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长宁区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调查

2022-05-19庞红施玮刘小祥朱晓华郑敏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年龄组腮腺炎长宁区

庞红,施玮,刘小祥,朱晓华,郑敏

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0051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15 岁以下儿童,常在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学生中暴发,成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来源[1-2]。腮腺炎疫苗的接种使许多国家和地区腮腺炎发病率迅速下降[3]。为控制腮腺炎的流行,上海市自1996 年开始使用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measles,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vaccine,MMR),适龄儿童可自愿自费接种。2008 年11 月2 剂MMR纳入上海市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免费接种。本研究通过采集上海市长宁区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观察经过20 年MMR 预防接种后,不同年龄组人群腮腺炎IgG 抗体水平,并观察MMR 纳入免疫规划后人群抗体水平的变化。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所有血清标本来源于长宁区医疗机构。其中<6 岁人群标本来源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参加常规体检的儿童;6 ~19 岁人群标本来源于指定医院检验科参加常规体检的中小学生;≥20 岁人群标本来源于医院体检科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2017 年3—9 月共采集2 662 份1 月龄~96 岁人群血清标本,所有标本被分成0 ~≥60岁不同年龄组,剔除血标本采集前1 个月内有腮腺炎疫苗接种史或有腮腺炎疾病史的人群。2009 年3—7 月长宁区也开展了健康人群麻疹风疹腮腺炎IgG抗体水平的监测,样本来源同2017 年,共采集到752份1 ~39 岁人群血清标本。2 次监测结果的比较可用于反映MMR 纳入免疫规划之后人群腮腺炎抗体水平的变化。

1.2 信息采集 血标本采集的同时,收集每名调查对象性别、出生日期或年龄、MMR 接种史等信息。本研究经过长宁区CDC 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标本在采集前,被采集对象监护人(≤19 岁)或被采集对象本人(≥20 岁)均知情同意。

1.3 实验室检测 血清标本采集后检测前置-20 ℃保存。采用ELISA 法,利用腮腺炎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德国维润赛润公司)定量检测血清中腮腺炎IgG 抗体水平。结果判定标准:>100 U / mL 为阳性,<70 U / mL 为阴性,70 ~100 U / mL 为灰区。所有检测均在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开展。

1.4 统计学分析 分年龄计算腮腺炎IgG 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s,GMC),以2010 年上海市长宁区第6 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计算2017 年全人群标化阳性率。釆用Cochran-Armitage 趋势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年龄组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的变化趋势。2 次监测腮腺炎IgG 抗体阳性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 卡方检验,腮腺炎IgG 抗体浓度(Log-IgG)比较采用t 检验。运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 <0.05(双侧)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017 年人群腮腺炎IgG 抗体阳性率和GMC共检测2 662 份血清标本(男性占51.24%),其中检测结果为阳性、阴性和灰区的标本分别为2 184(81.98%)、385(14.46%)和93 份(3.49%)。经年龄标化后的人群总阳性率为90.09%(95%CI:90.02% ~90.16%)。0 ~4 岁年龄组由于包含未接种疫苗人群,IgG 抗体阳性率和GMC 最低。5 ~9 岁年龄组IgG抗体阳性率和GMC 升至最高,阳性率为99.13%(95%CI:97.47%~99.82%),GMC 为632.06 U/mL(95%CI:580.02 ~688.77 U / mL),之后阳性率开始逐渐下降,GMC 迅速下降。15 ~19 岁年龄组阳性率降至85.93%(95%CI:81.20% ~89.84%),GMC 迅速降至236.62 U / mL(95% CI:214.88 ~260.55)。≥20 岁人群阳性率自84.07%逐渐上升至≥60岁人群的94.40%,阳性率呈显著上升趋势(χ2=3.612 2,P = 0.000 3),而GMC 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为260.92 ~362.16 U / mL。见图1。

图1 2017 年上海市长宁区不同年龄组人群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和GMCFig.1 Age-specific positive rates and GMCs of IgG against mumps in Changning District,Shanghai City in 2017

2.2 2009 与2017 年人群腮腺炎IgG 抗体阳性率的比较 2009 年长宁区共检测752 份血清标本(男性占53.86%),其中检测结果为阳性、阴性和灰区的标本分别为614(81.65%)、110(14.63%)和28 份(3.72%)。1 ~4 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最低(64.63%),20 ~24 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最高(97.96%)。2009年,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显著上升趋势(χ2=3.894 7,P <0.000 1)。2017 年人群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无显著变化趋势(χ2= 1.412 7,P >0.05)。2017 与2009 年比较,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主要体现在被MMR 接种覆盖的1 ~4、5 ~9、10 ~14 岁年龄组。2017 年,这3 个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均明显上升(P <0.05)。2009 年,20 ~25 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2017 年(P <0.05)。25 岁及以上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009 与2017 年人群腮腺炎IgG 抗体阳性率的比较Tab.1 Positive rates of IgG against mumps in 2009 and 2017

