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示与借鉴: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优化策略

2022-05-27徐晓东张长念庞逸群张晓

关键词:启示经验人才培养

徐晓东 张长念 庞逸群 张晓

摘 要:提出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以体育院校(系)为枢纽,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受众需求为起点,优化课程设置方案;以国际合作为基调,拓展专业实践平台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国际汉语教育;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武术作为我国代表性的“符号”之一,受到无数国人的追捧.[1]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武术在中华文化代表元素中位列首位.为适应武术国际化进程,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适应海外武术教学的武术国际传播人才队伍.本文选取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三所高校,对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分析,目的是借鉴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探究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困境的破局之道.

1 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的经验

1.1 人才培养梯队层次化

截止到2015年9月,全国开设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363所,在校生人数63 933人.[2]2007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专业学位应运而生,其宗旨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目前,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院校达108所,在校生10 133人[3],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已将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提升至博士研究生层面.

1.2 课程设置方案体系化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紧密围绕着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根据各个学校的优势资源和发展定位,在具有清晰逻辑的体系化课程架构下展开.例如,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专业课程设置是一个类似金字塔式的框架体系,包括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实践课程,处在金字塔第一层的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英语专业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以及借助外语进行汉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层是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汉语言文学、中华文化传播等课程.第三层是专业选修课,这一层面主要分为文化类选修课、语言类选修课、教学类选修课.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是专业实践层面,将前三个层面掌握的基础理论同实践相结合,通过国内外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等方式同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紧密衔接.

1.3 培养项目合作国际化

海外实习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赴海外各级各类国际平台进行教学、推广等的实践过程.学生可以由国家汉办统一选拔,以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派出,也可由培养单位通过校际交流等方式派出.如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目前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丹麦等国家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鼓励本科生、研究生积极到海外实习.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机制建立汉语国际推广人才的国际化合作,已先后接受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名国际学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高深汉语水平及中国文化素养的国际人才.截止到2016年8月4日,南京大学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法国阿尔多瓦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共建的境外孔子学院达8所,这为本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走出去”提供了充足的平台保障.

2 启示与借鉴: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武术国际传播者匮乏的国际能力是目前武术国际传播中遇到的最大难题,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症结所在.[4]因此,构建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是推进武术国际传播的高效实践路径.

2.1 以体育院校(系)为枢纽,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体育院校在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表现为:

(1)专业性.全国14所体育院校均已开设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学生大部分是从小练习武术且对于武术具有丰富的个人体会和理性认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体育院校已设立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博士学位,武术国际传播也是其学科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2)实践性.以北京体育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为首的专业体育院校已对汉语国际推广与武术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开展了多年探索,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具备充足的经验.

(3)权威性.专业体育院校教师不乏有在该领域耕耘多年的权威教练和理论专家,有着武术国际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优势,通过在专业体育院校(系)开设武术国际传播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建设相应的二级学科,可以大大缩短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时间,为武术国际推广提供生源保障;以体育院校(系)为依托开展武术国际传播人才短期培训和研修访学,为民间武者、竞技运动员及国外武术爱好者提供进修途径,为有志于从事武术国际传播的专业人才提供平台支持.

2.2 以受众需求为起点,优化课程设置方案

高校要培养国际化人才,最有效、最直接的载体就是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5]在国际化进程中,课程设置是核心,课程是拓展国际和跨国知识的主要阵地.[6]武术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应在原有基础上予以创新,区别于一般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让学生习得武术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将中国传统文化嵌入到日常的授课体系中.在理论课程设置方面,增加国际素养能力模块,包括武术英语、跨文化传播心理等;在教学课程方面,以案例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研究性教学为主,增加实践课时,将跨文化交流的效果评价作为课程考核的加分项;邀请专家开展武术国际教育专题讲座,重点讲解国外武术教学、传播规律,以此了解受众对于武术学习的需求,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方案.

完备的课程设置方案需要有完善的教材体系.教材建设是武术国际传播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国际武术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制定国际武术课程标准和国际武术教材编写指南,成立国际武术教材编写组.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历史上门派林立,各门派自成体系,对于同一种理论、同一种技术动作,不同门派往往存在不同的解读,故而在制订标准化教材时应当考虑武术名词翻译的标准化.因此,教材编写既要力求做到易于受众接受,又要最大化保留拳理精神,还应免与当地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相冲突,架起两国文化良好沟通的桥梁.

2.3 以国际合作为基调,拓展专业实践平台

语言能力是武术国际传播的桥梁和基础.在构建武术国际教育学科体系时,注重中国学生与来华留学生的互相学习,实行中国学生与来华留学生“一体化”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双方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积极创建国外实习的机会,锤炼其语言学习能力.

3 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其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国际武术教学规模快速扩展,由此引发了海内外对国际武术教师的巨大需求.这使得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效能成为学界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武术与汉语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推进传统文化国际化进程中,二者应当携手共进、互利共赢.在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上,通过总结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得到如下启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层面,在专业体育院校(系)开设武术国际传播教育专业硕士学位中,建设相应的二级学科,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课程设置方案优化层面,增加国际素养能力模块,完善武术国际传播教材体系;专业实践平台拓展层面,尝试“联合培养方案”,加强国内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朱毅然.社會营销与中国武术传播[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59-61.

[2]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的若干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8(01):1-7.

[3]施家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J].国际汉语教育,2016,1(01):13-17.

[4]王巾轩.基于孔子学院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国际传播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09):50-54+66.

[5]季波,刘毓闻,陈龙,等.美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与启示——以美国五所知名研究型高校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73-80.

[6]曾满超,王美欣,蔺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02):75-102+190.

编辑:吴楠

猜你喜欢

启示经验人才培养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