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旧短视频的用户互动仪式及其局限性探析
——以抖音账号@张三嫂《怀旧时光》为例

2022-05-29王玉杰

视听 2022年5期
关键词:柯林斯账号仪式

王玉杰

从西方词源学角度来看,怀旧(nostalgia,又译作“乡愁”)一词源于两个希腊词根nos-tos和algia,前者意为回家、返乡,后者指一种思慕回家的焦灼感,其基本指向为人类与美好过去的联系。在现代科技与社会行进的快速冲击下,人们深刻体验着当下的快节奏和旧日的慢生活所带来的“割裂感”,继而漂泊在现代社会的浅层。人们只能通过短视频的形式重温旧梦,怀想儿时岁月的安逸与美好,排遣现实的忧虑和愁苦,形成自我慰藉。

一、互动仪式链理论及@张三嫂《怀旧时光》账号简介

(一)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

仪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是“被一个群体内的人们普遍接受的、按照某种既定程序进行的身体的活动与行为”。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在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和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观点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互动仪式链理论(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简称IRs)。他将互动仪式描绘成具有因果关系和反馈循环的过程,并形成了互动仪式模型(IR模型)(图1)。

图1 柯林斯互动仪式模型(IR模型)

上述互动仪式模型由输入端和输出端构成。输入端的主要内容为仪式的四种组成要素,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的身体置身同一场所,二是对局外人设定界限以明确参与者身份,三是形成共同的关注对象和关注焦点,四是分享共同情绪或情感体验。在这四种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参与者情感与关注点的相互连带,他们产生了共享的情感和认知体验”,从而形成集体兴奋,最终输出四种仪式结果,即群体团结、个体的情感能量、群体符号和道德感。

柯林斯还指出物理空间上的身体在场对仪式互动的必要性,并认为远程仪式的效果整体上是减弱的。但在高度数字化和虚拟化的今天,时间和空间的物理局限被打破,公众已然游移在现实情境、虚拟情境、虚拟与现实交融的情境之中,实现了虚拟的身体共在。由此,IR模型成为我们进行研究的重要工具。

(二)@张三嫂《怀旧时光》账号分析

抖音账号@张三嫂《怀旧时光》以展现东北20世纪80年代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带大家回忆再也回不去的童年为核心话题,其视频定位清晰,视频时长固定在60秒以上,以剧情演绎为主,以服装、化妆、道具、布景最大程度还原为辅,通过展演旧日故事,形成了20世纪80年代小剧场的既视感,吸粉无数。截至2021年12月21日,@张三嫂《怀旧时光》粉丝达到420.7万,视频总获赞数为6425.6万,数据可观。

首先,从视频内容的主题来看,@张三嫂《怀旧时光》每期讲述一个特殊故事,如学自行车、尿炕、木炭刷牙、烙油饼等。这些琐碎小事能充分引起观看者的记忆共鸣。其次,从粉丝画像来看,据蝉妈妈数据统计,该账号粉丝增量短期内有所波动,但总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值得关注的是,该账号粉丝的性别分布方面,男性占35.67%,女性占64.33%;年龄分布方面,18~23岁占25.17%,24~30岁占 26.66%,31~40岁占 28.5%,18岁以下占13.27%,其他年龄段占比较少。综上所述,该账号粉丝群体集中于18~40岁的人群,其中女性居多。显然,该群体成员的童年大多与20世纪80年代的定位相吻合,这意味着他们具备技术接触能力和互动心理,是互动仪式成功形成的重要前提。

二、@张三嫂《怀旧时光》短视频的用户互动仪式分析

根据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笔者在此构建关于该账号的互动仪式模型(图2),详细分析互动环节,得出互动结果。

图2 @张三嫂《怀旧时光》短视频的用户互动仪式模型

(一)@张三嫂《怀旧时光》的用户互动要素

根据柯林斯的观点,仪式在发生之际必满足以下条件,即共同在场、对局外人设限、共同关注焦点、共享情感状态。

1.“虚拟在场”营造具身体验。柯林斯强调,仪式本质上是人们通过身体在场开始仪式的互动,但亦认为,远程媒体中的互动仪式效果会减弱。由于理论的语境变迁和时代发展,学界已对该模型是否适用于虚拟语境做出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该理论的解释力。因此,在抖音中,用户身体的虚拟在场形成的具身体验会使人们更易察觉他人动态并进入相同体验环节,到达主体间性状态,实现“虚拟在场”的“共情共景”。