2.3 2009 与2017 年人群腮腺炎IgG 抗体GMC 的比较 与阳性率比较结果相似,GMC 的差异也体现在被MMR 接种覆盖的1 ~4、5 ~9、10 ~14 岁年龄组。2017 年,该3 个年龄组的GMC 分别为220.85、632.06 和299.75 U / mL,显著高于2009 年(分别为108.65、402.47 和143.17 U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2.295、4.350 和3.311,P 均<0.001)。而2009 年,20 ~24(457.73 U / mL)和30 ~34 岁(365.86 U / mL)年龄组抗体GMC 水平显著高于2017 年(分别为273.27 和259.82 U /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3.211 和2.227,P 均<0.05)。见图2。

图2 2009 与2017 年不同年龄组人群腮腺炎IgG 抗体GMC 的比较Fig.2 Age-specific GMCs of IgG against mumps in 2009 and 2017

3 讨 论

上海市自1996 年11 月开始接种MMR,适龄儿童自愿自费接种,推荐12 ~18 月龄儿童接种第1 剂,4 岁儿童接种第2 剂。2002 年上海市接种率调查数据显示,2 和3 岁儿童MMR 接种率达到80%,2004 年,1 ~2 岁上海市儿童MMR 接种率达到93.4%[4]。2008 年11 月,2 剂MMR 纳入上海市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免费接种,18 月龄接种第1 剂,4岁接种第2 剂,适龄儿童2 剂MMR 接种率进一步提升。根据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率调查数据显示,自2012 年开始,适龄儿童2 剂MMR 的接种率维持在≥95%的水平。本研究中,2017 年人群腮腺炎抗体水平调查显示,经过20 年的MMR 预防接种,长宁区人群腮腺炎IgG 抗体标化阳性率达到了90.09%。虽然目前对腮腺炎群体性免疫屏障的阈值有不同的评价,数学模型计算出的人群阻断腮腺炎传播的免疫水平阈值为85% ~90%[5-6],也有模型认为更高为88% ~92%[7],但我们可以认为,研究现场MMR 的接种在人群中建立了免疫屏障,对阻断疾病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7 年本研究中≤19 岁人群为疫苗覆盖人群。经过2 剂MMR 接种后,5 ~9 岁儿童IgG 抗体阳性率达到99.13%,GMC 也上升至最高峰,达632.06 U/mL。随后抗体阳性率逐渐下降,GMC 迅速下降。很多研究均发现,2 剂MMR 接种后随时间增加IgG 抗体阳性率会下降。以色列自1988 年开始使用MMR,接种2 剂MMR 的人群20 年后腮腺炎IgG 抗体阳性率下降至83.7%[8]。芬兰接种2 剂MMR 的人群9 年后IgG 抗体阳性率下降至86%[9]。MMR 使用后,腮腺炎野毒株的流行大大降低,免疫覆盖人群缺乏自然暴露的加强免疫,抗体水平可能会逐渐下降。2017年,本研究中20 岁及以上人群大多出生在没有腮腺炎疫苗的年代,一般是通过自然感染获得腮腺炎抗体。年龄越大,经历过的腮腺炎周期性流行次数越多,暴露于腮腺炎野毒株的时间越长,因此其抗体水平可能越高。不管是自然感染还是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水平和抗体亲和力均会随时间延长和自然暴露减少而下降。但有研究表明,自然感染后的抗体水平和抗体亲和力下降较疫苗接种慢[10]。一般认为自然感染后的保护可持续终生。

2009 和2017 年2 次人群腮腺炎IgG 抗体水平调查比较显示,MMR 纳入免疫规划近10 年后,与MMR 纳入免疫规划之初相比,被疫苗覆盖的人群腮腺炎IgG 抗体阳性率和GMC 水平均显著上升。2009年时,15 岁及以上年龄组(1993 年及之前出生)属于未被疫苗覆盖人群,其腮腺炎IgG 抗体主要来源于自然感染。人群腮腺炎IgG 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有显著增高趋势,提示低年龄人群通过疫苗接种获得的抗体水平低于高年龄人群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的抗体水平。但到了2017 年,适龄儿童已经能够维持高水平的2 剂MMR 接种,此时人群腮腺炎IgG 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不再具有明显变化趋势。提示高水平2 剂MMR 的接种能让受种者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

综上所述,经过20 年2 剂MMR 的预防接种,上海市长宁区人群腮腺炎IgG 抗体阳性率已达到较高水平。MMR 纳入免疫规划后,与纳入免疫规划之初相比,被疫苗覆盖的人群腮腺炎IgG 抗体阳性率和GMC 水平均显著上升。2 剂MMR 的接种程序也能使受种者维持较高的抗体阳性率和GMC 水平。但2 剂MMR 接种后腮腺炎IgG 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这种下降是否会导致疫苗时代高年龄人群失去对腮腺炎的保护而发病率上升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猜你喜欢

年龄组腮腺炎长宁区
流行性腮腺炎,如何应对?
开心一刻读者评刊表
治腮腺炎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关于组织中年龄多样性与世代差异的研究
乳腺占位性病变弹性评分3分患者年龄与肿瘤良恶性相关性的探讨
党建引领自治 自治改变生活
深化拓展“凝聚力工程”建设提高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能力
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白喉处方选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