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有效应用探析

2022-05-07秦伟华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康复效果偏瘫脑卒中

秦伟华

【摘要】目的:分析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筛选本院于2020.01-2021.12收治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分析,在“护理干预差异性原则下”将纳入对象分组-对比组、研究组(均n=38),分别施以常规护理、良肢位摆放,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感染、压疮以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2.63%明显较对比组15.78%更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FMA、BI评分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采用良肢位摆放,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康复进程,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良肢位摆放;并发症;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2--01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均较高[1]。发病后可造成神经功能不可逆损伤,遗留多种功能障碍,以偏瘫为最常见,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力或完全不能活动,可直接影响患者肢体功能、降低其日常生活能力[2]。伴随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可观效果。本次研究筛选本院于2020.01-2021.12收治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展开分析,观察评估良肢位摆放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本院于2020.01-2021.12收治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分析,在“护理干预差异性原则下”将纳入对象分组-对比组、研究组(均n=38)。对比组:偏瘫肌力分级3级以上20例、3级以下1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最低52岁、最高75岁,均值(63.29±8.54)岁,偏瘫病程最短5天、最长14天,均值(10.33±3.62)天;研究组:偏瘫肌力分级3级以上21例、3级以下17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最低51岁、最高75岁,均值(62.98±8.66)岁,偏瘫病程最短4天、最长14天,均值(10.11±3.54)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組予以常规护理:当患者入院,护理人员通过口头宣教的方式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并对其提出的疑问予以正确解答。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等体征变化情况,遵医嘱指导其正确用药,进行饮食、生活等方面的基础指导,至病情稳定,指导进行常规康复锻炼。

研究组施以良肢位摆放:①站位。当患者处于站立位时,采用Bobath手法托起患侧上肢,或采用吊带在肩部进行悬挂,避免肩关节脱位。②坐位。当患者坐于床上时,于后背放置靠枕或被子作为支撑,保持上身直立,肘关节稍微屈曲,小腿自然伸展,并于患侧下肢外部放置软垫,避免关节、足尖发生外旋。当患者坐于有扶手的椅子时,指导坐直上身,伸直小腿,双脚放于脚踏或地板,维持脚趾向前。③卧位。患侧卧位:协助患者保持患侧下肢膝关节、髋关节处于微屈曲位,健侧关节屈曲度为90°,并于下方放置软垫,同时在髋关节、腰背部放置枕头,确保躯干垂直于床面,稍后仰,患侧肩部稍向前伸展,肘关节尽可能伸直,上肢伸展。健侧卧位:协助上肢处于舒适体位,下肢处于自然伸展状态。④移动时。当患者需要移动时,避免患肢在无支撑情况下随意摆放,以防发生损伤,保持维持正确体位移动。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每1~2h协助更换1次体位。

1.3观察指标

1.3.1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统计计算感染、压疮以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

1.3.2康复效果比较:包括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价,评分高说明康复效果好[3]。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FMA、BI评分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内、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感染、压疮以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2.63%明显较对比组15.78%更低(P<0.05)。见表1。

2.2康复效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FMA、BI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FMA、BI评分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见表2。

3讨论

偏瘫作为脑卒中最常见残疾症状,其发生率约在60%~80%之间,不仅会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亦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如何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致残率、减轻致残程度是目前临床诸多医学工作共同关注重点和重要研究课题[3]。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卓著。分析原因为良肢位摆放是根据静止性反射、持续性控制放置而使用的临时性体位,既能够有效预防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也可以促进运动神经元修复,进而利于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综上,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采用良肢位摆放,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唐玲.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7):3925-3927.

[2]王娟.良肢位摆放标示牌的设计及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2):56-58.

[3]王晶.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5):147-148.

猜你喜欢

康复效果偏瘫脑卒中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漫画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