2.“算法机制”明晰设局界限。时移世易,在以技术为导向的网络场域中,通过抖音算法的推送和匹配后,“局内人”和“局外人”的界限逐步明确,感兴趣的人群会被继续推送,而不感兴趣的人群成为局外人。柯林斯认为,对“局外人”设限,不仅能够降低内容传播的噪音,使互动更好地进行,而且能增强互动仪式的连续性,让人们从互动中知道谁参与了这场仪式,而谁被排除在外。

3.“怀旧故事”构筑共同焦点。该账号内容依托高度还原的服妆、化妆、道具、布景直观展现旧日氛围,淋漓尽致地演绎儿时故事,将人们带入情节。这种呈现形式勾起观看者的共同回忆,使其与视频展演融为一体。柯林斯也认为,共同关注焦点是仪式运作的关键要素。当人们越来越关注在场者的共同行动和思想意识时,就会形成更深层次的互动交流,共享情绪便得以延伸,群体身份的认同感亦会得到增强。

4.“虚拟互动”共享情感体验。情感是成功仪式的核心部分,也是互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在抖音场域中,人们能通过评论、点赞和转发等虚拟互动机制与他人达成循环往复的虚拟社会交往,体验到共同的情感。据蝉妈妈数据统计,该账号在2021年10—12月这三个月的平均点赞量达到22.4万,平均评论数量达到2333条,单个点赞最高的主题为“钉灯绳”,点赞量达到140.4万。

(二)@张三嫂《怀旧时光》的用户互动结果

依据IR模型,当输入的四个要素经过有效综合,并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相互关注和情感共享时,便会产生四种重要结果,即个体的情感能量、群体团结、代表群体的符号、道德感。

1.故事取材于生活,情感能量升温。与用户记忆中重合的生活情节最能引发情感共鸣。正如柯林斯所说:“一个人会从群体互动中得到充分的情感力量,这将使其成为群体的热情支持者。”以2021年2月8日“带孩子去置办年货”一期为例,该期讲述小时候跟着大人买年货,提前穿上新衣过新年等故事,这大概是每个80后、90后童年生活的写照。正是由于故事的真实性和生活性,用户才会持续互动和关注,产生情感黏性。

2.个体身份认同,促成群体团结。柯林斯认为,一时建起的群体团结具有不稳定性,只有形成代表群体的符号才能使群体认同更持久。这种符号可通过两种方式延续群体认同,一是符号与成员身份相联系,二是符号由会话者与其所谈论的对象构成。该账号的三位固定演员通过角色展演形成群体象征,每一期的视频文案及其话题形成文字符号。此外,评论区会话内容则成为群体符号。这些符号能延续个体的身份认同。

3.怀旧符号聚集,形成群体归属。代表群体的符号是参与者因共同的关注焦点而产生的共同感知情绪,并逐渐形成能代表群体的符号。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是服装、道具等,如三哥的军绿衬衫、三嫂的粗布衣服、“招娣”的花棉袄等服装符号,土院子、土路等环境符号,以及三位演员故事展演体现的情感符号等。它们的出现能够让群体内成员感受到符号的象征意义,从而增强归属感。

4.道德情感凝聚,维护群体团结。柯林斯认为,道德感指维护群体符号,防止受到违背者侵害。当个体对群体不尊重时,他们的正义感会自动转化成正当的愤怒,对有这种“不得体”行为的人进行驱逐。@张三嫂《怀旧时光》于2021年12月7日发布的主题为“笸箩盒”的视频,其评论区大多是正面评价,唯独一条“不得体”的评论——“模仿张同学?”引发群体内成员的愤怒,他们积极发言“回怼”。通过一轮轮的“质疑”和“维护”,群体成员的立场更坚定,进一步维护了群体团结。

三、@张三嫂《怀旧时光》仪式互动的局限性

柯林斯指出,并不是所有的仪式都能成功,总会存在失败的、空洞的、强迫的仪式。该账号视频经过仪式的链条式互动,虽收获了忠实的粉丝群体,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互动中的局限性。

