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2022-05-15李志昂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网络流行语融入

李志昂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2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2020SJB0509);2020年校级教研课题一般项目(ES2020-67)。

摘 要:语言是教育的基础,对其适时恰当地利用,会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升教育的亲切感。思政课教学中巧妙融入网络流行语,因势利导地开展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网络流行语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社会基础、共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对网络流行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进行可行性分析,构建网络流行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路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与现实途径的创新,能够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受教育者,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召力和有效性。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融入;思政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9.078

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规定,它是一种特殊的流行文化现象,特定的社会事件会赋予流行语特殊的内涵,而这种内涵是被公众所认可并愿意扩散的。“网络流行语是人们在网上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基本类型主要有谐音代替型、旧词新意型、英汉缩略型、新造词语型等。纵观网络流行语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简洁易记,传播速度快。

网络流行语语言特色鲜明,折射着网民的情感态度。近年来,网络流行语在官方媒体宣传报道中屡见不鲜。2020年12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度十大網络用语”。“逆行者”“云监工”“光盘行动”“夺冠”等具有很高正能量且流行度高的词汇入选。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融入千家万户,网络语言也迅速传播,影响越来越广泛。

1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逻辑

网络流行语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社会基础,都根植于社会现实,两者融合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互联网时代思政课需要抢占阵地发出声音,这是历史和现实决定的。

1.1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在网络流行语影响日益广泛下,理论要说服群众就必须学会借力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亿万网民。”事实证明,青年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期,更容易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因此网络意识形态的阵地需要我们主动占领,主流价值观应当成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主导的价值观。而把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增加亲和力的重要举措,而且青年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需要用科学而又通俗易懂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样朴实而又充满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既教育大学生勤奋学习、努力奋斗,又引导大学生对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一致认同。

1.2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历史逻辑

我们党一向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百年历程中我们党总是善于把自己的理论扎根中国大地,与中国实际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接地气的话语表达,很快为大众所熟知接受,形成科学性大众化的理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和谐”“打铁还需自身硬”“苍蝇蚊子一起拍”等词汇流传在大江南北,朴实无华的词句中蕴含着我们党的科学理论。高校思政课其中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宣传党的理论,把在历史和实践中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网络发达,网络语言日益丰富影响力越来越大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需要教育者将合乎教学内容的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来增加时效性和亲和力。

1.3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逻辑

网络的发达,自媒体的兴起,使得网络流行语良莠不齐,有的网络流行语有合乎道德规范,但是也存在失范现象。网络流行语折射着网民的情感态度,影响着舆论,我们不能回避,必须主动作为、趋利避害,抢占舆论宣传阵地,使网络流行语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发挥。而网络流行语良莠不齐,故而需要我们主动去引导。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网络相结合,尤其是与网络流行语的结合共同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主动去抢占网络领域思政教育的阵地。相比传统的教育模式,受教育者更加倾向于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里接收教育者所传送的鲜活信息,与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心理高度相符。

2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最终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和有效性的目的。教育者要善于挖掘网络流行语蕴含的“正能量”;要善于捕捉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的大学生心态,以此为出发点,削减网络流行语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语;打造校内校外协同创新的高校思政育人体系。

2.1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网络流行语反映着一定的大众心态,形成一种网络舆论,这种反映既有合乎规范正能量的,也有失范的低俗的。我们必须及时、敏锐地发现网络流行语的价值导向,抵制错误导向的言论,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当然,新兴词汇在发展成为流行用语的过程可能会存在不规范阶段向规范阶段发展的进程。我们应多些理解和接受,对网络流行语使用中的不文明现象积极规范引导。教育者要着力提升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当大学生在网上看到不良的失范的网络流行语时,如果他并不具备对不良信息辨别和抵御的能力,那么极有可能会进行更广泛的散播从而造成更恶劣的影响。这也提醒着我们要坚定立场,尊重事实,不能随意的人云亦云。

2.2 立足思政课主渠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

将看似枯燥沉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得有温度,讲到学生心坎上,教师既要坚守理论之魂,又要贴近学生生活之实。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先深入了解学生所倾向于引用和表述的网络流行语,关注学生对事件的看法与意见,掌握学生内心需求。其次,增强对网络信息的敏感度,摸清词语背后所隐含的真正意蕴,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最后,通过使用网络流行语打开与学生的交流的窗口,引起他们的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他们的内心想法,帮助大学生建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话语体系,使对大学生的教育实现由知识的认知到心里的认同。将思想理论和网络中鲜活的实践案例相结合,把思政课堂设计成理论与现实的“对话”,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在这样的网络流行语交流情景中,使得大学生在鲜活生动的教学话语中感知到教学所传达的各种信息,使其教育方法更加适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很显然挖掘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更容易引发学生共鸣。

2.3 利用鲜活网络资源,打造校内校外协同创新的高校思政育人体系

高校思政课要守土有责,利用校园文化熏陶人。要利用好思政课主渠道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增强自律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要加强网上舆情监控,澄清误解和谣言,引导青年形成正确认知”。要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涵养,使他们明白网络空间绝不是法外之地,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积极培养文明和谐的校园好网民。除了学校之外,社会还应该打造协同育人的合力。我们应该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引导行为相结合。社会应当对网络上的不实信息,尤其是带有不良企图的舆论以及在重大问题上引导坚持正确的是非观念,抵制不法分子的邪恶行径,由此加强对于网络乃至整个社会舆论的引导。国家要加强网络领域立法和执法,规范网络用语。每个公民也应当增强辨识力,文明使用网络用语。

3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原则方法

思政课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有其规律,因此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遵循规律和把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最终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和有效性的目的。

3.1 教学内容上坚持政治性、学理性

“思政课是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一门课程。”思政课是对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进行宣传、教育,这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对于国家、社会和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要毫不动摇严守政治性,同时思政课还建立在严密的科学逻辑之上,具有很强的学理性。因此在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有趣而忽视教学内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和削减思政课教学的政治性和学理性。而是通过网络流行用语增强理论的解释力、渗透力,引导学生在理性探索中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思政课的实效性体现在青年学生是否从思想上行动上自觉接收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来自青年学生对于思政课内容的信服,而信服力又是来自于思政课严谨的逻辑性。

3.2 教学理念上增强建设性、批判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网络空间话语良莠不齐,不同的思想和多元的价值相互交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会对主流的价值信仰产生一定影响。这就需要思政课要理直气壮地同错误观点进行斗争。学会通过“逆行者”“云监工”“光盘行动”等网络流行语的正能量旗帜鲜明的宣扬我们的主流价值理念。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凸显的一些社会矛盾通过网络可能会形成放大效应,青年学生由于知识体系不健全社会阅历不够,缺乏一定的辨别力和免疫力,很容易受到感染,导致信念动摇价值观偏移。因此,思政课要增强批判性守好责任田引导青年学生理性地分辨是是非非、善恶美丑的问题。指引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武器去分析错误观点、抵制错误思想。

3.3 教学方式上坚持多样性、特色化

互联网加的多媒体教学已然越来越成为高校的主要部分,作为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课程,传统的灌输式的理论教育早已不再适应当今以互联网为主的多媒体时代。教育者必须采取以学生为本的多样化、特色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足统一性教学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关照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要针对不同类型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对象开展教学设计,才能弥补统一性教学的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既要体现统一要求和共同目标,又要注重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利用网络鲜活的流行的话语融入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收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7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3]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02).

[4]李超民.新时代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16.

[5]毕亮.网络流行语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创新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47-49.

[6]冯刚.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规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

[7]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8]詹鹏,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四个维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03):16-20.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网络流行语融入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