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中国实践探讨

2022-05-15关亚坤杨淑娴吴光恒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亚坤 杨淑娴 吴光恒

基金项目:2020年江汉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网络舆情与信息治理研究——以2020年我国新冠疫情为例”(211352013)。

作者简介:关亚坤(1995-),女,湖北潜江人,江汉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舆情传播、影视制作、广播电视;杨淑娴(1998-),女,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吴光恒(1973-),男,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新媒体舆情传播。

摘 要: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影响了全球的发展。面对来势汹汹的风险和挑战,中国政府和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充分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下,中国在防控疫情中体现出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奋力彰显了在全球抗疫下中国的“制度优势”和“大国担当”。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中国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9.016

近年来,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国际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无论是2009年的H1N1猪流感、还是前些年的西非埃博拉疫情,以及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都严重影响了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重视。“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见,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已然造成了全球性的风险,已成为当下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1 中国全力阻击疫情举措展现“中国速度”

1.1 火神山医院“十日奇迹”

“火神山医院,是参照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北京小汤山医院的模式,在武汉职工疗养院建设一座专门医院,主要用于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医院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

2020年1月23日清晨,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控制总部为遏制疫情蔓延,发布了第1号通知。决定立即建造武汉版的“小汤山医院”的消息随之而来,当下整个武汉市进入紧急备战状态。于是,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快马加鞭前往武汉,酣战火神山。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5G的加持下,全网估约5000万“云监工”见证了施工建设者将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一座可以容纳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

以最短的时日设计图纸,最快的速度调动施工机械和人员入场。从2020年1月24日晚的场地平整到2月2日的竣工交付,开始收治和治疗病人,中国只用了10天就完成了这座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医院建设。火神山“十日奇迹”的光速建设壮举背后,不仅是中国建造技术的飞跃,更是对中国速度的最好诠释。此等加速度不仅在中国,甚至是在国际公共卫生防控与医疗领域都是史无前例的。

1.2 物资传输及医疗队的加速驰援

面对疫情,刻不容缓,中央迅速将各类救援、防控物资和团队向湖北输送,展现出世所罕见的“中国速度”。

在救援、防控物资方面,政府结合防疫工作的迫切需求和现有库存的巨大缺口,迅速动员全社会生产系统以保证医疗物资和应急物品的供应。在党中央的统一指引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关键物资配送的交通“绿色通道”进行运输,用以确保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及时准确地援助重点地区。短时期内,检测试剂、防护用品、医疗器械、救治药品、消杀产品等五大类医用物资生产企业迅速复工复产、加班加点,使口罩等供货链得到协调落实。在医疗团队驰援方面,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委分阶段,分批次组织了全国上下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部队——派出346支医疗队和4万多名医务人员前往湖北省,组织调配19个省对口驰援疫情严重地区。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抵达湖北,为全力阻击疫情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在面对疫情加速蔓延的严峻趋势所采取的及时有力的举措,为武汉防控工作全面展开争取了时间,用最快速度、最高效率、最大程度降低了损失。

1.3 科研攻关团队与时间赛跑

2020年1月7日21时,对病毒性肺炎病原检测结果初步评估专家组检测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并获得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专家组初步判定,该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

早在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首次发布公告前,中国科学家仅用一周时长就完成了对该病毒的初步鉴定和测序,并积极主动地与国际社会分享了相应的病毒DNA序列。疫情初期,中国工程院迅速启动了应急反应机制,聚集了40多名院士专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判断,完善和制定了预防和治理策略,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其他方面提出重要建议。同时,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也迅速行动起来,肩负起了许多重任。追踪病毒溯源、查明传播路径、优化危重患者治疗方案及有效药品和疫苗研发等其他科研技术攻关项目也相继启动。

科技的支撑是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保障,助力中国争分夺秒地与病毒较量,荣获了世卫组织对“中国速度”的认可。

2 全国抗疫大考彰显“中国力量”

2.1 “众志成城,人民齐心”: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

疫情发生以来,举国上下齐心协力,聚沙成塔,筑成牢不可破的防疫抗疫围墙,汇聚成令人振奋和强大的中国力量。

在这场突发疫情的大考中,无论是从80多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主动请缨赴汉到朴实菜农靠着电动三轮车骑行40公里为医务人员送菜,还是疾控工作人员昼夜不停在医院加班加点到14亿人口自觉坚持居家隔离……上到海关检测下到社区排查,从国门口到家门口,正是广大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共克时艰,集聚战“疫”全民力量,修筑起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彰显了困难面前人民群众蕴含的伟大力量。

