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段语文微课的资源建设和运用

2022-05-23谢美玲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6期
关键词:高年段微课小学语文

谢美玲

摘要:学科课程的教学效率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普及,越来越多的课堂教学模式涌现出来,其中微课教学以其便利性和共享性受到众多教师和学生的喜欢,在教育的各个阶段中,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提升學科素养,掌握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微课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应用有效促进了教学进程,优化学科课程结构,是新颖实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众多学科中,语文学科属于相对独特的综合性学科,对学生的知识储存量和理解能力有较高要求,需要教师结合学科特征教学。本文以小学高年级语文微课的资源建设和运用为课题进行深入探究,期望可以得出一些具有帮助性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高年段;建设与运用

时代在发展和进步,互联网信息技术不仅改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教育领域中也被广泛应用,微课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设出来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具有短精快的优势,基本取代了以往难繁杂的教学弊端,迎合素质教育需求,深挖学生内在素养,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教学,微课的特征优势避免了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的现状,打破时空的限制,创设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亮小学语文课堂。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受以往传统教育的狭隘思维影响,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的教学意识不足,单纯停留在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阶段,严重违背素质教育提倡的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向,一些教师认为语文学科在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字词句的背诵,甚至要求学生背诵阅读理解文章,以便于在写作时有可选素材,课堂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很难有参与的感觉,只是作为被动接收者存在,课堂氛围枯燥无聊,教学效率低下。还有一些教师不重视教案的创设,教学内容局限性明显,课本有什么教师就讲什么,不利于学生语文视野的拓展,同时缺乏对课后作业布置的监管和评价机制,导致课后作业变成了学生的负担。并且小学高年级学生即将步入,教师要提前带领学生适应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节奏和质量,这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欠缺的。以上是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现象,下面给出相应解决对策。

二、小学高年段语文微课创设应用途径

1.重视信息搜集和整理。微课具有短精快的特征,但必须建立在对课程内容的充分准备基础上才能发挥微课的作用,微课有几项核心特征,例如对教学资源的集中高效运用、有针对性的碎片化教学、较强的开放性等等,以五年级语文课文《牛郎织女》为例,教师在微课教学中,首先要进行素材资源的搜集和运用,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可以结合一些多媒体教学设备,如幻灯片、模型道具和服装道具等,幻灯片放映相关视频,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视频中,激发了对课文的学习热情,模型道具和服装则用于现场的情景模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这些都是对微课的信息搜集和整理的有效运用。

2.凸显微课的碎片化功效。微课的碎片化教学相互之间没有规则和关联,因为微课的教学目的针对性较强,是基对单一知识点的强化训练的集中教学,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一节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应该保留一定的开放性。

3.发挥微课的精短作用。微课基于互联网教学改善发展而来,具有灵活性、便捷性等特征,微课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所有学科教学,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微课的概念实际上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微课的平台符合线上授课的便捷性和传播性,微课是在近几年迅速流行起来的一种线上教育模式,互联网的兴起带动了线上教育的多元化发展,2020年的疫情,让微课在原有基础上发生了质的变化,线下授课和线上授课之间的重要性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重心逐渐的向线上倾斜,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然而也提高了微课在教学模式当中的地位,其次是微课的另一个概念,也就是微小的、细碎的便利新颖的微课程,微课的时常往往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由学生的不同习惯所决定,因为传统的线下课程时长太久,学生会产生枯燥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这种短小的有针对性的微课程,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在如今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微课的便捷性和趣味性,可以极大提升老师的上课效率并保障上课效果。

4.多媒体微课的科学运用。多媒体信息平台与微课匹配度较高,在短时间内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的信息传输特征,极大提升了微课的质量,例如对火烧云特征形态的讲解,如何让学生体会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快、奇,感受大自然之美是重点。但是,学生在生活中并不能仔细地观察,所以无从领略到火烧云神奇的美。那么,如何突破这一重难点呢?教师可以从课文内容的实际出发,将各种颜色的火烧云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多次朗读的基础上通过电脑屏幕观看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

【结语】任何形式的课堂教学都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尤其是在新课改政策下发后,小学语文学科教材增加了开放性思维内容和拓展思维训练部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与探究能力,而微课在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中的问题和教学重点,融进微课程中,包括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这些都是微课程的优势,但简单的增设内容还不够,还需要结合教师自身创设的场景教学,从整体上提升小学语文微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林玉钗.浅析微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4(7).

[3]刘丽娜.让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闪光[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

猜你喜欢

高年段微课小学语文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未成曲调先有情
高年段习作多元化评价初探
“研学后教”理念指导下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