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2022-05-17张学影

文教资料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农村

张学影

摘 要:幼儿园的隐性课程资源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心理道德、社会认知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农村幼儿园拥有许多原生态自然隐性课程资源,以铜仁市农村幼儿园为例,发展起步晚,在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存在理念认识不足、隐性课程资源体现度不明显、课程资源管理不明确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农村地区师资力量建设、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情景文化教育活动和建立有效机制加强教师培训等对策。

关键词:农村 幼儿园隐性课程 课程资源

幼儿园的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影响教师和幼儿身心发展的隐性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隐性课程过程中所需要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它具有间接性、非预期性和潜伏性的特点,不是我们看到的直观教学和直接教学内容,但它对幼儿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1]隐性课程资源比隐性课程的概念更加宽泛,隐性课程资源指农村地区特有的环境资源、乡土文化教育资源、因地制宜的课程整合资源以及幼儿与师生之间和谐的师幼关系。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国内外理论知识的支撑

国外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于1968年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这一概念。[2]意大利著名的医学家、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其课程教育观中提出要给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让幼儿学习。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在其“活教育”的目的论中指出:“大自然、大社会的一切皆可作为活的教材教给幼儿。”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中反对刻板的传统教书现象,提倡社会和学校应该是一个整体,教活书。从以上各教育家的观点可以总结,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目标实行,幼儿处于人生中的发展阶段应该感知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光靠死知识的传授不可取,应当充分发挥隐性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幼儿获得更多有易于认知的周边事物,促进幼儿的社会性成长。

(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简称“ 《纲要》”)文件的内容解读

2001年《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也可以按其他方式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包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活动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学习。”[3]幼儿园除了开展五大领域的显性课程,还应包含对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的隐性课程。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纲要》提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认识到幼儿学习的综合性、整体性,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五大领域的划分范畴,让幼儿在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中,获取完整的生活经验;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考虑幼儿生活的时间、空间、文化地域,综合多方面显隐性课程资源,开展有利于幼儿学习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

(三)农村隐性课程资源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56个民族拥有不同的民族语言、文化和风俗,且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农村地区拥有原生态的大自然风光,真实、自然、淳朴。在部分民族地区的农村,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民间艺术文化生生不息,构成了极具特色的隐性课程资源,若能集思广益加以开发融进农村特色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中,对幼儿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开发中,铜仁市农村地区幼儿园因各方面原因,以城市课程资源为标配,对幼儿园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停留在表面。如制作一个当地文化特色主题墙、设计一个当地文化特色玩教具陈放在幼儿园内等,极大忽视了隐性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不仅消耗了教师的精力和时间,也没有起到隐性课程资源的教育意义。因此,挖掘农村特色隐性课程资源,打造农村幼儿园隐性课程体系,让特色隐性课程资源发挥教育育人的重要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二、农村幼儿园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依托武陵山区的“梵净文化”使得铜仁农村地区幼儿园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农村自然资源,气候宜人、矿藏丰富,侗族、苗族、土家族、瑶族民族文化特色突出。2014年,铜仁市委、市政府出台《铜仁市山村幼儿园建设两年行动计划(2014—2015年)》。2015年,全市按照“一村一园、分散设点、就近入园”原则,成功建设2005所山村幼儿园,实现了学前教育行政村全覆盖。由于铜仁市农村幼儿园办园起步晚,有许多有用的资源正在埋没和淡化,或是在開发的时候没有真正体现出隐性课程资源的丰富教育价值。为了能真正体现铜仁市农村幼儿园隐性资源对幼儿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本研究对铜仁市60所农村幼儿园进行调查和访谈。以60所农村幼儿园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共120份,回收问卷120份,删除相关性不高的问卷20份,实际有效回收问卷1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3%。根据问卷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将从农村幼儿园的课程资源认识、课程内容的体现与选取、课程管理三部分来发现问题。

(一)家长、幼儿园双方对隐性课程资源认识存在偏差

何晓溪和蔡慧多两位学者分别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发现我国大多数的农村幼儿园在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都存在相同的问题:一是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上认识不充分,工作疲于完成任务;幼儿园管理者在主观意愿上有心希望隐性课程能开发出来,但缺乏能力和规划;家长对隐性课程开发态度和观念上不配合不重视。[4-5]通过对铜仁市思南县、江口县、松桃县的共60所农村幼儿园实地访谈发现。

我们文化程度不高,孩子的爸妈都在外面上班,我们年纪大的帮她们年轻人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行。

——家长

隐性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不知道从哪下手;主班老师们每天不仅要负责教学工作、完成园长交代的任务,还要准备材料迎接上级检查,和家长及时互动了解反馈幼儿在园在家情况,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认真研讨隐性课程资源开发问题。

