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诊治研究进展

2022-05-27雷刚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4期
关键词:治疗诊断高血压

雷刚

摘要:高血压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心血管病,病程发展缓慢,患者血压长期高于正常值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其中,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风险较高。在临床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较多,其诊断和治疗的难度相较于单纯的高血压或者心房颤动更高,诊治研究进程备受社会大众关注。为了降低该病的危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尽早研究出有效诊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相关诊疗手段不断更新完善。笔者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该方面的研究进度,此次特以“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诊治研究进展”为题展开综合论述,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研究资料和诊断治疗经验。

关键词: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4--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上涨,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后,对精神文化需求、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等需求逐渐增高,而为了满足日渐增高的需求,需要更加努力工作和学习,由此导致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不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晚睡晚起、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引发了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科的疾病频发。根据流行病学显示,除了饮食和地区差异,高血压患病率还与年龄成正比,因此,基于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影响,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然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安全健康水平的重大疾病之一[1]。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国内外相关专家均致力于研究有效诊疗该病的方式,力求早日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一、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相关病理性知识概述

高血压主要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高于正常值,是当前心血管内科中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同时也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在临床中,患者发病可能无任何症状,也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后颈部不适、记忆力下降、疲倦不安、心率失常等症状,若不予以充分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治方案进行干预,随着病情迁延,很可能引发脑卒中、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其心血管意外发生风险也会进一步增高,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诸多并发症中,阵发性心房颤动较为常见,该合并症具体发作情况是心房会发生350-600次/min不规则的冲动,进而引起不协调的心房乱颤。阵发性房颤时患者的心室搏动快而不规则,通常频率在120-180次/min之间,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若不予以充分重视并及时采取治疗手段进行干预,阵发性的病情经过反复发作也可转变为持久性的发作[3]。因此,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同时会出现心悸、胸闷与惊慌等症状,甚至于可能伴随心绞痛,发生心力衰竭和休克等现象。两种疾病合并发作,其危害远高于单一发病,不仅对于生活和工作会产生严重影响,急性发作还可能会导致死亡[4]。由此可见,必须尽早研究出有效诊断治疗该病的方式,如此才可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诊断方式

(一)心电图检查诊断

心电图是诊断高血压是否合并左心室肥厚、左心房负荷过重和心律失常的常用检查方式,将其应用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情的检查诊断往往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诊断结果。根据吴军、徐利兵[5]等人在“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P波特征及意义”中的研究发现,选取了6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后,对比了其心电图参数,结果显示观察组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和P波变异(P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max、Pd和Pv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9、0.944和0.528;观察组治疗后Pmax、Pd和Pv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无效患者Pmax和Pd明显高于有效患者(P<0.05);Pd预测治疗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P<0.05)。该研究结论充分证明,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中,心电图可以发挥出巨大检查作用,能够有效区分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P波特征在预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二)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

超声心动图又被称为心脏彩超,主要是指是指应用超声短波测距原理脉冲超声波透过胸壁、软组织测量其下各心壁、心室及瓣膜等结构的周期性活动,在显示器上显示为各结构相应的活动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并用记录仪记录这些曲线。自1954年首次应用超声诊断心脏病以来,该诊断技术逐渐完善并广泛应用于临床[6]。相较于心电图,在诊断左心室肥厚方面更为敏感,并可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还可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功能,包括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根据李俊辉[7]等人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彩超的临床特点”中的研究发现,选取了77例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设为实验组,同时选取了77例单纯性高血压患者设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受检者均行心脏彩超检查后,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试验组的E/A分别为(0.61±0.12),(0.88±0.29)(P<0.05);另外對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患者的LAD分别为(30.56±4.10)mm,(42.40±7.01)mm(P<0.05)。该研究结论充分表明,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中,超声心动图可以发挥出显著作用,能够通过以上检查数据分析出患者血压的升高会导致心脏结构的变化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此变化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在检查中要着重注意这些指标的变动,有助于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奠定可靠的诊断基础。