2.2 “親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强有力的领导能力和应对能力

疫情初期,面临医疗物资处于紧缺状态且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品供应情况也吃紧的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制定了科学防治策略,亲自指挥部署并果断地采取抗疫行动。各党员领导干部谨记疫情就是命令,主动承担起防控疫情的首要工作,听从调度,亲临战疫前线。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集中统一指挥部署下,各地党员干部带头组建防疫先锋队,对社区防控疫情进行网格化管理,对高风险区和中高风险区的返乡人员实行24小时观察和看护,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口流动的传染源。同时,在高速公路处入口、铁路、航空等服务区运行检查,并不断地进行动态排查、定期消杀等工作,尽可能掌握疫情的实时动向……把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落实到基层,可谓疫情在哪里,党的影子就在哪里。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带领下,这场抗疫守卫战硕果累累。

在抗击疫情斗争的各个战场中,广大党员干部奋勇当先、各司其职,发挥了强有力的领导能力和出色的应对能力。统筹疫情防控的战略格局取得显著成效,极大的稳定了民心,为世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树立了良好典范。

3 全球抗疫大考凸显“中国制度”优势

3.1 坚持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制度优势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面对世界局势的变化莫测和重重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领导人民攻坚克难,在一次次时代大考中交出了优异答卷。

这次抗疫斗争,我们党在抗疫大战中所发挥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是本次疫情防控的有力保障和制度优势。各级各地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通力协作、综合治理,各级党员干部扛起疫情防控大旗,高效地将党中央的各项决策和部署贯彻实行到千家万户。从南到北,从城市到乡村,只要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坚定的领导和方向。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这次疫情防治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党员同志的坚守岗位,更离不开党的坚定领导和全盘指挥,只有把大家都拧成一股绳,才能发挥制度的最大优势。

在此次抗击疫情的大考中,党和政府奋力筑起的防控疫情体系已然发挥巨大作用,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如此巨大的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依然能凭借其沉着冷静的应对能力顺利突围,给本次抗疫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一盏明灯。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党统一领导,集合指挥的制度优势。

3.2 彰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疫情防控归根结底是一场总体战,新冠肺炎疫情给每一位社会成员的生命健康都带来严重威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带来巨大影响和冲击,全国人民的利益被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可见,面对抗疫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巨大挑战,我们必须善于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党中央战斗的号角一声吹响,全党、全国、全社会一起出动,齐心协力投入这场抗疫之战中来。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举全国之力,全力应对,争分夺秒同时间比赛,最终形成了抗击病毒的强大作用力。不仅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更利用“全民族、全政府、全社会”的方式,全面投入工作,突出效率,使得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

3.3 坚持群众路线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制度优势就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中国的革命是团结人民取得最终胜利的,中国的建设也是依靠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能动性而取得成功的,中国的改革和飞速发展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强大后援军力量。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发挥群众的主动力不可或缺。

在习近平主席的指导下,我们坚持鲜明的人民立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出了“提高收治率、降低死亡率”的目标,作出了“应收尽收”和“免费治疗”的决策,采取了“减、免、补”等一系列措施,最大程度解决患者的后顾之忧,帮助各类企业渡过最难熬的一道坎。不仅如此,还紧跟时代步伐,结合线上采购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对社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供应需求和物资保障;更有政府扶持武汉市普及“全民免费核酸检测”,有效预防遏制病毒二次传播等。这一系列举措,都体现了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以果断的勇气为后期疫情防控更好地联系群众奠定基础,以顽强的决心,为后期疫情防控更好地发动群众做好铺垫。

政府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联系群众,采取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配合的行动举措,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各行各业的社会群体都团结在一起,形成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抗疫伟力。中国具有如此强大的统筹协调能力,都是充分发挥了群众路线的制度优势,使得人民群众广泛、主动参与抗击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具体战斗中来。

4 全球抗疫大考展现“大国担当”

4.1 内防外散,外防输入:积极地采取防控举措

疫情防控关键在防,防控工作不可或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对全国人民以及世界各国际负责的理念,从疫情伊始,就采取了最严格且最全面的防控举措。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最紧迫的工作重心,把人民安全列为最突出的目标和重点,展示出强有力的大国担当。

