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2022-05-10侯彩霞

家长·下 2022年4期
关键词:班会心理健康心理

侯彩霞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大众关注的一个热点,而作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班主任,就更应对这一热点投入充足的研究。基于對以上趋势和事实的了解,笔者将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围绕“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一题撰文,并试从课堂教育的优化、学生互动的推进、家校合作的引入、实践教育的完善、环境渗透的利用以及教师示范作用的发挥等几个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希望能对教育工作改良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优化课堂教育,开展心理健康引导

对任何一方面知识、技能和情怀的教育而言,课堂无疑是最为主要也是最具有效果形成效力的平台,心理健康教育自然也不会例外。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育的执行形式,借助召开主题班会、引入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班本课程等方法,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强化提供最为强劲的动力。

(一)积极召开主题班会

班会是专属于班主任的“专利”课程,也是班主任解决班级问题、实施班级管理的主要平台。小学班主任要善于利用班会的契机,不要仅仅将之视为交代琐碎事务的场合,而应结合近一阶段学生整体的精神面貌、集体经历以及个别学生的个性化表现设置不同的主题,以主题为核心开展单元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最关心也最感到困惑的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情绪得到有序而精准的疏导与排解。例如,在经历过一次难度较大的考试后,部分学生没有在具体的分数上达成预期的目标,心中大多感到非常沮丧。这时班主任就可以召开一次“自信最美”的主题班会,带领学生正确分析这次考试的形式以及自己失分的原因,并对学生之前的正确表现提出必要的肯定,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二)引入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班会的召开频率在小学体系课程中可以说是最低的,如果只以主题班会为依托,那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力度将受到很大限制。对此,小学班主任要和其他任课教师开展合作,在其他课程的课堂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正能量”的渗透,既让学生的心理成长得到多元保障,又能促进学生对相应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吸收。例如,结合语文学科,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时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文中角色所具有的美好品质,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结合数学学科,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杰出数学家为了追求真理而体现的顽强意志,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结合体育学科,教师则可根据学生体能的强化和运动技艺的成熟而适时提出表扬,培养学生强大的自信心;等等。

(三)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班本课程

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多样、复杂的,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必然要体现解决多元问题、疏导各种情绪的作用,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课程作为依托。小学班主任可以结合本班的课程安排和学生的共性心理特点,设计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班本课程,以之作为系统性地向学生讲解健康心理情绪、教授自我心理调节方法以及弘扬正确价值观的主阵地,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根“主心骨”。例如,班主任可根据自己任教课程的课时数量和进度要求,从每周中抽出一节课作为班本心理教育课,集中为学生讲解诸如“如何看待自己的缺点”“怎样正确处理矛盾”“如何有效控制情绪”以及“怎样妥善处理男女同学关系”等热门心理话题,为学生在具体方面中所存在的问题答疑解惑。

二、推进学生互动,开展心理健康引导

根据有关研究显示,人的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其社会生活质量的影响,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便是构成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针对这一事实,小学班主任应将对学生之间互动活动的组织与推进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和平日里学生间的日常交流为有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架起牢固的支点。

(一)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模式

学习自然是学生最主要的活动项目,那么班主任就要将这一项目作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一大阵地。具体而言,小学班主任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预留一些问题作为学生自主思考的话题,并组织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讨论,共同为这一问题的解答而献计献策。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形成更为良好的自主学习素养,也能体会到集体合作的力量和乐趣,让他们更乐于与人合作、与人分享。例如,对科学课中关于“电路”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同桌二人或四人小组的形式开展一次电路连接实验,让各组中的不同成员分别负责一部分电路的连接工作,而后再将每个人的成果连起来;如果灯泡没有亮起,大家也要在一起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合力解决,让学生体会到群策群力的意义。

(二)鼓励学生之间在课下进行健康交流

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上课外,学生还有很多时间进行各式各样的课下活动。小学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在课间等时间做一些有益的交流,彼此分享一些生活中的趣事、乐事,或就自己最近遇到的苦恼向好伙伴倾诉,也可以交换各自的“小秘密”。这些交流能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友谊的温暖,进而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珍视友谊的良好心态。例如,当班里有学生过生日时,班主任可鼓励大家在课下向他送上一句真心的祝福,有意愿的还可准备一些小礼物送给这位“小寿星”;看到有学生一天都神采奕奕的,班主任也可请他将自己心中的喜悦分享给其他学生,让大家也多收获一份生活的美好;等等。

三、引入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引导

所有教育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来自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和默契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当然也适用于这一真理。所以,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有意识地将家校合作机制引入其中,一方面和家长积极交流有关信息,一方面为家长提供开展居家心理教育的有利条件,同时建议家长多和子女进行亲子互动,让学生的心理成长得到来自亲情的“加持”。