三、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方式及效果

(一)养心定悸胶囊联合厄贝沙坦药物治疗

高血压和阵发性心房颤动都是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般情况下,后者的发病是由前者导致的。而高血压很难得到根治,肥胖、遗传、高龄、熬夜等都可能导致发病,在当代这个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人们很容易就会养成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即便是坚持服用降压药,在诸多外力因素的影响下也很难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再加上阵发性心房颤动,其治疗效果通过不够理想。但只要遵循醫嘱,科学作息和饮食,坚持服药就可改善病情,将血压调整在适宜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所致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养心定悸胶囊和厄贝沙坦都是治疗该病的常用临床药物,但相较于单一用药,联合用药的效果更佳。根据应良红、刘海云、朱源生[8]等人在“养心定悸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中发现,选取126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同样使用厄贝沙坦降压、胺碘酮和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养心定悸胶囊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73%(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心房颤动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01)。该研究结论充分表明,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中,养心定悸胶囊和厄贝沙坦联合用药可以取得显著疗效,可以通过减少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心房做功,降低心房负荷,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抑制心房电重构来改善左心房功能,减少心房颤动复发次数。

(二)培哚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

培哚普利是一种强效和长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作用在于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而心输出量和心率不变。阿托伐他汀是调节血脂药物,用药后可降低胆固醇,有助于减少或消除心血管疾病风险发生的危险因素。将其联合作用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身上,能够发挥出切实有效的治疗作用。根据李劲松、胡惠、田茂[9]等人在“培哚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及房颤复发率的影响”研究中发现,选取92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在同样实施培哚普利治疗的情况下,观察组联合了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高血压合并PAF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LAD、LVDd、LVDs、血清hs-CRP、TNF-α和Ang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LVEF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的房颤复发率为17.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13%(P<0.05)。该研究结论充分表明,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中,相较于单一行培哚普利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的治疗租用更明显,尤其是在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方面有明显的效果,而对于改善血压和心功能,减少房颤复发率方向更是疗效显著。

(三)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电生理效应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可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减慢传导速度。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种类较多,马来酸依那普利就是最常见的一种,主要作用在于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进而使全身血管舒张,达到降压的目的。胺碘酮主要作用在于调节心率,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主要作用在于降压,将其合并使用于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中,正好符合对症治疗的原则。根据霍福洪[10]等人在“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研究中发现,选取8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同样实施胺碘酮治疗的情况下,观察组联合了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后的心房颤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房直径均有增加,但观察组的增加程度低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也低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论充分表明,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中,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可发挥出较高的治疗作用,相较于单一应用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能够在确保治疗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疗效,对于控制血压水平和减少房颤的效果良好。

四、结语

综上,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要想预防发病并提高治疗效果,必须要按时进行健康检查,要及早发现病情并获取科学的诊断数据,在病情确诊后要遵医嘱坚持长期用药,用药之前除了参考诊断数据之外,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发病机制、身体素质和经济等因素,制定出的用药方案必须要起到控制血压水平和减少房颤复发率的作用,如此才能逐步稳定病情,为后续持续治疗争取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庞海燕. 心脏超声检查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特征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4):121-122.

毛培.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分析[J]. 临床研究, 2017, 25(10):187-188.

许世锋. 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预测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17):51-52.

张文婷, 王迪, 郑思宁.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结构和心室功能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 2019, 25(29):131-133.

吴军, 徐利兵.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P波特征及意义[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2, 40(2):331-334.

江红叶, 徐云峰, 欧阳林峰,等. 心脏超声检查在诊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 5(14):204-205.

李俊辉.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彩超的临床特点[J]. 医疗装备, 2019, 32(12):30-31.

应良红, 刘海云, 朱源生. 养心定悸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 19(13):2222-2225.

李劲松, 胡惠, 田茂,等. 培哚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及房颤复发率的影响[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 11(9):1081-1084.

霍福洪. 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3):141-142.

猜你喜欢

治疗诊断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高血压界定范围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