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022-05-15陈百文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陈百文

摘要:在学习过程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当学生拥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时,那么这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多帮助,减少不必要的弯路,能够更加准确、有效的学习文化知识。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同时对学生今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各种基本的数学运算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建立一個较好的数学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同时对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日或几日就能够形成的,而是在日常学生生活中经过反复的磨炼和坚持而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认知,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入学时间相对较短,对各方面的事物认知相对较低,同时在文化课基础知识掌握上也非常的薄弱,在学习阶段暂时处于观察阶段,通过观察事物发展来获取其中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应当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例如在遇到几何图形类题目时第一步应当先进行观察,观察图中有什么,并通过图中所蕴含的知识内容来进行联想,最后结合问题来进行回答。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举一些学生身边经常能够碰到的事物例子,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去理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容,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让学生对身边常见的某一事物进行观察,判断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知识,最后教师通过积极的引导,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的同时列举出更多的相关知识点,促使学生能够从更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在养成仔细观察习惯的同时还能够认真的进行思考。

二、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是非常好玩的,同时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围事物的影响。在上课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保持在某一项事物上,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如被窗外的事物所吸引,同学之间在下面窃窃私语等,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培养,加强和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积极的引导学生。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互动环节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游戏[故事等。如果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的情况较为严重,那么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日常表现,并向学生家长说明大致情况,从而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共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先提出一个较容易的目标,在课堂中保持注意力坚持5-10分钟,随后逐渐的延长时间,在此期间教师应当不断的鼓励学生,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机结合,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较为集中,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知识。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刚接触数学时,由于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使得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打退堂鼓,难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容易出现审题不清,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在数学学习中,审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题目中往往蕴含着潜在的知识点,是学生打开思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认真审题习惯的培养,要求遇到题目时第一步就要认真仔细的审题,找出题目的关键,随后再逐步的理解,判断题目的题型,与相关数学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已知和未知条件解决问题。同时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在学会利用已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同时,也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在遇到同一性质不同类型的问题时能够灵活的运用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成长,为其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接触数学一段时间后,由于数学的逻辑性要求以及学习过程较为枯燥,部分学生往往会对数学表现出一种厌恶的心理,在完成作业时如果没有他人的陪伴和帮助难以独立的完成作业,同时在他们完成作业后也很难做到认真仔细的再检查一遍,这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习惯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作业要尽可能的做到独立完成,并对作业的书写提出要求,并在完成后检查一遍。随后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在课堂中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典型性分析,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积极的表扬,同时对那些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增强学生的信心。此外,对于在写作业上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认真的指导,帮助学生去克服问题,避免出现为了完成任务去抄袭的情况。

五、结语

总的来说,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一日或几日就能够形成的,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关心学生的学习成长,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贵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国际教育论坛,2020,2(9):115.

[2]张殿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9,8(001):114.

[3]王荣.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读天下:综合,2020(3):1.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