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价在订单定向医学生医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2022-05-06崔蕾李建光栾婷阿拉依阿汗王巧韩荣

智库时代 2022年19期
关键词:胚胎学医学实验组

崔蕾 李建光 栾婷 阿拉依·阿汗 王巧 韩荣

(1.新疆医科大学教务处;2.新疆医科科技学院)

2010年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在全国各省试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简称定向生)免费培养,缓解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缺乏,诊疗水平低的现状[1]。新疆医科大学从2011年开始招收定向生,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学生由于经济负担和就业压力较小,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之入学基础相较普通统招生薄弱,课程学习普遍落后,存在学习困难[2]。如何提高定向生学习主动性,提升学习效果是学生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形成性评价是近年来各高校探索实践的学业评价方式,由于其具有促进学生学习和提升教学效果的功能备受关注[3]-[6]。笔者在定向生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评价,以期为定向生培养提供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实验组(2018-2019学年)1483名学生,对照组(2017-2018学年)1540名学生。两组数据基本信息一致,学生年龄均在19-21岁间;男、女比例均为1/2(实验组528/1012,对照组525/958),两组学生录取成绩,前期学习成绩,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授课内容、学时安排、授课教师等方面均一致。(如年龄、性别比例、入学成绩、任课教师、理论与实验学时、培养模式等)

(二)研究方法

在基础医学院系统解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5门医学基础课程中,实验组实施形成性评价,教研室集体备课,统一课程评价形式与评价标准,灵活采用“雨课堂”课前预习、记分作业、案例讨论、PPT讲演、思维导图、阶段性测验、实验教学等形式,评价标准不局限于知识的评价,注重学生能力、素质、态度的评价。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由形成性评价成绩(40%)与期末考试成绩(60%)构成,每门课程根据课程特点灵活采取不超过4种以上的评价形式,其中课前预习或记分作业占5%,案例综述、PPT讲演、思维导图或阶段性测验等评价形式占10%,实验教学占2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期末总评成绩由期中考试成绩(30%)与期末考试成绩(70%)构成,两组期末考试均采用纸笔考试形式,客观题占50%,主观题占50%,试卷难度在0.8左右。

二、结果与分析

本文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及格率与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一)及格率与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分析统计结果可知,实验组课程及格率与期末考试成绩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1)。

表1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统计描述

对两组数据成绩频数分布进一步分析发现,小于60分分数段对照组学生人数明显高于实验组,在60-100分数段实验组学生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图1)。

图1 两组数据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二)线性回归分析

本研究中以实施形成性评价为自变量,各科目成绩为因变量,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分析中发现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与病理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组织胚胎学课成绩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从标准回归系数得出,形成性评价实施对组织胚胎学成绩的影响最大,由大到小依次为组织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解剖学、系统解剖学。由决定系数R2可见,组织胚胎学成绩有22.80%可由形评解释与预测。可知形成性评价对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有促进作用,且在组织胚胎学中实施效果最好(表2)。

表2 不同学年各专业基础课程成绩比较

三、讨论

定向生的培养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储备全科医疗卫生人才,承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预防、诊治及医疗保健工作。定向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临床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其中医学基础课程掌握对学生临床专业知识学习以及今后基层工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此类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抽象难懂等特点,学生课程学习存在积极性不高、学习倦怠[7]、学习困难等问题。

本研究结果中,实验组学生的期末平均得分与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形成性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在线性回归分析中,根据标准回归系数得出,形成性评价对医学基础课程成绩具有正向的积极作用,虽然对不同课程作用(贡献)大小不一致,但依然能看出贡献值在这门课程的总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表明形成性评价对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有促进作用[8],且在组织胚胎学中实施效果最好。分析其原因,发现组织胚胎学除采取多样的评价形式外,较其他课程更加注重反馈与改进。授课过程中,依托QQ与“雨课堂”的线上反馈贯穿整个教学,并且每个月结合学生学情提供点对点书面反馈,对个别存在学习问题的学生,进一步采取一对一面对面反馈,同时学期中召开两次学生座谈会,积极收集学生意见,并及时结合意见开展针对性集体备课,不断调整教学,使得教学成效显著。

形成性评价在定向生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切实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侧重对学生学习态度与能力的引导,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自信心及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在学习上投入更多精力[9]。同时由于评价过程中注重“反馈与持续改进”,能够增进师生间互动,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改进完善教学,切实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提升学习效率[10]。

为不断完善和改进形成性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开展了校院两级督导,组织学校学院层面督导专家,对开展形成性评价的医学基础课程进行不定期听课,对发现的问题当场反馈或者统一提交学院、教务处集中反馈。同时召开了3场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于医学基础课程形成性评价的意见,发现在具体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教师容易把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混淆,认为单元测试、平时作业就是形成性评价;采取的评价形式单一,评价标准未体现对于能力的引导与评价,还是停留在用正确与否来评价学生;一学期采用4-5种评价形式,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业压力与负担;评价过程中不注重及时的反馈等。

为更好地在定向生中开展课程形成性评价,充分发挥其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扎实做好教师形成性评价培训工作,让教师充分理解形成性评价工作的理念与内涵。培训方式可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开展培训,实施过程中每学期可以组织1-2次“形成性评价经验分享会”,分享教案、教法,为教师搭建交流的互动平台,帮助教师互相学习、借鉴,提升理念方法。(2)指导学院组织督导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定评价标准,标准要注重体现学生能力与态度的引导评价,同时每位任课教师要熟知评价标准,切实做到同一门课程评价的同质化。(3)形评过程中,采取的评价形式可结合课程特点灵活多样,但是评价形式采用的数量,应统筹考虑学生精力投入,不宜过多。(4)形成性评价中,评价方式除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的方式外,还可引入学生互评,保证评价的客观性。(5)实施过程中,应注重持续反馈与改进,教师可充分依托信息化技术拓宽反馈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对教学的需求,针对性反馈改进教学。

猜你喜欢

胚胎学医学实验组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情感教育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胚胎组织学切片在人体组胚教学方法作用的初步探讨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在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