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衍生综艺节目的发展路径
——以《明星大侦探之名侦探学院》为例

2022-05-29陈杭钰

视听 2022年5期
关键词:综艺媒介受众

陈杭钰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数字媒体日新月异,各大主流视频平台不满足于电视综艺的版权争夺和购买,逐渐推出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综艺节目发展势头迅猛。网络综艺节目因具有时尚化、强互动的特点而受到青年群体的追捧。受综艺IP化概念的影响,一档综艺节目的生命力是可以持续延展的。从纵向来看,“综N代”不管是在数量占比还是口碑上都成效显著,同时IP效应也在不断横向扩散,衍生出的关联节目已经成为视频平台争夺观众的“第二战场”。随着网络综艺节目市场日趋饱和,竞争日益白热化,各大主流视频平台聚焦原有综艺节目的长尾效应,纷纷推出相应的衍生综艺节目。衍生综艺节目成为当前主流视频平台深耕的综艺形式之一。

网络综艺节目在寻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免显现出内容低俗、情感苍白、价值引领缺乏等不足。衍生综艺节目作为新兴的综艺节目类型,相对小规模、低投入、轻模式的生产方式让拍摄素材得到“回收利用”的同时,也由于缺乏独立完整的主题和叙事逻辑,对正片依赖性较强,更像是观众看完正片意犹未尽时的附赠品。衍生综艺节目也面临着时长较短、消耗性大、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

2021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虽然我国文娱产业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但依然存在法制不健全、泛娱乐化等问题。要求娱乐演艺行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主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实现优质化、精品化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网络综艺节目迅速调整制作策略,弱化娱乐性,注重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递人间真情大爱,发挥成风化人的作用。

《明星大侦探之名侦探学院》(下文简称“《名侦探学院》”)作为《明星大侦探》的衍生综艺节目,是芒果TV推出的一档益智成长真人秀节目。自2019年11月3日第一季第一期开播起,该节目在19个月里共更新了4季,每季模式有所不同,豆瓣平均评分高达9.1分。区别于一般的衍生综艺节目,《名侦探学院》每季投资不超过1000万元,并且从第二季开始就脱离原生综艺,成为一档拥有独立制作班底和嘉宾的网络综艺节目。《名侦探学院》在“综N代”发展持续疲软的冷冻期将节目声量越做越大,口碑越做越好,为平台带来了不俗的会员转换率。

《名侦探学院》不仅突破了衍生综艺节目的发展困境,成功完成了从衍生综艺节目到独立综艺节目的转变,而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在价值引领和内容创造层面担负起文娱节目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基于此,本文从叙事特征、情景建构、价值引领三个方面分析《名侦探学院》的成功路径,为综艺节目如何实现优质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打造独特的内容风格:《名侦探学院》的叙事特征

《名侦探学院》在叙事的结构、模式、节奏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打造出特有的IP形象。

(一)树立核心旨趣:益智与娱乐的平衡和互补

互联网的碎片化和快捷性促使受众形成瞬时化审美的习惯,网络综艺因其制作、传播和接收方式,常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一次性消费品进行消费。《名侦探学院》在话语表达和视听呈现方面,以表意化的方式消解了作品理解的难度,使整体风格趋向年轻化和通俗化。节目总体采用马卡龙色系的配色,彰显青春活泼的节目氛围。在后期制作上,运用流行性的动画、字幕、音效把控轻快的叙事节奏,素材选用紧跟时事,融合当下盛行的二次元元素,吸引年轻受众的注意力。

游戏产业携带着互联网基因和现代文化体验,辐射到网络文艺的各个领域,游戏感的审美特征逐渐成为现代文化审美领域中典型的审美体验和表达方式。青年群体热衷于通过虚拟的游戏感,达成与现实世界的连接。网络综艺则利用虚拟的游戏感获得受众的主动参与,增强受众的即时体验感。区别于《最强大脑》这类科学益智类综艺真人秀中高难度、高门槛的题目设置,《名侦探学院》的题目设计多为广大受众所熟知的益智类小游戏或其变式,入门难度不高。在阐述游戏规则时,利用形象生动的动画与简洁直白的语言使受众更轻松地理解游戏玩法,大大降低其参与的门槛,增强受众的游戏感和互动性。节目多采用有限视角的叙事模式还原游戏场景,通过设置悬念、推理、反转,建构紧张刺激的比赛情境,用多数受众都能迅速上手的游戏形式塑造强强对抗的博弈氛围,使观众沉浸式感受智力比拼的乐趣。

