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呼和浩特市打造成为全区文化旅游城市的建议

2022-05-23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调研组

北方经济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

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调研组

摘  要: 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发展基础较好。作为首府,既是内蒙古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门户和窗口。建议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和景区,以主城区为中心,周边旗县景区景点为延伸,集中力量打造5A级旅游景区。建设文化旅游城市,有利于提升首府形象和功能,有利于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推动首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表率。

关键词:强首府     文化旅游     景区城市

呼和浩特市实施强首府工程的优势和不足都比较明显,如何在发挥优势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是需要认真关注的问题。比如,文化旅游资源比较富集、优质,发展基础和条件较好,政策导向和未来市场需求(除短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等都比较看好,而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较大,困难较多。经过认真研究,建议推动首府建设全区文化旅游城市,通过“扬”发展生态、绿色产业之“长”,抓住政策和市场机遇,“避”城建、民生等投入大,困难多之“短”,统筹谋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城建民生投入,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支撑,推动呼和浩特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表率。

一、比较优势明显

一是资源要素优势。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资源要素优势明显,从分类看,按照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衡量,全国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呼和浩特市有7个)、34个亚类(呼和浩特市有21个)。从内容看,内蒙古的特点就是“大”,尽管呼和浩特市整体面积较小,但作为自治区的窗口和首府名片,是到大草原、大沙漠、大农田、大河湖、大边境等独特壮美风光最便捷、最快速的地方。同時,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文化中心,民族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等中华文化多元共融、底蕴深厚,西口文化、戍边文化等民俗文化异彩纷呈。特别是,呼和浩特有不少“最字号”“源字号”“独字号”的文化旅游资源,并且在历史的锤炼和资源开发利用中,形成并具有了很好的组合性、代表性和多样性。从融合看,呼和浩特市又是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最典型区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集中展示区域,是民族团结代表区域,是呵护好“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的重点区域。

二是产业发展优势。呼和浩特市拥有4A级旅游景区18家,位居全区前列;五星级旅游饭店5家,全区第一;国内外旅行社277家,全区第一;常年(除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文化旅游营业收入全区第一,接待游客全区第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全区第一(40%以上)。已建成的大型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等场馆规模大、种类全、数量多;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8家,居黄河几字弯各盟市之首;旅游商品产量和产值也位居全区前茅。文化旅游智慧化程度居全区前列,正在实施“智慧青城”项目,全区首个城市大脑上线运营,文化旅游智慧程度快速提升,多个细分领域位居全区之首。

三是区位交通优势。呼和浩特市地处内蒙古中心位置,属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辐射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重点交汇区,是联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桥梁,是我国向北开放和向西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目前,呼和浩特市是自治区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等立体现代交通最完备、最便捷、最快速的城市。按照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规划,“十四五”末,呼和浩特市将跻身于全国高铁网重要节点城市,将形成呼包鄂乌“一小时”高铁交通圈,进京“两小时”高铁交通圈,区位交通优势将更加凸显。

四是市场需求优势。如果不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呼和浩特市的旅游业仍然火爆。但疫情是一时的,发展是长久的,文化旅游作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市场需求旺盛仍是发展趋势。从“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发展看,不管是接待旅游人次,还是实现旅游收入,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的年均增长均在20%以上,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特别是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的首府城市、服务型城市、国内外游客的首站城市,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其文化旅游市场的优势和机遇都非常乐观。

五是政策导向优势。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呼和浩特市的发展,特别是自治区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和2022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都将呼和浩特市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作出部署、提出要求、重点支持。呼和浩特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提出“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指示精神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申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改善首府基础设施条件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政策导向。文化旅游业作为生态、绿色产业和第一大服务业,这些政策都可为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重要基础支撑和政策保障。

六是民生期盼优势。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十年间,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增加57.95万人(同期内蒙古全区减少65.7万人),成为自治区新增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较快向首府集聚流动,既是呼和浩特市吸引人口能力增强的体现,也是人民对首府民生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期盼。集聚人口、增加人流是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的内在需求,而建设文化旅游城市也为首府创建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人文环境和发展环境提供了导向。

二、发展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文旅发展质量有待整合提升。总体上,呼和浩特市的文化旅游业仍处于散、小、乱的粗放阶段,尽管部门融合了,但产业融合还很不够,服务融合还不到位。融合不够就会出现发展质量不高、配套服务不优,甚至出现过度服务、过度管理,进而影响到发展环境的问题。从产业方面,呼和浩特市的文旅产业发展质量和档次还需要提高,比如说,目前仍没有一家5A级旅游景区,与周边的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形成了差距,是打造全区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的短板,也是树立呼和浩特市区内外、国内外形象的弱项。