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全国各省份先后采取应急响应;以武汉为首的多个城市紧急关闭离城通道,立即停止大型群众性聚集活动,关闭电影院、景区等人流量密集的公共性娱乐场所;擅于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科技技术,对防疫人员实行同步追踪功能,实时更新疫情最新动向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做到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作出决策部署,积极采取行动,领导全国人民共抗疫情。截至2020年3月18日,武汉本土新增病例为零。可见,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巨大的努力,疫情在国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先控制住国内疫情的国家,为世界各国的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为全球战“疫”赢得了宝贵时间。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发展,一方面为全球疫情斗争作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为世界减缓疫情蔓延带来帮助。

4.2 开展全球抗疫合作:构建人类防疫命运共同体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所与生俱来的全球性特点,以及全球治理本来具备的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很难仅仅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轻松对抗,所以公共卫生问题的全球治理就更需要多元参与、主客体之间通力合作。尤其是在经历非典事件之后,中国逐渐认识到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的即时性和紧迫感,也意识到全球治理问题的必要性和严峻性。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积极开展全球抗疫合作,在探索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各项医疗援助和物资供需之间的关系,以更开放、包容、且务实的心态,投入这场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中。

2020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表示:“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方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国同世界各国领导层开展对话和交流合作,通过举办专题性视频研讨会、电话专线及线下培训等多种行式,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方案和治理经验;无私向多国输出优秀的医疗专项专家组,为他国带去医疗物资和专业技术;中国主动向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并向多国出口疫苗……中国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卫生治理注入磅礴能量。

在打赢这种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卫战中,中国不断拓展多边合作、构建“防疫命运共同体”,积极对外伸以援手。通过对国外提供有效的医疗援助,坚持人民生命健康至上,树立起保护全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责任大国角色,展现出中国的大国担当。

4.3 交流互鉴,和谐共生:防控经验世界共享

中国的抗疫经验不仅仅是保护了中国人民的健康安全,更为世界战胜新冠病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为全球的防疫工作开展建立典型,树立标杆。自疫情发生以来,作为疫情首先爆发的国家,中国在国内外艰苦抗疫行动中分享防控治疗经验等行为,为国际社会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利用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显著切断了病毒传播路径;2021年3月,中国全国两会在北京如期举行;德国《星期五》周报发表题为《目标是世界之巅》的文章,文章中详细列举出中国如何控制住疫情、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慷慨解囊地提供疫苗、向欧盟国家雪中送炭,提供各项防疫支持等……种种信息都是代表中国已经有效控制疫情的信号,我们有理由赞叹中国所具备的强大修复力。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持久战中,中国在努力遏制国内疫情传播的同时,还及时向国际社会施以援手。

5 结语

中国用最科学、最灵活、最积极的防疫行动有效阻止了疫情的快速扩散,最大程度降低了全国范围内病例的爆发式增长,为世界各国争取了宝贵的抗疫时间。在此次的疫情防控过程中,再一次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正确,中国在控制好自己疫情的同时,也为全球应对新冠疫情提出了值得借鉴的中国方案,给深入互利合作带来深刻警示,为推动全球治理合作进程提供内生动力。

21世纪的世界已经改换了场景,在风险无处不在的今天,诸如新冠肺炎疫情此类的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人类的生存与卫生安全还将会面临更多新的考验和挑战。然而,人类命运是一个共同体,对于全球的卫生治理,不仅仅依靠中国,这需要全球共同合作承担风险、面对挑战。国际社会应该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积极的应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大全球卫生治理的力度决心,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社会共识。只有共同携手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给人类文明一个美好、安全、健康、多元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B/OL].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01/31/c_1125514295.htm,2020-01-31.

[2]吴晓东,崔丽,徐涛,等.抗疫一线:托起“火神山”的年轻人[N].中国青年报,2020-02-03(01).

[3]史迎春.武汉病毒性肺炎疫情病原体初定为新型冠状病毒[EB/OL].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20200109/u7ai9017758.html,2020-01-09.

[4]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01).

[5]新华社.习近平: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2-04(01).

[6]张思远.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81.cn/jmywyl/2020-02/23/content_9750164.htm?from=groupmessage,2020-02-23.

[7]李东佳.全球战“疫”,习主席的倡议彰显中国担当[EB/OL].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part_id=8549053444055493869&art_id=8549053444055493869&item_id=8549053444055493869&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2020-03-29.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事件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传播过程分析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公众号的谣言治理
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基于Hadoop平台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控研究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