《名侦探学院》以其通俗化的节目风格和益智性的节目内容,在高能益智竞技和休闲综艺娱乐之间达成平衡,不仅使受众获得虚拟的游戏感和参与感,而且在无形中强化了节目作为益智推理真人秀的定位。

(二)创新节目形式:融合文化视域下节目与粉丝群体的共创共建

美国媒介和文化研究学者詹金斯·亨利在《融合文化》一书中提出:“融合文化就是一个‘新媒介和旧媒介碰撞、草根媒介和公司媒介交汇、媒介生产者的权力和媒介消费者的权力以不可预测的方式互动’的场域。”在融合文化视域下,《名侦探学院》主动创造草根媒介和公司媒介互动流通的场域,利用公司媒介,鼓励粉丝积极提供反馈。受众借助微博等草根媒介自由发表其对游戏道具、节目时长、嘉宾服饰等节目设计的看法,并在互联网社区中与其他受众交流探讨,形成集中统一的意见。节目组将其作为节目沿革的重要参考,力求与粉丝共创共赢,实现文化融合。

随着草根媒介和公司媒介交汇的不断深入,受众自下而上参与互动,自由表达观点,逐渐实现自我赋权。基于此,《名侦探学院》节目组顺应媒介权力流动趋势,赋予受众参与节目生产制作的地位和权力,吸纳粉丝意见,在主题形式和游戏设置上均包含了广泛的受众参与。如在第二、第三、第四季的节目中加入合宿模式,并在合宿期间加入早餐游戏环节,开展阿瓦隆、狼人杀等桌面游戏,这些都是汲取粉丝意见的结果。媒介生产者和媒介消费者的权力在此交替流通,使得节目形式不断创新升级。

受众通过参与和互动生产融合文化并实现自我赋权的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灵活性和想象力,为节目带来独特的创造性。《名侦探学院》的粉丝除了从受众视角为节目组提出意见外,还有一部分粉丝实现了从受众到制作者的转化。该节目面向粉丝招揽大量实习生,他们出于自身对节目的喜爱和了解,凭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加持,使每期节目都独具匠心、充满活力,也使节目整体不偏离“推理”主题。

受众和制作方在共同参与、生产融合文化的过程中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互塑造、互有所得。《名侦探学院》节目组与受众平等友好地交流,给予充分参与和互动的空间,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中实现了节目形式的创新和发展,使节目摆脱“综N代”魔咒,声量越来越高。

二、构建和谐的传受关系:《名侦探学院》的情境建构

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拟剧论,将社会看作一个巨大的舞台,每个个体都是舞台中的演员。戈夫曼通过情景定义、角色扮演、印象管理建构起相应的情境,包含了角色、舞台、表演等不可缺少的元素。《名侦探学院》通过对角色的去明星化及关照前台和后台,立体展现本色之美和友爱场景,从角色和舞台两个维度为网络综艺的情境建构提供参考。

(一)角色的去明星化:展现本色之美

近年来,网络综艺节目的素人化倾向日益明显,彰显了观众在审美上对本色的追求。“本色”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指质朴自然,不矫揉造作。在网络综艺节目中,“本色”即代表真实,真实赋予网络综艺节目蓬勃的生命力。

《名侦探学院》强调去明星化,专注人物的本色化表达,凸显节目的真实性。节目嘉宾是新人演员、新锐主持人、网络主播等素人或半素人。不同于明星,素人没有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面对镜头时不善于刻意表现或按照脚本表演。他们在节目中往往是拘谨和沉默的,呈现出青涩之感,会自然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即使素人嘉宾会因缺失综艺感和镜头感令节目的趣味性陡然降低,节目也不要求他们刻意表演,而是致力于打造轻松自由的氛围,使嘉宾能够放下心理防备,真正融入节目之中,展现真实的自己。文韬在刚开始录制《名侦探学院》时是典型的高冷学霸形象,表现出明显的约束和紧张感。随着节目录制,他与其他嘉宾以及导演组逐渐熟悉,在舞台上的表现变得轻松自如。特别是在第三季第六期中,他挑战扮演了一个rapper角色,首次成为节目的笑点担当。由此可见,嘉宾在节目中的自然蜕变会循序渐进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也成为节目的重要看点之一。

