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诊改视域的高职院校教师能力发展路径探讨*

2022-05-09罗羿寒

智库时代 2022年18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职业院校院校

罗羿寒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文件陆续下发,体现了国家对于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之下,“提质升级”“内涵式发展”的概念被陆续提出,而这些方向也成为了高职类院校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2015年6月,教育部下达《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 号),该文件对高职类院校的办学宗旨、专业设置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高职类院校在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机制改革、管理体系优化等方面下更多功夫。同时,将培养高质量人才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贯彻落实。为了进一步保证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教育部下发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教职成司函〔2015〕168 号)。这也给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操作方案,各地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建设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高职院校的自我审视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职业院校的内部质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对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进行优化,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效率,有利于国家建设一支更先进、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技能团队。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今天,职业院校也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管理和教学等多角度入手,对过去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整改和优化。教育工作者作为职业院校的主要群体,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更多的重视。

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保证自身教学的专业性。要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培养更加专业的类型人才,师资团队的质量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也需要顺应时代,加强对信息化教育的认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强化对现代教育模式的理解,厘清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的内涵,建立能力结构模型,建构教师能力发展路径,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教师职业能力研究现状

结构化的教师能力是影响教育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也是职业院校教师的重要特征之一。尽管教师在学识素养、工作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其能力结构中都包含了关键的核心能力。

美国政府在21世纪初期提出了《21世纪预备教师的知识与技能》,该文件中共有8大原则、9项技能,包括专业性知识、主题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估、合作教学体系等等。2015年美国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联合下发的《教师素养: 面向个性化、学生中心的教学》中明确提到,要加强对于专业类学生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认知素养、内省素养、社交素养、学习能力素养。紧接着,欧盟也通过了《欧洲教师素养及资格的共同标准》,明确了职业教学过程的基本标准:包括协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社会融入能力等。这些政策的推出,本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职业类教育的整体结构,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建设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国外对于教师能力基础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早,取得的研究成果更加显著,SA Skvortsova和YSVtornikova(2013)提出,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建设更加完善的能力体系,具体包括专业能力、人格素养等多个方面。霍尔( D Hol)(2013)等提出“胜任力”是衡量教师工作能力的主要标准,其本身也是一个综合化的概念。戈赫( PSC Goh)(2014)等人提出,“教师胜任力”往往能够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自身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这是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能力。

国内学者对于教师综合能力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相关概念的界定仍然处在争议阶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伴随着学者们的不断加入,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必然会更加完善。李畅、王国庆(2010)认为,高职类院校的教师能力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专业理论方面,其次是实践能力方面、此外,还有职业能力和教学方法;陈龙图(2015)认为,高职类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这部分能力是指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所有技能,是一个综合化概念;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是指作为专职类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魏秋菊(2012)认为,职业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将学生培养为能够适应社会,胜任具体岗位的专业型人才;汤霖(2011)认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将自身的专业技能与教学技能融合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引导。钟祖荣(2018)认为,职业类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理解能力,对于社会职业需求和职业变动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这样一来教育工作者才可以保证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符合时代的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也可以得到相应的保障。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对象能力,这里的对象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评价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性,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保证教学质量。

二、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缺乏系统性的评价标准

现如今,对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内涵存在着不小的争论,持有学科倾向和能力倾向观点的人各执一词,而这也使得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方向无法明确。首先,与教师职业发展相关的标准并没有建立,很多高校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并没有树立统一的标准,只是通过学历或实践经验对教师的教育能力进行定义。同时,高职教育的特点使得这一类型的院校在对教师进行招聘的过程中,既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样也需要确保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而由于需求的多样性,也使得教师的能力标准得不到统一,从而让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失去了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动力,降低了教学的效率。

(二)教师个人发展内动力不足

教师的职业能力水平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着动力缺失的问题,教师们即使明确需要进行培训的内容和自身的职业规划,但也会因为没有良好的管束措施和激励制度而迷失了原本的方向。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教师没有将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使命,只靠制度的管理很难让教学的水平得到提高。

导致教师职业发展动力不足的因素:一是发展内驱力的需求多样性。在每一项工作中,假如有了动力,就一定会有竞争的压力,不应过分重视所谓的平等和付出。这实际上是一种过高的平均值。学校就一定要在教师遇到问题和提出需求时进行解决和满足,从这个角度入手学校所采取的措施和选择的目标才可以更加贴近教师的实际需要,从而使得教学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二是激发高层次需求的力度不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得知,人的低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无法满足高层次需求。反之,高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退而求其次追求低层次的需求。

