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统编教材栏目资源提高议题式教学实效

2022-05-29欧贵文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统编教材

欧贵文

【摘要】本文认为统编教材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等栏目资源,与正文内在联系紧密,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教师要重视并运用好这些资源,有效引入议题,深化贯彻议题,推动学生思维拓展,推进议题式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 栏目资源 议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5-0116-03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教材中设计有“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等栏目,这些栏目资源具有权威性、典范性,是经过编者精心设计的教材资源,贯穿于教材始终,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正文内在联系密切,二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重视并运用好这些资源,对整体上把握教材,推进议题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大的作用。

議题式教学是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呈现形式,但部分教师使用统编教材进行议题式教学时,对教材的栏目资源不够重视,大量补充课外的资源,这样的做法削弱了统编教材的引领作用,不利于教师更好地推进议题式教学。

以《伟大的改革开放》为例,本框题是统编教材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内容,课文主要包括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历程和伟大意义等内容,与此相适应,教材设置了三个“探究与分享”,四个“相关链接”。笔者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以“改革开放何以伟大”为议题,设计了三个环节的活动进行议题式教学,分别是“环节一:忆往昔——敢问路在何方?”“环节二:看今朝——披荆斩棘成大道!”“环节三:盼未来——扬起风帆又出发!”在每一环节的教学中,笔者灵活运用栏目资源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运用栏目资源,引入课题议题

统编教材的栏目资源,体现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的理念。《课标》明确指出,要“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统编教材的“探究与分享”以真实的生活素材为情境,设置了结构化、序列化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和理解知识点,体现了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要求。栏目资源与正文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舍弃栏目资源,让学生不通过一定的体验活动来生成知识,而是直接背诵现成的结论,这就与《课标》的理念背道而驰了。因此,教师要坚持《课标》与教材的有机统一,领会《课标》的理念,吃透教材,吃透栏目资源布局的特点,弄清楚这些栏目资源与正文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议题的引入,通过序列化问题的讨论、辩论,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活动体验中生成知识,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的栏目资源各有各的功能。其中教材第31页设置的“探究与分享”以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三个不同时期家庭生活“三大件”的变化为情境,设置探究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说说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突出变化。”显然,这是具有导入新课功能的“探究与分享”,开放性、探究性强。该设计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入手,有明显的生活化特征,贴近学生,反映了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特点,能更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话可讲,化平淡为神奇,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与兴趣。运用好这一资源,可以水到渠成引出“伟大的改革开放”这一课题,然后围绕“改革开放何以伟大”这一议题,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任务,探索新的知识。如果舍弃了这个典型的活动设计,采用简单的方法导入新课,就会降低教学的效果。教师要走出“不利用课本栏目资源,自行开发课外资源就是创新”的误区,充分挖掘这些“探究与分享”的教学价值与价值引领作用,让我们的课堂大放异彩。

二、借助栏目资源,推进思维拓展

“相关链接”是高中思想政治统编教材栏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材正文内容的适度拓展延伸,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对教材正文基础知识的理解。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运用好“相关链接”,有利于优化议题式教学各环节活动的设计,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推进议题式教学向纵深发展。

教材第31页的正文阐述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然后在第32页设置了第一个“相关链接”,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时代潮流”“人民群众的期盼”等角度,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进行了高度的理论概括。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视而不见,对这段话舍弃不用,学生就难以完整地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结合这个“相关链接”,在“忆往昔——敢问路在何方?”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活动:

1.请同学们课前上网查找资料,了解1978年左右我国人民的生活状况、生产力状况、综合国力状况,了解当时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状况。

2.各小组代表课中展示查找结果,并谈谈应该如何走出困境。

学生通过小组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课堂上进行分享与探究,有利于其深入了解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更好理解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在学生分享与探究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阅读该“相关链接”,引导学生结合“相关链接”的内容“谈谈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的认识”,让学生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时代潮流”“人民群众的期盼”等角度深刻认识进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拓展思维的广度。

教材第32页至33页详细介绍了改革开放的历程,同时在第32页设置了第二个“相关链接”,其内容是关于改革开放目的、性质的论述。这样的设置目的是告诉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历程”环节的教学中,作为思想政治课,不能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时间进程,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改革开放的性质与目的。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笔者用该链接作为问题情境,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深化认识,达成学科任务。