——老师

看到一些好的幼儿园都在打造本土文化特色课程,自己的幼儿园没有特色,没有核心竞争力,作为园长有时候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也还很多,只能先一点点地去借鉴、去学习。56287A2A-30D7-47A3-85A2-7671DAA78C4F

——园长

从以上访谈资料可知农村地区幼儿园的家长、教师、幼儿园管理层在农村自然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都存在态度不够重视,畏难情绪的心理。

(二)幼儿园的隐性课程资源体现度不明显

在环境创设中,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大多园舍小而简单。通过实地走访江口县、玉屏县的农村乡镇幼儿园发现,绝大部分的农村幼儿园是拿自家房子改造的,设施设备简单、仅有一块平地供幼儿玩耍游戏,空间非常有限。至于环境创设就是在墙上涂上一些鲜明的色彩和动物图案;教室内的摆设一成不变的呆板、死气沉沉,教室内的环境创设多是教师独立完成,几乎没有体现幼儿参与的痕迹。

在隐性课程资源内容选取中,一是教师对隐性课程资源的认识力度不够,未能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如跨民族、跨地区进行整合;不会将材料进行加工、提炼融入进幼儿的生活中,与当地特色严重脱节。二是教师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从装饰美、操作简单、上手快来选择材料,突出结果却忽略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内容的选取往往重知识目标的达成而轻儿童亲自参与的实践。三是农村幼儿园上课就地取材内容少,多数教师为迎合家长不得不提前教幼儿拼音、汉字、珠心算、古诗词,主要注重实在的显性课程。农村的特色文化很少被请进幼儿园,幼儿也没有机会走出来亲身体验当地的风景名胜。以农村特色为教学内容的课少之又少,没有挖掘出真正的文化育人特色。大自然的材料才是儿童感知、认识世界的最好礼物;在农村幼儿园,大自然原生态的东西很少呈现在幼儿园中。相反,在国外不少成功的幼儿园真正做到了学校即自然、让孩子在自然中成长。

(三)管理者课程管理决策力不明确、幼儿主体地位缺失

课程管理大都是幼儿园领导根据上级要求硬性实施,不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6]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经常会因为幼儿的年龄而忽略幼儿的主观感受,农村幼儿园中孩子很少有选择的权利,老师发放什么材料,幼儿就玩什么材料。有的材料重复发放,孩子都玩腻了,教师也不会更改和替换。孩子喜欢玩泥土,教师嫌脏;孩子想出去走走,教师担心不安全。久而久之,发展成了一种不平等的师幼关系。教育管理者固然知道隐性课程资源的价值,想着手做又不知从何而起,角色比较被动,上级有硬性规定时管理者就按文件让教师制作,不参与决策和带头作用,所以许多一线教师叫苦不迭,不知从何做起。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如同一盘散沙,风一吹就散,没有任何效果。

三、农村幼儿园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归因

(一)家长、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对隐性课程资源的认识不足

农村幼儿园隐性课程资源对幼儿的身体发展、道德认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体育发展可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环境文化的熏陶可以让幼儿从内到外感受文化育人的作用,良好的心理适应力使得幼儿更快更自然地成长。目前的困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家长方面。农村很多是老人带孩子,老人不懂隐性课程资源的概念、具体内容和实际开展形式,每天只知道固定时间接送孩子上下学、询问孩子是否在幼儿园哭闹,认识了几个字。爸爸妈妈陪伴的幼儿,家长虽然年轻,但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忙,教师提到就会配合,没有提到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且家长们一直重视幼儿知识的获取,忽视幼儿的兴趣需要。其次是教师方面。教师自身对隐性课程资源概念不清、认识不明,对隐性课程资源的展开、利用形式单一。教师往往以为口头讲述、制作PPT、做一些手工展示出来就达到了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工作中没有认真去思考隐性课程资源的建设意义,上级有文件要求要体现文化特色就通过做手工、做主题墙的方式来应对。最后是幼儿园管理者方面。虽认识到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作用,但苦恼于没有得力的专业教师带头打造本地区特色的隐性资源,也就采取放之任之的态度。三者的综合,导致了农村幼儿园隐性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二)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从幼儿园环境的创设、隐性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展开形式上,我们发现铜仁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是阻碍隐性课程开发的一大原因。首先教师专业能力的不足导致环境创设死板生硬、无法以幼儿为中心,大多是在教室呈现摆放大量的玩具、教具,幼儿感受不到与之贴切的文化气息,参与度低。其次在内容的选取上,隐性作用不明显,不会利用与大自然贴近的材料并长期而深入地展现给幼儿。铜仁市有苗族文化底蕴雄厚的松桃苗王城,温暖舒服、养身長寿的石阡温泉,纯天然的氧吧江口梵净山,神秘却富含教育价值的土家族西兰卡普文化……加上农村幼儿园附近的天然小树林、小溪、农田、自然草地等,但教师不会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利用,让幼儿亲身实践体验,而是在幼儿园给定的空间区域进行活动和学习。大自然是幼儿认识社会的最好礼物,也是最方便快捷的途径,教师专业能力低、胆子小,无疑浪费了美丽、优秀的自然资源。在民族民间风俗文化的传承上,教师对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存在有听过没做过的惰性现象,不能深入了解并分享给幼儿;在教育内容的组织中,教师的教育理念未更新,一上课就使用幼儿园购买的课程资源和网上现成的课程教案,未将铜仁地区特色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周计划、月计划中,形成系统而生动、真实而有趣的隐性课程资源,阻碍幼儿对当地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三)缺乏课程评价体系和长效培训机制