二是首府经济支撑能力较弱。文化旅游业是投入较大的产业,而呼和浩特市的经济体量和财力水平不足。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呼和浩特市GDP为3121.4亿元,不仅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排名靠后(第23位),而且在呼包鄂经济核心区也位居末位(第三);自身财力也较弱,2021年呼和浩特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9亿元,在27个省会城市中,排名依然靠后(第24位),而同时期的债务率较高。文化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既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较强带动性,也受到整体经济水平的较大制约和影响,也就是说,呼和浩特市自身的经济总量和财力水平难以支撑高标准文化旅游业的投入。

三是首府市场资金量较少。文化旅游作为产业,其发展壮大既要靠政府资金投入,更要靠市场资金进入。而呼和浩特市的市场资金量较少,对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的市场资金支撑不足。如,2021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6640亿元,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排名靠后(第23位);特别是在2017-2020年,全国60个主要城市中,仅呼和浩特市和海口市资金增长为负。在近年来货币发行相对宽松的背景下,呼和浩特市汇聚的市场资金却在减少,不利于文化旅游产业市场化融资。

四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呼和浩特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水平差距较大,城市经营管理水平短板突出。据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城市建设水平综合评估报告》显示,呼和浩特城市建设水平综合得分288.1分,位居全国27个省会城市第25位,仅高于拉萨和西宁。同时,在各省会城市中,呼和浩特市人口密度较小,但交通拥堵较为严重。据百度地图联合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显示,2021年呼和浩特通勤高峰拥堵指数为1.492,位居27个省会城市中的第19位,基本上在向经济发达和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看齐。

五是发展环境不优。呼和浩特市发展环境整体需要加快改善,不论是营商环境,还是人居环境,都与各省会城市有差距,更与生态绿色文化旅游城市的要求差距较大。营商环境方面,据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国296个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呼和浩特市营商环境位居全国27个省会城市倒数第一名。人居环境方面,呼和浩特市总体宜居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呼和浩特市是唯一没有入选全国文明城市的省会城市,空气优良天数、PM2.5年均浓度、绿化率等环境指标均排在各省会城市后列。

三、几点建议

一是转变思路,统筹推进文化旅游城市建设。尽管呼和浩特市建设文化旅游城市存在很多困难,但思路决定出路,目标决定路径。要借助区市共建首府的政策机遇,发挥呼和浩特市地域较小,4A级旅游景区相对集聚,山川河海、草原牧歌、大召寺庙、胡汉和亲、老街古城、红色文化、特色美食等文旅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统筹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整合区市共建资金,以呼和浩特市区为中心,周边4A级景区和文旅资源为延伸,综合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文化旅游城市和生态文化景观首府,提升文旅产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及宜居宜业环境水平。

二是规划先行,找准文化旅游发展定位。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打造高品质的文化旅游城市就需要长远考虑,高点规划,生态优先,找准定位,特色发展。高点规划就是要提高层级,从战略层面统筹文化旅游系统性规划编制,既要考虑文化旅游本身需要,也要统筹其他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等,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战略中考量,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文化旅游规划,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生态优先就是把保护生态、保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等放在首位,让呼和浩特市真正成为生态之城、绿色之城、文化之城。找准定位就是要对呼和浩特市的文旅资源进行再认识、再挖掘,站在全国、全区、全市的角度,找准呼和浩特市长远发展战略定位,可谓“谋定而后动”。特色发展不是谋求另类,而是要立足自身特色的资源要素打造特色的产品和品牌;要在开放合作中,谋求差异化发展,进一步凸显特色;要注重传承、发展、挖掘嫁接和现代科技创新等,实现特色发展。

三是深度融合,推动文旅城市建设与其他发展互为支撑。文化旅游业是综合性绿色产业,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等具有天然的融合性。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体和形,要加强文化旅游间的深度融合,最重要的是把体和形做大,让根和魂扎深。要加强与其他主导产业的深度融合,统筹推进农畜产品加工业、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产业集群都与文化旅游深度互补融合。要加强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旅游所需的主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全可以与其他生产生活共建共用共享。建设文化旅游城市必然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建设,文旅与生态具有天然的深度融合性和互补性,但需要一体规划、一体建设。

四是优化环境,推动首府宜居宜业宜游。优化发展环境应成为呼和浩特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文旅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如果发展环境好了,文旅经济就繁荣发展起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就会汇聚而来,进而实现文旅产业“一业兴”,带动相关产业“百业旺”。全面优化法治环境,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推进公正司法,全面提升司法能力、司法效能和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效能,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全力打造诚信环境,要大力推进“信用呼和浩特”建设,以诚信政府为引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深入开展诚信典型选树,加大诚信执法和审判执行力度,严厉打击诚信违法行为,强化诚信宣传教育,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社会氛围。不断优化人文环境,加快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全面提升首府公民道德素养,营造人文首府的浓郁氛围。

(执笔:张志栋 李文杰 康磊)

责任编辑:张莉莉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
西塘古镇文化旅游形象提升研究
基于电视媒体的中原文化旅游对外传播路径探究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战略
以旅游开发整合烟台市开埠文化的研究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四川文化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