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整脊疗法及核心肌群训练治疗产后腰痛临床观察*

2022-05-05韩盛昊王宝成

光明中医 2022年7期
关键词:后腰骨盆肌群

韩盛昊 王宝成

产后腰痛是妇女产后常见病之一,其发生率为 50%~80%,主要表现为背部、腰骶部和臀部疼痛酸胀,可伴有功能活动障碍,若治疗不及时,往往会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3]。目前研究表明,产后脊柱、骨盆生物力学变化是引起产后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4]。现国内主要采取针刺治疗、手法治疗或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姿势指导等[5-7],但治疗效果参差不齐。针刺联合整脊疗法及核心肌群训练治疗是依据中医整体观念、现代脊柱稳定性研究的三亚系理论结合哺乳期女性特殊的生理状态及多年临床实践提出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首先通过中医正骨手法从上至下纠正脊柱、骨盆的关节错位,恢复脊柱、骨盆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曲度,达到脊柱被动亚系系统的稳定;其次通过脊柱核心肌群训练,增强核心肌群的灵敏性、柔韧性、平衡能力以及本体感觉的核心力量,达到主动亚系系统的稳定,不仅可以使疼痛症状很快缓解,远期疗效也明显增加。此研究在矫正脊柱、骨盆生物力学基础上,联合腰骶部核心肌群训练治疗产后腰痛,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为2017年3月—2018年4月于大连市妇产医院中医科就诊产后腰痛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依据脊柱、骨盆、核心肌群三维一体理论指导治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依从性较好,无一脱落。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生产方式、妊娠时间、病程、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产后腰痛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年龄20~40岁;③对课题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影像学检查显示有骨结核、肿瘤的病例;②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③ 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造血系统、肝肾功能等疾病;④目前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选取双侧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秩边及八髎穴。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采用0.30 mm×40 mm毫针进行针刺,进针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采用TDP照射腰骶部,留针20 min。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5次。试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整脊疗法及核心股肌群训练治疗。整脊疗法:腰骶部治疗为主,由上至下纠正腰椎、骨盆关节紊乱,恢复脊柱、骨盆正常解剖结构。采用腰椎旋转定位扳法,术者以左(右)手拇指顶住患椎偏歪的棘突,用力向对侧推按,以拨正偏歪棘突;右(左)手扶持患者躯体,使脊柱逐渐屈曲,并在向棘突偏歪一侧侧弯的情况下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两手协同动作,推按一手先捺定顶住患椎棘突,在旋转的最后几度用力推按,偏歪棘突复位时指下可扪及弹跳感。骨盆治疗:采用侧卧斜扳法,患者患侧卧位,患肢伸直,健肢屈曲,医者立于其前面,一前臂至于健肩前部,以固定患者上身,另一肘部压于髋后方,嘱患者上身向后转,待转到最大限度时,医者两手协同作对抗用力,此时多听到“咔嚓”声,即可复位。核心肌群训炼: 激活核心稳定系统,改善核心控制能力。初始动作:身体保持四点跪位,手臂和大腿垂直于地面,背部放平,腹部收缩。训练动作:如能维持四点跪位3 min以上,才可进行三点跪位训练,再逐渐进阶到至两点跪位训练。首先抬起左臂并用力伸直,然后抬起右腿并用力向后伸展;维持3 min左右,缓慢放松回到原位,再换对侧继续练习循序渐进,视情况逐渐增加难度。试验组所有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5次。

1.4 观察指标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疼痛问卷[9]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10]进行计量分析。

2 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和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VAS评分在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3个月时,2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其远期效果更加明显。2组组间对比,试验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在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治疗3个月后,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产后腰痛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产后腰痛是产褥期出现的一种常见疾病,疼痛部位主要在腰骶部,其原因可能与妊娠期的各项因素有关,如随着胎儿的长大,孕妇脊柱前弯持续增加、激素改变引起韧带松弛并最终导致脊柱失稳和脊柱生理幅度改变等[11]。研究显示[12],剖宫产、多次生育、术前腰背痛病史是产妇产后慢性腰背痛的独立危险因素,若未能及时治疗,产后腰痛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产生极大的影响,进而可能会引起盆底肌、腹直肌等身体肌肉功能恢复,部分产妇情绪焦虑、紧张可能会出现产后乳汁减少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产后腰痛可以通过药物、针刺、整脊、运动疗法等多种方式进行康复治疗,但目前治疗方法纷繁复杂,疗效尚不确切。此研究采用的针刺联合整脊疗法及核心肌群训练是依据中医整体观念、现代脊柱稳定性研究的三亚系理论结合产妇相对的生理状态及多年临床实践提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首先,采用针刺疗法改善患者疼痛,针刺具有镇痛作用,且能有效调节患者情绪变化和认知功能障碍,研究发现针刺对疼痛诱发的情绪和认知改变都有积极干预作用[13]。其次,通过腰椎旋转定位扳法改善患者小关节紊乱[14]。最后,通过核心肌群训练,达到稳固疗效的结局。大量临床报道已经证实脊柱核心肌群训练对腰痛患者的良好治疗效果[15-17]。随着脊柱稳定性的恢复,腰背部的疼痛症状就会有明显缓解,同时远期治疗效果较好。

此研究显示,2组患者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腰痛的出现与产妇独特的生理病理状态密切相关,影响脊柱、骨盆稳定性的松弛尚未降至正常水平,产后过度劳累及不良姿势的影响,进一步加重腰背部疼痛,因此通过不同治疗方式积极治疗,对产后腰痛均具有一定疗效,可以促进产妇身体恢复。但组间比较,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联合整脊疗法及核心肌群训练的整体治疗方式可以达到消炎止痛、纠正错缝的目的,与单独针刺治疗相比,可以更快地缓解疼痛,在远期观察中,通过增加核心肌群的肌力,纠正关节错缝,促进松弛韧带的恢复,增进脊柱稳定性,防止疼痛的反复发生。

2组组间对比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时,试验组在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3个月后,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脊柱及骨盆除了具有支持和保护功能外,还有灵活的运动功能。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脊柱各段的运动度不同,这与椎间盘的厚度、椎间关节的方向、椎间韧带等制约因素有关。脊柱周围的肌肉可以发动和承受作用于躯干的外力作用。直接作用于腰背部脊柱的肌肉有背肌、腰肌。背肌分浅层和深层:浅层包括背阔肌、下后锯肌,深层包括骶棘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棘突间肌。腰肌包括腰方肌和腰大肌。针刺联合整脊疗法及核心肌群训练从骨性结构、核心肌群的恢复、神经对肌肉的控制3个方面进行整体治疗,极大地促进了产妇的身体恢复,因此与对照组相比,短期功能障碍指数下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产妇体内激素水平逐渐降至正常,身体及精神状态也逐渐恢复正常,在产后3~6个月时基本恢复至孕前状态。因此2组在治疗后3个月时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产后腰痛可在产妇身体恢复至孕前状态的过程中自我缓解。

此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联合整脊疗法及核心肌群训练的多靶点联合治疗产后腰痛疗效确切,笔者依据对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结合临床观察,为产后腰痛患者提供一套新型的治疗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既往众多治疗手段的利弊,取长补短,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做到治疗的最优化,远期治疗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后腰骨盆肌群
现代足球后腰位置比赛能力的研究分析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锻炼核心肌群 这四种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浅谈足球后腰球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剖析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动作
现代足球双后腰阵型后腰球员技战术打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