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在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01董丽萍吴长初刘冠兰罗文奇张晓东

科教导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实验

董丽萍 吴长初 刘冠兰 罗文奇 张晓东 袁衡

摘 要 目的:在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个班(共438人),其中2个班作为实验组,用“三维立体”教学方法进行胚胎学实验教学;另外2个班作为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胚胎学实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成绩。结果: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采用“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实验组形成性评价平均成绩82.1和综合平均成绩84.5相比对照组形成性评价平均成绩72.7和综合平均成绩76.4都有所提高。结论:胚胎学实验教学中采取“三维立体”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胚胎学 实验 三维立体

Abstract Objective: The embry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adopt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l,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improving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2014 grade students of clinical medicine four classes(A total of 438 people), in which two classes as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mbry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Two other classes a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mbry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Compar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l,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has improved greatly,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comprehensive scores were increased. Conclusion: The embry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adopted th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 to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embryology; experiment; three-dimensional

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发生及其机制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和母体的关系、先天性畸形等内容,是主要的医学形态课程之一。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胚胎学的教学长期处于组织学的附属地位。实际上,胚胎学完全可以作为一门具有自身规律和相对独立性的基础医学课程。通过对人体正常发育过程的学习,学生可从胚胎时期的发育上对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组织学的内容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的影响,偶尔会脱离正常轨道,从而造成局部或整体的结构变化、缺陷或者畸形,这些内容又与儿科学、产科学、优生学等密切相关。而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胚胎学已经从简单的描述胚胎学开拓至试管婴儿、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等方面,正在不断地充实着现代医学的内容。因此,提高胚胎学的教学质量刻不容缓。胚胎学实验课的观察更是学生直观印象的重要基础。为此,在胚胎学实验教学中能给学生以最直接的學习体验,使其成为改革中的首要环节。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1-4班,共438人。1-2班为实验组,共220人;3-4班为对照组,共218人。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三维立体”教学方法进行胚胎学实验课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胚胎学实验课教学。

“三维立体”教学方法:多媒体视听材料讲解+模型观察+胚胎标本观察,三种教学模式同步应用于胚胎学实验教学,按授课内容配套进行。

多媒体视听材料是根据《医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制作的动画和实体资料视频,学生可以通过该视频观察到胚胎的基本发生过程,但是看不到胚胎内部器官的演变过程及规律。模型观察材料是医学仪器公司根据胚胎的发育过程分别制作的早期胚胎发育模型(包括受精卵、桑椹胚、胚泡、二胚层胚盘、三胚层胚盘及其分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羊膜囊、卵黄囊、绒毛膜、尿囊等结构的演变)和各系统器官的发育演变模型(包括泌尿生殖系统器官、消化呼吸系统器官、颜面发生以及心脏演变模型),通过这套模型的观察,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个器官的演变,例如心脏演变模型包括心脏外形的演变和内部分割,学生可以观察到心脏如何从心管演变为成体心脏的外形,从房室管演变为拥有四个心腔的心脏。最后再通过观察实体胚胎标本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验室收集了临床自愿终止妊娠的正常人胚胎及畸形胚胎制成瓶装标本,给学生真实直观的形态观察。

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单一的模型观察进行教学。

1.3 评价指标

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成绩进行对比。形成性评价由实验教学课堂提问和模型观察考试两部分组成,综合成绩由《组织胚胎学》期末考试成绩(70%)和形成性评价(30%)组成。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5.0 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统计两个组的形成性评价和总成绩(百分制)的成绩分布发现:无论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综合成绩,均表现为对照组及格率低,且成绩多分布在60-80分之间(图1)。而实验组及格率高,且成绩多分布在70-90分之间,高分段人数较多(图2)。对照组形成性评价平均成绩72.7,综合平均成绩76.4;而实验组形成性评价平均成绩82.1,综合平均成绩84.5。实验组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图3)。

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实验组同学表现为课堂气氛活跃,提问时积极抢答,答案准确度高;而对照组课堂相对沉闷,同学均不愿回应,教师只能通过点名的方式进行提问,答案准确度较低;模型考试时,实验组多数同学能够快速准确的描述老师所指的结构并能通过老师的描述找到相应的模型,而对照组多数同学表现为描述不够准确,或结构寻找出现困难。

图1 对照组成绩统计图。A,形成性评价成绩分布图;B,综合成绩成绩分布图

图2 实验组成绩统计图。A,形成性评价成绩分布图;B,综合成绩成绩分布图

图3 A,实验组和对照组形成性评价成绩比较;B,实验组和对照组综合成绩比较。*P<0.01.

3 讨论

胚胎学属于人体形态学范畴,但它与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等其他形态学科均有所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胚胎的各种形态结构在发育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变化,且变化速度快,变化程度大。因此学生在实验课学习中特别不容易观察与理解其过程;且新名词多,学生普遍反映记忆困难,学习效果差。

为了提高学生理解胚胎发育的动态演变过程,我们在胚胎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三维立体”教学模式。按照教学内容,适时进行多媒体视听材料讲解、模型观察和胚胎标本观察。先进行多媒体视听材料讲解,该视频与教材配套,图文并茂,并配以语音讲解。通过观看多媒体视听材料,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第二步进行模型观察。学生通过模型观察胚胎发育时各器官形态变化,使学生建立起胚胎发育时各器官的立体思维概念;最后观察胚胎标本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同学在形成性评价和综合评价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近年来,国内不少院校都在开展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例如引入PBL教学法、TBL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反转课堂等教学法,而且均取得了一些效果。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还要不断总结,逐步改进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讯作者:袁衡

€L芑鹣钅浚汉鲜〗逃谈南钅俊鞠娼掏ǎ?015)291-548】;长沙医学院院级教改课题【长医教〔2014〕9-17】

参考文献

[1] 高英茂,高青.组织学与胚胎学.科学出版社,2010.

[2] 胡军,周欣,丁艳芳等.PBL教学法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6(1):99-102.

[3] 李海,陈建海,王金花等.TBL教学模式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应用的教学设计.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5):794-795.

[4] 田娟,李曉明,宋小峰,田鹤.组织胚胎学“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解剖科学进展,2015(1):98-99.

[5] 李钊,王笑音,徐纪伟.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5):18-19.

猜你喜欢

实验
有趣的太空实验
磁悬浮实验
色彩实验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反泡泡小实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
化学实验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