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的策略研究

2022-05-22何滔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策略

何滔

摘要:家校共育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模式,简单地讲就是集合家庭与学校的力量,对学生实施全面性、科学性与适应性教育,借此达到强化教育质量和效率的目的。现阶段,小学教育是践行家校共育模式的重点阶段,主要是由于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家校共育模式可以保障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如何高效地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家校共育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一、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践行,小学教育阶段推行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将从不同的层面作出具体分析:

第1,有助于强化小学教育的全面性。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老师,基本上能够掌握学生的表面情况,但是对于学生的性格、习惯、身心等内在方面掌握不足,而在家校共育模式下,班主任则可以通过家长,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情况,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引导的方向与方法,所以说家校共育工作对强化教育的全面性意义重大[1]。

第2,有助于强化小学教育的针对性。小学生身心发育并不成熟,在认知、思维方面存在不足,所以很多小学生多多少少呈现出思想上的问题,如“厌学——认为学习没有什么用处”、“自闭——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和共处”等,面对上述问题班主任可以与家长共同努力,制定针对性的思想引导策略,以便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身心状态。

第三,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育成长环境。班主任开展的家校共育工作,通常以德育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为主,在此模式下班主任和家长成为一个“共同体”,并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如此一来便能够改变家长以往的错误教育形式与方法(很多家长采用严苛的“棍棒教育”方法,此方法极易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由上可见,小学班主任开展家校共育工作,不论是对强化教育质量还是对维护学生身心成长,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二、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搭建密切的家校联系平台

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如何将家庭与学校串联在一起,对于这个难题小学班主任多采用搭建家校联系平台的策略。首先,班主任要发挥出组织串联的作用,切实将全班学生的家长集合在一个固定的“平台”上,确保每个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有效反馈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其次,班主任还要保障联系平台的实效性,即班主任在联系平台中获取的信息“是否有用”、“能否落实”等。

例如,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小学班主任在搭建联系平台时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如组建“QQ群”、“微信群”、“校园网站”等,如此一来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能通过联系平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2]。此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例,班主任可以先通过联系群向家长了解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等不良问题,然后在制定出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方案。具体而言,通过了解得知某学生存在自闭、自卑的心理,此时班主任就可以围绕这个学生研究教育策略,像是组织集体性的班级活动——拔河比赛、接力跑步比赛、老鹰抓小鸡游戏等等,確保该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逐渐走出心理障碍。总而言之,搭建密切的家校联系平台,能够为后续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定期或适时组织家长会议

召开家长会议是小学班主任开展家校共育工作较为常用的形式,同时也是班主任联系家长和家长了解学生的主要途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家长会议不同于联系平台,主要是因为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更加真实有效。基于此,班主任在组织家长会议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定期原则。家长会议是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互相了解的途径,次数太多或者太少都不具备应有的效果,所以定期组织的形式更为稳妥(班主任要做好总结、组织的工作,保证家长会议的有序性和成功性)。第二,适时原则。在合适的时机组织家长会议,将会使家校共育工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举个例子,当临近“母亲节”时班主任就可以向每个家长发出邀约,请家长到学校参加主题活动会,同时班主任需要设计活动会的过程、内容与形式,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的形式之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需要家长和学生进行互动,并由家长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或行为引导。例如,在课余时间里由班主任发起社会实践主题,像是“环境保护日”、“文明你我他”、“维护交通,人人有责”等,然后倡导家长放下手里的工作,带领学生到社会中进行亲身体验,同时要求家长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作为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的关键力量,应该充分发挥出串联、组织的作用,尽可能创造出和谐、高效的家校共育环境。上文主要从搭建联系平台、组织家长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个方向,提出了较为适用的开展策略,希望能够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常学智.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J].当代家庭教育,2021(24):15-16.

[2]黄长新.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的策略[J].中小学班主任,2021(15):32-33.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班主任策略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Passage Four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