(一)互动强度有限:短视频的分享束缚

如今,短视频行业的虚拟互动机制已相当成熟。分析该账号可知,仪式互动主要局限于评论区与陌生人的交流或点赞,强感情链接的形成需要更长的时间跨度,若要实现熟人分享,需要通过转发至其他软件。这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有一定难度,对年轻群体则产生比一般观看更大的操作成本。因此,互动的强弱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制约用户的分享欲望。此外,根据粉丝画像的年龄分布,部分上班族或学生快节奏的生活迫使他们追求“短平快”的内容,而要他们付出过多的时间成本具有现实困难。

(二)情感延续受限:消费社会的变现取向

本质上,人们借助抖音视频所进行的集体怀旧行为是一场视觉消费的狂欢,创作者产出的内容并非单纯引发用户的怀旧情感,实质上是依托怀旧情怀而形成的一种“情感消费”,是一种“存心的怀旧”。仔细分析该账号可知,过多的广告植入会影响人们的观看体验。当广告占比越来越重时,厌恶感会蔓延,随后影响个体对视频内容的情感连带,继而使得个体过去积累的情感能量逐渐降温,群体成员的情感延续可能中断,制约账号的良性发展。

(三)群体纽带受阻:同类化视频竞争用户

罗兰·罗伯森(Roland Robertson)曾提出这样的论断:“显然,20世纪后期开始的乡愁是与消费至上主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现在有着对乡愁的明确需求,当然也存在着对乡愁的大量供应。”在抖音平台的“怀旧”话题下,类似账号数不胜数。个体虽在此账号中产生情感共鸣并找到群体归属,但并不影响其继续喜欢其他同类视频。如果人们发现了更符合自己情感的内容,便有可能脱离群体而进入其他群体中。从现实意义上讲,这是短视频创作发展的一个痛点。

四、@张三嫂《怀旧时光》仪式互动的优化思考

针对上述怀旧短视频仪式互动的三种局限,本文结合柯林斯的互动仪式理论和目前的视频传播特征提出三种针对性的优化路径。

一是注入情感要素,提升分享欲望。依据柯林斯的观点,互动仪式是情感的变压器,缺少情感便无法产生集体兴奋,更无法形成怀旧仪式。纵观现有怀旧类短视频的内容,不难发现,很多账号作品已显现出“虚有其表”的问题。它们缺乏真实情感和怀旧情怀,更多是试图从服装、化妆、道具、布景等外在符号营造怀旧氛围。因此,具备深厚情感和情怀的优质内容,即便分享操作的成本高,也会被人们高度的情感能量和分享欲望所超越。

二是注重反馈信息,改善用户体验。在双向传播的新媒介环境下,传播者的创作不再局限于个体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标准,而是在参与者反馈和创作者改进之间形成一种有机的良性循环。笔者通过观看@张三嫂《怀旧时光》的作品发现,情节演绎不够细化、观看视频“出戏”等问题经常会被用户反馈在评论区,但也能看到作者后续发布的视频中类似的问题在逐渐淡化,其创作的内容越来越符合用户的审美需求和观看标准,进而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三是培养创新意识,产出优质内容。怀旧类短视频本质上属于文化产品的一种,故而也应坚持内容为王的导向。实质上,对于昔日生活的创作相当于是对真实童年的翻拍。在数不胜数的同类视频竞争中,要避免“无机传播”,不仅要制作精良,更需要推陈出新,通过新内容链接旧故事,讲好属于一代人的往事,产出异于他者并充满新意的作品。

五、结语

对创作者来说,人们通过观看怀旧短视频所形成的互动仪式是一种获得群体认同并积累忠实粉丝群体的有效仪式,这一点从抖音账号@张三嫂《怀旧时光》的粉丝数和点赞量可得到证明。但与此同时,仅仅依靠用户的内部互动和关系维护难以形成持久和长远的良性发展。需要关注的是,视频创作者才是仪式启动的驱动器,本文提到的互动强度和情感延续上存在的局限正是创作主体的发展痛点。对此,创作者只有培养创新意识,精耕细作,紧跟受众,并注重情感,才能获得长效发展。

猜你喜欢

柯林斯账号仪式
彤彤的聊天账号
施诈计骗走游戏账号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良心手术
澳大利亚“柯林斯”级潜艇将延长服役至2030年
Google Play游戏取消账号绑定没有Google账号也能玩
Talking strategies
NEW WORDS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