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劳动课程建设

2022-05-26张敏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

【摘要】本文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劳动教育的实用价值,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勞动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端正认知,加强劳动价值认同;多元实践,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完善评价,建立以评促劳机制等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劳动课程建设策略。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劳动教育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9-0021-03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教育工作应当“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总体目标。可见,国家对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等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应当基于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如何体现高职院校的教育优势、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将其中蕴含的劳动智慧渗透到高职院校劳动课程教学中,既能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又能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学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情感和劳动技能,使其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劳动教育的实用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劳动价值,拥有将劳动与学习紧密结合的耕读传统,提倡以劳动塑造人的品格和体魄,这些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构成了传承和发展的关系,对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指向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劳动价值

勤劳是中华传统美德,对劳动的肯定和赞美在我国古代著作中多有论及,如《大戴礼记·武王践阼》中写道“慎之劳,劳则富”,强调劳动与财富之间的关系;《古今药石·续自警篇》中论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勤可以免饥寒也”;《清仁宗味余书室全集》第35卷《故一·民生在勤论》中论述“农夫不勤则无食,桑妇不勤则无衣,士大夫不勤则无以保家”。这些观点均肯定了在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中劳动均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辛勤劳动,包含了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百折不挠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如“头悬梁、锥刺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典故,均强调劳动者应有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与当代提倡的“钉子精神”“工匠精神”相一致,体现了劳动价值观的一脉相承。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耕读结合

我国传统文化坚持“耕读传家”的价值取向,提倡既从事农业劳动又发奋读书的生活方式,以耕田谋生,以读书修身,逐渐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耕读文化”。例如,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告诫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间接表达了反对轻视劳动、好逸恶劳、不学无术的观点。明末清初的理学家张履祥也主张“治生以稼穑为先”,他还认为从事农业劳动能够使人保持良好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已经不局限于农业劳动,但劳动与治学相结合的传统思想却一以贯之,是当前劳动教育理念“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的最好诠释。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以劳树德健体

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劳动能够培养人的优良品质,还能够强身健体。《国语·鲁语·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中记载了公父歜的母亲所言,“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这句话是教育公父歜懂得劳动能促进思考、激发良善之心,而贪图安逸则不懂节制、易生邪恶之心的道理。明末清初的教育家、思想家颜元也认为,劳动能够“治心”,使人“心存”而“身修”,认为“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做,行之有常,并不困倦,日益精壮”。这些传统思想教导人们要乐于劳动、善于劳动,以达到身体与精神协调统一、以劳树德健体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劳动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劳动教育认知不足,组织统筹欠缺

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存在重智育而轻德育、体育、劳动教育的情况,虽然目前国家明确了“五育并举”的要求,将劳动教育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的本质及内涵缺乏足够的认知,仅仅将其视为一种简单的“体力劳动”。此外,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在劳动教育的场所、师资及设施等方面难以满足需求,校企合作也容易出现企业缺乏信任、学校不愿担责、学生兴趣不高等情况,能够提供一线劳动岗位的企业不多,导致劳动教育在形式、内容及方式上过于单一。总体而言,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尚未意识到应当基于顶层设计完善劳动课程体系建设,并通过有序、有效的组织统筹,使劳动课程更好地与时代特征、党的教育方针、校园文化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

(二)劳动教育核心模糊,真实情感缺失

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与劳动素养,尤其注重“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认真、大胆创新”等工匠精神的培育,但追求短、平、快的近代工业理念容易对这一目标造成干扰甚至冲击,导致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偏离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教育核心模糊,使部分学生在毕业就业时缺乏长远眼光,局限于眼前小利而放弃钻研专业技能,未能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此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缺乏在劳动中实现梦想、开拓创新、获得幸福感的体验,出现劳动观念薄弱、不珍惜劳动成果等现象,这对以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局面。

(三)劳动教育氛围淡薄,教育效果不佳

目前,高职院校对劳动知识的传承力普遍不足,在学校的宣传载体中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较少、引导力较小,涉及劳动教育的社团活动更是少之又少,校园劳动教育氛围淡薄,同时缺少与现代劳动模式相匹配的发展理念,如缺少符合新媒体时代特点、人工智能时代特征的脑力劳动等科学认知,导致学生关于劳动的认识不甚了了。

三、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职劳动课程建设策略

(一)端正认知,加强劳动价值认同

将劳动教育视为意识教育、思想教育,将劳动意识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认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对此,高职院校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精细且多样化的劳动教育体系,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将劳动认知、劳动实践和人生感悟三者合一,使劳动教育成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经路径。当前社会中尚存在一些轻视劳动、不尊重工人的错误观念,因此进行高职劳动课程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教师与学生的内心困惑,端正他们对劳动的认知与态度,使其树立“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其区别只在于社会分工不同”的观念,增强其劳动价值认同。