1.1 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5年2月-2017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其中,男性患儿41例,女性患儿39例,年龄在3~11岁,平均年龄为(6.72±1.37)岁,病程在3~12 d,平均为(6.11±1.21)d,按照随机原则,使用随机数字表,将以上患儿分为两组,每组患儿4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通过。见表1。

《名侦探学院》突破了传统综艺节目的板结化叙事,大力弱化幕后的存在,给予嘉宾自由施展的空间,将人为干预降到最低,尊重事实,回归本色。节目中所有的分组和分宿舍环节都不含脚本设计,从真实的结果中挖掘综艺效果和故事感。与传统综艺节目导演掌控一切不同,《名侦探学院》鼓励嘉宾主导节目走向,根据嘉宾的个人特质定制节目内容和环节,应时而变,因人而动。在第四季第二次录制中,由于嘉宾对打篮球感兴趣,节目组临时增加了趣味球赛的环节,既满足了嘉宾的愿望,又丰富了节目内容。

节目组在台前幕后均给予嘉宾足够的尊重,双方形成了正向互动,大大提高了嘉宾的配合度和归属感,使节目录制也更加流畅。角色的去明星化和节目表达的真实化均体现了《名侦探学院》对本色之美的追求,顺应了大众普遍的审美趋向。

(二)前台与后台:友爱生活的立体展现

欧文·戈夫曼的拟剧论将社会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个人行为的选择性呈现,是“理想化表演”;后台则隔离观众,限制观众观看,更倾向于表现真实的自我。在《名侦探学院》中,嘉宾作为表演者,在节目里投射出“理想中的自我”,产生了一些趣味性的化学反应和节目效果,流露出彼此间的亲密和信任,展现出一个平等和谐、轻松自由、紧密联系的大集体,满足青年群体对人际交往的理想化期待,成为节目吸引受众的重要原因。

前台表演与后台真实自我之间的矛盾会消解前台表演构筑的现实的真实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前台和后台的界限越发模糊,前台的表演逐渐延伸到后台,因曝光机会的增多,原本隐匿在后台的行为得以在前台表现。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使观众的好奇心被激发,粉丝会借助网络了解、挖掘、跟踪《名侦探学院》嘉宾的后台行为。嘉宾在各自的社交平台分享和节目成员聚餐、出行等日常生活动态,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不止停留在《名侦探学院》这个大前台中,而是延伸到个人私生活的后台,前台与后台交错,大大缩短了观众和嘉宾之间的心理距离。前台的表演自我和后台的真实自我互相呼应,共同维护了节目中构建的友爱集体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后台行为佐证了前台表演的真实性,维护了嘉宾在节目中呈现的“人设”。后台与前台立体展现了嘉宾在节目中友爱的集体生活,投射了粉丝对同龄人共居生活的想象,形成有力的情感纽带,增强了粉丝的黏性,节目因此受到粉丝的认可和追捧。

三、明确社会责任:《名侦探学院》的价值引领

在网络综艺节目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内容浅薄、价值引领缺失等问题,仅2021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就先后出台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年“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项目评审的通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强调文娱产业应承担起价值引领的责任。《名侦探学院》在嘉宾选择和节目制作上紧扣时代主题,引导观众形成正向价值观念。

(一)树立精品偶像,传递榜样力量

新媒体时代,人们逐步进入“人人都能成为偶像”的泛偶像化时代,偶像崇拜趋向多元化、娱乐化、多变化。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大大加强了其在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上对大众的影响,大众传媒也影响着偶像崇拜的发展。《名侦探学院》利用新媒体优势,精选节目嘉宾,塑造精品偶像,传递正能量,在泛偶像化时代中开辟新路径,成功引领新型偶像文化的建设。

明星吸引力与粉丝对拟亲属感知具有强显著关系,明星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都对粉丝感知具有强影响。《名侦探学院》的嘉宾均为相貌端正的青年男性,展现出各具特色的大男孩形象,在外在形象上符合社会主流审美,迎合各类观众的审美意趣。此外,节目中的嘉宾大多自带名校光环。蒲熠星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在约翰霍普金斯商学院攻读金融硕士;文韬拥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和数学专业的双学位;作为飞行嘉宾的叶逊敏则是清华大学博士……名校学历加深了观众对嘉宾高学历身份的崇拜,实现了“用美好的初印象吸引观众,用耐看的形象稳定观众,用殊异的形象调动观众”的效果,从“审美立场促使观众对节目素人产生视觉享受”,促使一批高颜值、高智商的平民偶像形成。