三、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一)多维度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要素模型

英国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能力由两种类型组成,分别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前者指的是人的基本能力,其可以决定个体的能力高低;而后者指的是拥有了特殊能力的人,可以在完成某一任务或在某一领域上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一理论突出了教师能力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一些学者提出了动态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周期模型,认为教师在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需求,针对不同阶段特点提出了应当提供怎样的激励方案,分析了应对其进行哪种方式的支持更为合理。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不同阶段势必会具有不同的心理想法和状态,这时只有为其提供更加合理的条件和政策,才可以使得教师将自身的潜力最大化的进行发挥。高职院校应结合教师的核心能力、一般能力、关键能力、基础能力之间的关联性、逻辑性、维度层次,尝试构建与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指标体系。

(二)构建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诊改指标

教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核心能力、一般能力、关键能力、基础能力四类,四类能力构成教师发展的五个维度——“五特”(育人情操特高、教学能力特强、教师魅力特有、科研能力特优、仁爱之心特显)。由此建立的“五特”诊断模型设立19个诊断点、52个观测点作为教师考核指标。按照不同职业能力的内涵和职业院校教师工作的特点,可以将其分解为二级、三级职业能力要求,再根据不同职业能力的要求需要制定内容指标。

表1 教师能力发展的多维诊改指标

(三)教师职业能力提升途径

诊改指标体系以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强调了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理想信念、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和仁爱之心。通过和其他学院的合作,可以完成各类合作项目,并让他们得到专业知识的传授,对职业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对老师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引导后,引导其对个人情况(成长和学习经历、师德师风、个性特征、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发展标准(教师社会实践标准、“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认定)标准、高水平教学团队遴选标准、高水平科研团队遴选标准、A级教师认定标准、优秀青年教师标准)等进行分析,合理规划教师发展的相关项目,明确项目的关键点以及可以体现关键要素的指标。能够让教师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内在的发展驱动力,并减少外界负向因素的影响,要持续提高教师的核心能力、一般能力、关键能力、基础能力。

旨在凸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多元化特点,就要重点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以及研发能力,只有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职业素养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时,才能够使得师资培养的效果更加显著。所以,应从实践技术和系统产品设计等多个层面建立职业能力的要素系统。

决定自主学习能力的要素包括个人职业能力发展目标和方向。不同阶段的自主学习目标以及学习的计划和方案是不同的。根据自主学习的计划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统一才可以使得个人的专业素质得以大幅度的提升。

培训和学习能力要素标准包括根据学校安排和主动去进行知识的丰富与学习,妥善处理好学习时间、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事宜。在假期,教师的主要精力投入在充电学习和短期培训当中,使得短期培训的效率达到最高。在签订有效协议后,可以确保教师顺利地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平,距离职业发展的规划目标更近一步。日常教学过程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则向具有较强能力的专家、教师同行们进行交流和请教,从而在其他人的身上获得持续提升的能力。

(四)激发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动力

美国的学者提出了反思性实践这一思想。他的观点认为,实践者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并不是通过现有的理论和技术去完成行动的,而是对外界环境进行理解后主动地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针对高职老师来说,在课堂教学和实际的研讨工作中,应当以问题作为一切学习的基础,根据不同的情境所提出的不同的问题来对事物有着更加全面的理解,从而对自身的职业规划以及专业发展方向进行完善与调整。通过闭环的反思性实践,教师能够不断探索得出各种问题的答案,对职业能力发展中经历的瓶颈期和过渡期会有更好地应对措施,能够产生处理问题的新思路,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的处理好不同类型的问题。教师反思实践的特征在于:以专门的教育场景作为立足点,处理这一场景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处理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反思从而实现不断的成长和进步。该学者认为反思性实践共包含了三层含义,分别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反思。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会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获取更多的经验。经验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的宝贵资源,能够引导老师进行自我反思,从而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把教师职业发展水平纳入评价系统,优化教师考核评价指标系统的细节,对其职业发展的详细考核指标进行明确,支持鼓励老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让老师们的学术专业素养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进行反思性的教学实践。不仅要持续完善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模式,同时还要让教师职业相关的政策更加合理,加大经费的投入,建立好考核评价的分级反馈体系,让教师的权益可以得到充分的维护。同时,要注重对评价结果的利用,对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可以得出限制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因素,使得教师职业能力得到提高。只有将多种评价的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才可以得到全面的教师发展评价系统,充分激发老师的职业水平。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职业院校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