教师在对隐性课程资源的概念解读、展开形式、资源利用率上都存在问题。究其原因,农村以老教师居多,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弱,主要靠显性课程文件的引导而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隐性课程资源无具体的课程评价体系引导,所以没有明确的引导方向指导教师去完成。展开形式单一,隐性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低主要是因为幼儿园缺乏对教师系统的培训,致使教师在打造隐性课程特色时无创意性、无长期性、无目的性。教师没有机会参加有效的培训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影响幼儿园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降低了幼儿园整体的办学质量。隐形课程资源开发得好的幼儿园在文化、环境、物质方面发展得很好,积累了好的生源、好的老师,提高了幼儿园的整体社会地位;而开发能力较差的幼儿园则在各方面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小学化倾向。同一地区的幼儿园因为缺乏沟通交流、经验分享和优秀资源共享,导致发展方向不一致。56287A2A-30D7-47A3-85A2-7671DAA78C4F

四、提高农村幼儿园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地区师资力量建设

从幼儿园内部化解教师自身专业困境,打破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僵局从而提升幼儿园的办学质量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对策之一。师资力量提升对幼儿、家长、本园的文化打造具有极大影响力。铜仁市玉屏县实验幼儿园、江口县实验幼儿园在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性的成果,区域之间的农村幼儿园也应加强联动,联合教研,把隐性课程资源整合、汇编成体系,落实到校园内外每处可利用的地方。例如江口县实验幼儿园自主研发的隐性园本课程——土家族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从内容的选择、家长的参与、环境的创设、专家的引领、五大领域的渗透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打磨和实践,用课程的开发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优秀的力量辐射幼儿家长、幼儿园和本地区文化。合理制订课程开展计划、次数和深度,确保幼儿受到持续且层层递进的熏陶,增加幼儿对家乡的喜爱、向往之情,增强幼儿文化自信的同时也丰富了本地方的文化底蕴。

(二)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情景教育活动

农村幼儿园还可以将铜仁本地区的思南花灯、土家摆手舞、苗族刺绣、玉屏箫笛等民族特色资源与幼儿园的发展相结合,利用乡村淳朴自然的人文资源,加上幼儿教师的集体教研,对农村幼儿园隐性课程资源进行打磨,开发打造出具有地方风土人情的隐性课程教育情境。如少数民族地区的蜡染、刺绣、芦笙的学习和参观,带幼儿去体验、观摩苗族银饰的制作,参观朱砂古镇矿石的出产,聆听梵净山的鸟语花香……让幼儿从自然到心灵都得到真实的熏陶。对于手工艺术作品,可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把民间的能工巧匠请进幼儿园课堂,现场讲解、制作给幼儿看,有条件有资源的地方可把幼儿直接带去现场参观、学习、体验,教师再加以细致地解说,这种生动情境性强的教育现场比在幼儿园开展的教学活动更有意义,给幼儿的印象也深刻得多。

(三)建立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制、建立长久有效的教师培训制度

一套完成的隐性课程开发评价体制起着监督、总结和反馈的作用。它的作用对象有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幼儿的学。一方面不仅有利于教师客观、准确的探究教学资源的价值,激发教师的教育活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和态度的养成,促进幼儿适应社会能力的发展。[7]有效的评价机制是隐性课程资源最大、最好的依托,能起到很好的评价、监督作用。对幼儿园隐性课程资源的认识、利用、开发、展开、总结、评价都展开具体完善的指导和管理,能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反思改进,又能让幼儿拥有一个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从而受益匪浅,促进孩子的积极主动学习。对教师队伍的培训要长期持续,可把教师送出去学习优秀幼儿园的隐性资源开发技巧和开展现状,回来与本园教师分享学习经验,让幼儿教师学有所获、学有所得、研有所成,共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促进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

参考文献:

[1] 王乃正.幼儿园潜课程概念及其特性初探[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60-63.

[2] 邓道宣,罗明礼.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104-107,140.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試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

[4] [5] 何晓溪.农村幼儿园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6.

[6] 蔡慧多.幼儿园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沈阳:沈阳大学,2018.

[7] 杨文.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内涵、开发原则与基本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6(11):64-66.56287A2A-30D7-47A3-85A2-7671DAA78C4F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