【情境设置】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探究问题】

1.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里“革命”的对象是什么?这场“革命”的性质与目的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澄清模糊认识,让学生明白,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里要“革命”的对象是不适应或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目的、性质,有利于学生从理论高度理解改革开放的历程。从改革开放的实施,到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贯彻其中的主线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避免了单纯谈论改革开放历程的肤浅认识,避免了把政治课上成历史课,很好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体现思想政治课的价值与特征。

三、整合栏目资源,深化议题贯彻

议题、情境、活动等是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构成要素,议题的贯彻、活动的设计与优化,都要依托真实的情境,离开真实的情境的支撑,议题式教学就无法实施。教材的栏目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真实的情境素材,但教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而是要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补充,精心创设情境与问题链,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议题贯彻。

教材第34页用了整整一段话概括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然后在第34页至35页设置了一个“探究与分享”,情境材料来自《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其中一串串有说服力的数字,有利于学生理解“改革开放何以伟大”,可以说与正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环节二:看今朝——披荆斩棘成大道!”的教学中,笔者采用视频呈现相关内容。这样的调整,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感染力。在学生观看视频之后,笔者现场采访学生,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谈谈改革开放给我们国家、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什么重大变化,为什么改革开放能给我们国家、给人民的生活带来重大变化。直观的视觉感受,加上深度的分析,让学生更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的伟大,突出了重点,增强了政治认同。

教材第35页的“相關链接”介绍了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上有深厚的文化根基,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从历史角度告诉我们“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这一道理,有必要充实材料。因此,在“环节三:盼未来——扬起风帆又出发!”的教学中,笔者根据2018年电视节目《焦点访谈》播放的视频《小岗村四十年的变迁》设置了以下情境和问题。

【情景设置】“1978年11月24日,由严宏昌牵头,18位小岗村农民决定分田到户,18个红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制,改变了吃‘大锅饭’、出勤不出力的现状,严宏昌拿到了凤阳县颁发的承包经营合同书。到2003年,小岗村人均收入仅为2300元,20年没迈过富裕坎。2008年安徽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试点,进行土地流转,把土地集中起来,让有实力的公司进驻,实施现代农业,严宏昌拿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016年,小岗村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向村民发放股权证。到2017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06元,比1978年增长了823倍。”

——摘编自《小岗村四十年的变迁》

【探究问题】严宏昌手里的几个“证”的变化,见证了小岗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让学生根据设置的资料开展讨论,有利于他们理解家庭联产承包制彻底打破了旧有的僵化体制,改变了吃“大锅饭”、出勤不出力的现状,使得我国农村生产力获得空前的大解放,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有利于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富裕增收。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正是因为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农民的生活才日新月异,实现从吃不饱到温饱、从温饱到富裕的跨越。由此,学生明白了: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我们要扬帆起航再出发。

教材33页的“相关链接”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进行简要的回顾,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改革开放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深化发展的。教材34页的“探究分享”阐述了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的重大作用。在“环节三:盼未来——扬起风帆又出发!”的教学中,笔者对这两处栏目资源进行整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分析。

【情景设置】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都在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创造。

——摘编自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探究问题】小组讨论“新时代如何才能推进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上述两组材料是在教材已有材料基础上的加工组合,巧妙利用教材提供的探究材料,有利于引导学生挖掘教材资源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上述材料的讨论,学生就会明白:要想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就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弘扬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在用好栏目资源的基础上,“改革开放何以伟大”的议题在“敢问路在何方—披荆斩棘成大道—扬起风帆又出发”三个环节的活动中,通过序列化的情境设置与问题设计,实现了思维进阶,实现了价值的引领与升华,深化了议题贯彻,提高了议题式教学的效果。实践证明,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其价值要通过合理的应用才能体现出来。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吃透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根据《课标》指示,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性利用好教材的栏目资源,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勤.简实教学从研读教材起步[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7).

[2]朱小闯.“探究与分享”的教学价值与教学策略[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2).

[3]付有能.统编高中思政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学习支架功能及其运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6).

[4]许大成.思想政治统编教材的编写智慧与教学启迪[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9).

[5]许大成.用好思政课新编教科书的四个维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5).

[6]刘媛.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整体认识与教学建议[J].福建教育,2020(10).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以梧州高级中学为例”(2021B214)的研究成果。

(责编 蓝能波)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统编教材
为议题式教学的三种“议”境喝彩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拨云见日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
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