,就会时时刻刻迫使自己循规蹈矩,最终实现了“自我监禁”。当前线上连接的泛化使得我们时刻出于“人设”的塑造中,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发的每一张照片都要弹向一堵无形的墙,在接受或正向或负向的反馈后做无休止的调整。这种持续性的、高频率的社会比较很容易让人产生压迫感与焦虑感。

2.自我形象的差异化

线上连接的泛化一方面给予个体塑造自我形象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使“形象崩塌”成为可能。戈夫曼曾提出“观众区隔”的概念,即个体在不同的场景中,面对不同的观众进行自我表演。当下,我们在不同的连接方式中展现着不同的自己,微信中是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微博中是不思进取、情绪激动的社会旁观者,豆瓣中是兴趣独特、观点新奇的社会新生代等(受访者6、7、8号),我们通过在不同社交媒体之间切换来建构着不同形象的自己。这种线上形象的多样性在面临线下实际交往时,很可能因为违反了“观众对形象一致性的期待”而造成印象管理的失败。

3.挤压私人空间,增加线下交往的不满意度

从“隐私”概念出发,“私人空间”即不受他人干扰的、个体自主且自在地决定其言行的场所。个体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独处来实现情绪的自我更新,独处为个体提供了自我评价、自我康复和情绪更新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从压力情境中恢复活力⑤。从表1的数据中我们也能看到,线上交往已经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工作、教育、娱乐、社交等,而便捷的网络连接工具让我们时刻处于“在线”状态,个体想在某一时刻逃离所有的连接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时间”已经成为一种奢望,无论何时都能接收到信息以及他人对即时回复信息的高期待使得个人空间被无限挤压(受访者11号、15号)。线上过度挤压私人空间时,会增加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的不满意度。

(二)外在行为

1.改变人们线下交往的方式,关系建立变得简单化和功利化

必须承认的是,线上连接赋予个体更强的关系控制力,可以根据自身目的来选择和回避特定的社会关系。从好的方面来看,能拓宽个体的弱关系链,从而有机会置换更多的社会资源,更方便快捷地实现个人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线上关系的建立简单(扫码和群内添加)、快速(理想状态下个体在几分钟内就能与他人建立“好友”关系)、控制度高(可以设置添加方式、朋友圈可见度等),使得原本线下关系漫长的建立过程被无限压缩。不管是在什么场合遇到的,不管彼此之间是否有成为“好友”的可能性,只要有利于实现个人意图,都可以向对方说句“加个微信吧!”,而对方也因微信的高控制度、较为便捷的隐私设置等功能选择答应这一请求。这使得关系的建立更加功利化、浅层化,长此以往,无疑会改变个体间的交往方式。除此之外,这种浅层化、功利化的连接方式能否实现个体意图,促进其个人发展,也需我们进一步探讨。

2.降低思想表达的丰富性,削弱独立判断的能力

尽管技术的发展使得虚拟与现实的界限逐渐弥合,但目前来看,线上连接方式和线下连接方式还是有所区别的,高频率、持续性的线上连接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对线下思维方式产生影响。第一,线上表达方式的直白化影响思想表达的丰富性。目前线上表达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图片和视频代替文字,二是短语和缩写取代句子。2019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遇到好笑的事只会说“哈哈哈”。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中有72%的人拥有本科学历。第二,线上评价影响个体独立判断的能力。线上行为如购物、选餐厅时,个体可以根据大众点评、名人推荐等方式进行选择。从个体角度来说,这种方式能使其在兼顾效率与质量的前提下做出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此以往,容易让人形成习惯,在做任何选择时会先看看别人怎么说。个体情况千差万别,理性公民应该在获得充足信息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而不是多方比较后在他人的选择和判断“结果”中做匹配。

四、断连的可能性

尼古拉斯·卡尔在2016年提出“脉络修复”的概念,认为人们不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个人第一手信息其实是一种自我修复,可以帮助个体重建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边界,最终实现更高质量的社会交往。由此可见,“断连”是必要的,且是可实现的。

事实上,随着欧美国家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日趋成熟,“断连”已经成为一项法律权利,是指员工享有下班时间不回复工作消息的权利。而随着科技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日渐紧密,我们用电子设备工作、社交、娱乐、生存,“断连”的需求也就不再仅限于“工作”中,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了远离电子设备、进行数字戒毒的普遍诉求。该制度起初在法国实行,后在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国家实行,均以保障员工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强调了信息通信技术对组织工作正常工时的改写以及对个体工作和私人生活边界的模糊。

麦特卡夫定律指出,网络价值以用户数的平方速度增长⑥。这一定律是对网络中连接数量与连接价值之间的量变关系所做的预测,认为连接数量越大,该网络价值越高。但是,从个体角度出发,面对层出不穷的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知乎、豆瓣、小红书、抖音等,如何使自己避开“数字劳工”的陷阱,如何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建立更多高质量的网络关系、拥有更多更优的网络资源等问题,希望能引起业界、学界的重视和研究。

Hesselberth认为,数字时代,我们对他人的持续连通性(constant connectivity)及可得性(accessibility)的期许使我们陷入“结构性悖论”(structure paradox),面对信息过剩、连接过度的网络世界,每个人都拥有自主选择、屏蔽和遗忘的权力⑦。因此,除了学界和业界的努力,就现状而言,个体要想获得正当的、自由的“断连”权利,还是要以个体间的数字包容为前提,对他人没有及时回复信息、关闭朋友圈、注销某平台的社交账号等行为予以一定的包容和尊重。除此之外,当个体意识到“断连”的必要性后,也有很多可采取的具体措施。国外学者就提出了时空意义上的暂时性或永久性断连和话语意义上的断连两种具体行动。前者指用户可以通过延迟回复信息、注销部分社交账号等方式自主断开连接;后者则是指用户通过暗示性、欺骗性话语等自主切断部分对话。

必须承认,不管是何种方式,都只能是一定限度内暂时性断开“连接”。但我们要认识到,断开连接是为了更好地连接,以便更好地完成线上工作、学习,建立更多高质量的社交关系,从而进行社会资源的置换和获得社会支持等。在这一意义上,认识到“连接过载”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学界、业界及普通个体要完成的第一步,携手创建更良性的社交环境、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注释:

①C.Licoppe.Connected Presence:The Emergence of A New Repertoire for Managing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a Chan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scape.Environment& Planning D:Society& Space,2004,22(1):135-156.

②吕冬青.微信朋友圈“语境消解”的定性研究[J].编辑之友,2016(08):62-67.

③李宏,李微.社交媒体倦怠研究述评与展望[J].情报科学,2017(09):172-176.

④德勤:2016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EB/OL].德勤咨询,2016-12-08.http://www.199it.com/archives/544303.html.

⑤胡海鑫.新人本主义视角下的独处相关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学,2013(06):34-37+58.

⑥毛晶莹,刘震宇.麦特卡尔夫定律及其存在的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S1):99-103.

⑦黄莹.语境消解、隐私边界与“不联网的权利”:对朋友圈“流失的使用者”的质性研究[J].新闻界,2018(04):72-79.

猜你喜欢

编码线下个体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Genome and healthcare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