粉丝感知与嘉宾的内在品质息息相关,其精神风貌、性格、品性强化了拟亲属关系的合法性,使粉丝对此有更正面的认知。《名侦探学院》充分挖掘嘉宾的内在品质,在每期节目中多元化、多角度地表现嘉宾在待人接物、处事态度、思考方式等方面的殊异,展现立体的素人偶像形象。

《名侦探学院》节目的录制贴合嘉宾的自身发展轨迹,展现各个嘉宾的独特气质和自身特性,其精神风貌和性格品性也随之具象表现。节目刻画了朝气蓬勃的青年群像,嘉宾不再是疏离的偶像化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鲜明个体,与观众的鸿沟进一步缩小。节目增强了观众对嘉宾的理性认知和感性认同,提高了粉丝内化榜样精神的积极性,有利于榜样力量的传播。

(二)增强互动,传递主流价值观

主流价值影响着粉丝的拟亲属感知。在中国“家本位”价值观念的影响下,粉丝更容易将偶像视为自己的家人,以这种方式拉近与偶像的心理距离,建立拟亲密关系。《名侦探学院》针对粉丝这一心理,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主动创造粉丝和嘉宾的互动,强化观众与节目之间的连接。通过公开征集粉丝来信等方式,节目为粉丝提供与嘉宾交流沟通的渠道,线上线下合力打造和谐包容的大家庭环境,有效传播节目的价值内涵。嘉宾与粉丝、节目组与受众、观众与观众之间均存在真诚友善的双向情感流动,他们在一来一回的互动中超脱了传统综艺节目中表演者和观赏者的关系,建立了一个和谐向上的情感共同体。基于此,节目对受众的影响大大加深,与受众之间实现情感、思想以及价值观的共享。

热衷思辨、善于反思的价值观念在节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名侦探学院》的每期节目都包含智力比拼的环节,嘉宾以团队或个人的形式参加游戏,以认真的态度和探索的精神对待每次比赛,甚至能够发现游戏在规则设置上的漏洞,促使游戏不断升级和改良。这种精益求精、热衷探索的精神不仅推动了节目的发展,更彰显了思考的价值。

《名侦探学院》刻画了嘉宾在良性竞争中展现的友谊,为青年人如何在竞争中自处和与他人相处提供了参考。嘉宾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来《名侦探学院》结交朋友,遇到有趣的谜题一起钻研,找出最优解决方式;从每次游戏中总结经验,无论是谁成为赢家,都由衷地为其高兴,他们认真对待比赛,不过分在意比赛结果。这种公平竞争、团结友爱的价值观念贯穿节目始终,引导着受众的价值取向。

《名侦探学院》始终围绕成长这一话题,强调青年群体的自我突破和成长蜕变。以蒲熠星为例,他在知识竞答类真人秀《一站到底》节目中崭露头角,进入大众视野,那时他是“不善言辞”的高冷学霸。参加《名侦探学院》后,他逐渐放下对自己的限制,一点点打破人们对“学霸不能搞笑”“学霸不能做综艺”的刻板印象,成为节目中最具综艺感的嘉宾之一。他在此过程中也完成了从上班族到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转变,成为一名“斜杠青年”。嘉宾的个人生命轨迹和节目重合在一起,呈现出当代青年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以及对生命道路的迷茫和抉择,反映了青年群体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

《名侦探学院》通过台前幕后的多方努力,既展现了公平竞争、和谐友爱的比赛氛围,又传递了青年人勇于试错、敢于挑战的精神品质。同时,用偶像化的形式引导青年思想,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引领青年文化,将青年人的理想追求、社会关怀、责任担当结合起来,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

四、结语

在综艺市场转型向好的当下,《明星大侦探之名侦探学院》不仅突破了传统衍生综艺节目的局限性,为衍生综艺节目的接续发展带来启示,而且传递了正确的审美倾向和价值导向,主动承担起综艺节目“寓教于乐”的责任,为我国综艺节目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综艺媒介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以《这就是灌篮》探析体育综艺发展趋势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