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并心衰患者治疗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分析

2022-05-23陆亚菲朝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辽宁朝阳122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体征左心室呼吸机

陆亚菲 朝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辽宁 朝阳 1220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冠心病并心衰患者治疗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按照抽样原则对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并心衰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无创呼吸机,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状况、生活质量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生命体征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MLHFQ总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冠心病并心衰患者辅以无创呼吸机,疗效确切,利于改善生命体征、心脏功能,以及优化生活质量。

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冠心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如果病情控制不佳,便会引发心力衰竭,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疲乏、液体潴留,甚至造成心源性肺水肿、低氧血症等严重后果,危及生命安全[1]。对于冠心病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以往采取吸氧、利尿剂及强心剂等药物治疗,但整体效果欠佳,预后差。所以,进一步完善冠心病并心力衰竭的治疗状况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通气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广泛运用,原因在于该方法可借助呼吸机作用,能够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预防机体缺氧及二氧化氮潴留现象。无创呼吸机因痛苦小、应用灵活,可间断/持续应用等优势而被广泛用于临床,且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辅助价值,缓解呼吸困难,解除肺水肿,改善预后。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无创呼吸机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本研究选择本院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无创呼吸机对其病情的改善作用,现将相关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1)与《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3]提到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2)意识清楚,具备良好的理解、沟通等能力;(3)关于研究的内容、流程,患者和(或)家属已明确掌握,自愿加入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认知、智力、沟通等方面存在障碍;(2)合并影响研究进展的疾病,例如占位性病变、心理疾患、严重肺部感染、肝肾病终末期、神经系统损害等;(3)格拉斯哥昏迷评分≤7分;(4)研究过程中患者因个人原因主动退出。结合研究筛选条件,对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70例开展研究,经电脑随机法分为以下2组: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5~72岁,平均(59.61±7.30)岁。研究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43~72岁,平均(58.10±6.05)岁。经SPSS25.0软件比较,上述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甚微。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对症治疗为主,包括解痉平喘药物、利尿剂、强心剂、吸氧、扩血管药物等措施。

研究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辅以无创呼吸机,方法如下:①鼻罩正压通气;②半卧位,通气模式设定自主触发模式+时间控制模式,参数范围呼气压2~5cmH2O、吸气压12~22cmH2O;③结合病情变化,酌情调整参数。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3.1 临床疗效

结合疗效标准,评估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疗效标准如下:(1)显效为症状体征(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完全消失;(2)有效为上述症状基本改善;(3)无效为症状未见改变,有加重趋势发展。

1.3.2 生命体征

对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情况进行比较,包括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等。

1.3.3 心功能

对患者心功能状况进行评估,工具为超声心电图检查。指标为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等。

1.3.4 生活质量

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评估此期间的生活质量状况,工具为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总分105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

2.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

对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进行比较: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前的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尤其是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s)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心率(次/min) 平均动脉压(mmHg) 血氧饱和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5) 153.21±11.05 135.03±10.11# 186.30±13.19 165.20±11.13# 71.29±9.15 84.33±6.15研究组(n=35) 151.27±10.19 109.10±9.05# 187.25±12.13 144.19±10.07# 2.10±10.03 93.27±5.09#t 0.764 11.306 0.314 8.281 0.353 6.625 P 0.448 0.000 0.755 0.000 0.725 0.000

2.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

对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进行比较:两组治疗前的心功能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尤其是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s)

表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m)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5) 52.20±3.10 56.39±4.11* 55.29±4.07 47.10±1.45* 41.25±2.07 34.65±1.29*研究组(n=35) 52.17±2.07 62.41±5.17* 54.19±3.01 50.10±2.03* 42.33±3.15 39.10±2.03*t 0.048 5.392 1.286 7.114 1.695 10.946 P 0.962 0.001 0.203 0.000 0.095 0.000

2.4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

对患者随访6个月期间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组为(33.29±2.15)分,较对照组(59.61±5.30)分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4。

表4.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s,分)

表4.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s,分)

组别 MLHFQ总评分对照组(n=35) 59.61±5.30研究组(n=35) 33.29±2.15 t 27.225 P 0.000

3.讨论

肺水肿是冠心病并心衰患者的常见严重表现,也是造成该患者低氧血症、呼吸窘迫的常见原因。因此,积极治疗冠心病并心力衰竭已成为防止病情加重的关键,降低肺水肿,促进预后恢复。

解痉平喘药物、利尿剂、强心剂等是用于治疗冠心病并心力衰竭的常规疗法,可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症状体征,然而常规疗法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作为一种通气方式,机械通气可借助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无创呼吸机是机械通气的一种,具有无需插管、可间歇通气、减轻患者痛苦。结合临床实践观察,发现无创呼吸机的辅助价值较高,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纠正缺氧,改善临床转归及预后。

无创呼吸机亦称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预防肺泡萎陷,改善通气,增加氧合,纠正缺氧,缓解呼吸肌疲劳,同时还能够增加功能残气量及气道压力、胸内压力,从而减轻心脏前负荷,改善心衰[4]。为了进一步证实无创呼吸机在冠心病并心衰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有效性,现对本院冠心病并心衰患者开展研究,通过观察患者的总有效率、心功能变化,综合评估无创呼吸机的作用价值。结果表1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表示无创呼吸机可以进一步优化患者治疗效果,帮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结果表2显示,研究组生命体征较对照组改善显著,表示无创呼吸机可有效纠正患者缺氧状态,进而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气道堵塞,调节其呼吸节律、心率处于正常范围。结果表3显示,研究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高,说明无创呼吸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机体耐受力,原因如下:(1)纠正患者缺氧状态后,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利尿剂充分发挥药效;(2)降低左心室前负荷,缓解肺瘀血;(3)无创呼吸机不仅不会产生创伤,而且精巧,在做到漏气补偿的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创伤且不会引发其他不良反应,安全可靠;(4)增高胸腔内压,降低心室跨壁压及左心室后负荷,尤其是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后负荷下降更明显;(5)可缓解肺呼气、肺通气阻力,进而增强机体弥散及通气功能,提高气道平台压力,改善通气血流比例,促进心室射血分数恢复到正常范围[5-7]。结果显示,研究组MLHFQ总评分较对照组低,表示无创呼吸机可帮助患者摆脱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而改善生活质量,让其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回归社会。

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在实践工作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与患者主动交谈,进行自我介绍,构建良好关系,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同时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让其积极配合治疗;(2)选择合适通气模式,以满足治疗需求;(3)设置合适通气压力,如果压力过低,容易引起塌陷肺泡复张;压力过高,除了引起气压伤之外,还会抑制循环,降低血压,减少心输出量。所以,合适的通气压力直接决定着治疗的成败[8-11]。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可优化冠心病并心衰患者治疗效果,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变化,改善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借鉴。介于相关报道较少,建议今后继续深入探究冠心病并心衰患者治疗情况,明确无创呼吸机的可行性,以期丰富研究成果,为其他研究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体征左心室呼吸机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组织多普勒技术对肝硬化肾功能损害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评价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