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著名人物的事迹与突出成就等内容,凸显主题。如在课堂中引入活字印刷、造纸、火药、指南针等古代科技成就的内容,启发学生体会劳动人民运用智慧创造劳动成果的过程,认识这些令人惊叹的劳动成果都是通过劳动实践一步步凝练而成,由此形成宝贵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还可以借助古代名人贤士的教诲或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如引用清代经学家李文炤《恒斋文集》中的论述,“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榆衣,玩日愒岁。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则不能笃志而力行。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是一蠧耳”。批评贪图享受的好逸恶劳之人,他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做不好,只不过是徒生在世间的一只蛀虫,毫无价值可言。引用明末清初的理学家张履祥的话,“夫能稼穑,则可无求于人;无求于人,则能立廉耻。知稼穑之艰,则不妄求于人;不妄求于人,则能兴礼让”告诫人们唯有亲自参与劳动、自食其力,才能真正保持人格独立,才能知廉耻礼仪,保持正直高尚的情操品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相融合,不仅能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引导学生认识劳动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巨大价值,进而加深学生对劳动重要性的认识,坚定学生以劳树德健体的理念。

(二)丰富形式,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

劳动是一项需要身体力行的活动,因此高职院校劳动课程建设既要注重理论内容的设计,也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授课形式上,应当将课堂教学与亲身实践相結合,综合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在课程设计上,应当将劳动技能讲授与日常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情境教学。此外,劳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还应当走出校外、走进生活,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使劳动课程具有连续性和生活性,让学生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积极参与劳动,使学生扎实掌握劳动理论知识和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例如,我校立足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开设了“应时而作”的课程,即基于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节气与劳动之间的关系,结合二十四节气设置形式多样化的劳动实践活动。如将校园中一片闲置土地规划为劳动试验田,给不同班级划分了责任区,根据广西农业特点种植一些农作物。通过对责任田进行翻土、播种、施肥、浇水、除虫、间苗修枝、收割等,学生亲身体验了劳动带来的艰辛、责任和成就感。社会处于不断发展进步当中,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所包含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智慧的结晶,将其纳入高职劳动课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古代劳动及农业生产、体会农业劳作蕴含着劳动精神和劳动智慧的机会,也为劳动教育提供更加新颖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改善传统劳动教育中常见的内容浅薄、活动简单、不成体系等问题。

此外,中国传统社会非常重视家训家风,强调“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基于此,我校在劳动课程中融入与劳作相关的家训、家规等内容,如《礼记·内则》的“鸡初鸣,咸盥漱”;《朱子家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等,试图通过这些训言引导学生体会家庭成员早起参与劳作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一脉相承的体现。高职院校借鉴古人训言,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增强家校协作,取得家长的支持,能够督促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或其他日常劳动,养成勤于劳动的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三)完善评价,建立以评促劳机制

由于劳动课程具有多样性、实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要求课程评价不能停留在静态的书面评价或简单的口头评价上。对学生的劳动进行细致的评价,有利于其经常检查自我、反省自我、改进自我。在劳动课程建设中,根据学生每人每日所学所为进行动态、细致的评价,建立以学生劳动表现为核心的个性化评价体系,是完善劳动课程体系的必要环节。笔者认为,在进行劳动教育评价时,应当遵循三个步骤。

一是制订评价标准。着眼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评价的个性化及民主化,根据学生参与的不同劳动主题,在劳动知情意行的目标范围内进行筛选、整合,确定劳动表现中的关键特征,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高职劳动课程的评价标准大致可按照学生的劳动理论、劳动技能、劳动表现、劳动情感、劳动成果、劳动态度等内容制订。

二是收集评价依据。评价依据是评价标准的细分,即在每一条评价标准下寻找实现学生个性化评价的依据。如学生参与试验田的种植活动,是否掌握翻地、除草、施肥、判断病虫害、收割等劳动技能,是否表现积极参与、心怀责任感等劳动情感,以及是否有分享种植体会、与同学互评等意愿,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依据。另一方面,评价依据应包括学生参与劳动所取得的成果。根据劳动主题和劳动形式的不同,学生要采取手工艺品、文字记录、图片影像记录、农产品、科技成果等方式展示劳动成果。将以上内容纳入评价依据,共同反映学生参与劳动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劳动学习过程。

三是反省再评价。劳动课程评价是一个持续且不断反复的过程,是学生付出努力、不断发展进步的证明。实施反省再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因此获得不断的进步;另一方面学生在参与某一主题的劳动后,根据评价报告列出反思清单,进行总结性反思,教师对其反思是否到位、方向是否正确进行点评,有利于其找准改正或前进的方向,实现全方位发展。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至今不灭的核心内容。高职院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借鉴、传承富有劳动教育意义的内容,并结合新时代的教育特征和教育目的,积极进行劳动课程建设,实施劳动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劳动素养,成为勤劳能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本文系2019年校级科研项目“基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儿童手工教学研究”(GXYZKY2018Q1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敏(1986— ),湖南怀化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编织工艺、创意手工、儿童美术教育等。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