(一)就学生的心理情况和家长做深度沟通

和班主任相比,学生家长无疑是更了解学生的人——尤其是对学生的居家状态更是可以做到“了如指掌”。因此,小学班主任要经常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络,就学生在校、居家期间的情绪、精神状态和经历等做充分的信息交换,一来为自己在校引导工作的开展准备更多的信息材料,二来也能使家长更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例如,当发现有学生闷闷不乐时,班主任除了要从学生本人和其他学生口中打听相关情况外,还可通过微信等平台与家长联系,询问学生是否在家里经历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并向家长了解之前学生出现类似情况后一般可通过什么方法恢复状态,还可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对家长做一番简单的介绍。

(二)为家长的居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协助

由于文化程度、职业和性格等的不同,不少学生家长在对子女进行居家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常常表现得“有心无力”,不知该从何下手。对此,小学班主任要及时通过家校交流平台向家长提供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性材料,并推荐一些关于子女心理辅导方面的成功案例,还可将自己在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教学过程录制成微课视频提供给家长,为其居家心理辅导的有效进行提供强大援助。例如,很多家长在子女出现“不听话”的表现时往往会采取刚性措施加以打压,甚至会施以体罚,这反而会助长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那么对这个问题,班主任就要将有关“柔性管理”方面的资料提供给家长,并向家长阐述柔性管理的效果,使家长在之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能以更为平和的姿态和孩子做沟通,让孩子相信自己的父母。

(三)建议家长多和子女开展亲子活动

亲情是抚平创伤的良药,也是帮助人们形成乐观心态和平和心性的一剂“仙丹”。小学班主任要多建议家长和子女进行亲密的接触,利用业余时间多陪伴子女,倾听他们内心的苦闷,和他们分享彼此的快乐,与他们一同面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小挑战,并带领他们参加一些有趣的亲子活动。这样一来,学生便能更好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诸多心理层面的问题也就会变得更容易解决。例如,班主任可鼓励家长利用周六日的时间带孩子去公园观景或游乐园玩耍,一起和一些富有特色的景点合影,并陪孩子玩一玩他们喜欢的游戏;在孩子过生日时,家长也要有意识地准备一些特殊的环节,给孩子留下一个美好而深刻的生日记忆;等等。

四、完善实践教育,开展心理健康引导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喜欢参加一些有意思的活动,而对学生兴趣的有效迎合又可以对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取得带来极大的帮助。所以说,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应只停留在语言和理论层面,而要借助对趣味游戏的设计和户外实践的组织焕发更强的感染力和引导性,让学生能在实践中实现心理认知的深度优化和自觉矫正。

(一)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学生心理成长

每个小学生都是天生的“游戏家”,对富有趣味性和参与感的游戏活动丝毫沒有“抵抗力”可言。小学班主任要转变过去对游戏的片面看法,将游戏作为优化学生情绪、培养学生自我认知的有效工具,帮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享受快乐、了解自我、发展友谊,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取得提供极大的便利。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你演我猜”的游戏:让学生结成几个二人小组,一人负责用肢体动作表演黑板上由教师写出的某个词或某句话,另一个人则背对黑板猜测搭档表演的内容,看哪一组能在最短时间内猜出正确答案。这个游戏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在思考、表演等方面的天赋,享受在竞争中获得成就感的快乐,并帮助他们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合作情谊。

(二)通过户外实践促进学生心理成长

小学班主任要在保证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多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校园,到外面的世界参与一些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深度洗礼。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孤儿院,帮助那里的工作人员打扫卫生、收拾物品,陪那里的孩子做游戏、聊天,送给他们一些小礼品。在这种劳动和奉献中,学生可以很好地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谛。

五、利用环境渗透,开展心理健康引导

环境对一个人所能起到的影响是悄无声息而又巨大、深远的,这是由人的认知规律所决定的客观事实。出于对这一事实的尊重和利用,小学班主任要将环境渗透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体系,通过感官渗透和活动渗透两条路径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心理引导,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以起到更为良好的教育成效。例如,班主任可以在教室的窗台上放上几盆绿色盆栽,在墙壁上贴上一些表现大自然秀美风光的贴画、壁纸,让学生时时刻刻处在清新自然的气息中;还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植物的种子,把它们种在写有自己名字的花盆中,每天为它们浇水,看着它们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感受呵护生命、孕育生命的幸福;等等。

六、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开展心理健康引导

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来说,班主任无疑有着非常特殊且重要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给自己带来莫大的影响。基于这一点,小学班主任应将自己打造成一座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标杆”,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出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以自己为榜样构建充满阳光的内心世界。例如,班主任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在学生面前发脾气;在遇到困难时,要多想出解决的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放弃;在自习课坐班时,班主任可以带一本业务类的书籍或一本名著,和学生一起安安静静地阅读、学习;当发现有学生遇到困难时,班主任也要在第一时间给予问候、安慰和必要的帮助,鼓励他们振作起来渡过难关;等等。

七、结语

教育与其说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的授予,不如说是对学生的多维关怀,让他们能在增长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发现蕴涵在生活和生命中的真、善、美。小学班主任要从根本上认识并努力践行这一点,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围绕课堂教育的优化、学生互动的推进、家校合作的引入、实践教育的完善、环境渗透的利用以及教师示范作用的发挥等主题制定、实施系统性的引导策略,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起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往后的人生,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宋行军)

猜你喜欢

班会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心理小测试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