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期经会阴肛门成形并直肠内瘘修补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前庭瘘70例治疗经验及中长期疗效随访

2022-05-05万颢陶强黄金狮陈快刘智文樊纬

江西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瘘管会阴前庭

万颢,陶强,黄金狮,陈快,刘智文,樊纬

(江西省儿童医院,南昌 330006)

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rectovestibular fistula,RVF)是女性新生儿最常见的肛门直肠畸形种类[1]。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RVF手术治疗方法很多,Pena描述的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和Okada引入的前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手术技术[2-3],但此两种术式创伤大,并发症多。为此,我们采用经会阴入路肛门成形并直肠前庭瘘修补术[4],一期手术治疗RVF,并进行长期的随访和总结,探讨该术式治疗RVF的临床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前庭瘘新生儿70例,均为女性。12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3例合并食管闭锁。她们均接受经会阴入路肛门成形、直肠前庭瘘修补术,术前外瘘口直径为(1.9±0.2)mm,直肠盲端至皮肤距离(直肠盲端高度)为(17.0±6.2)mm,手术年龄为(2~25)d,手术时间(60.6±11.7)min,术后住院时间(7.2±2.3)d。

1.2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骶管麻醉后,取俯卧位,腹部臀部垫高,髋关节外展,两侧固定拉开双腿,留置尿管。于正常肛门切迹处行电刺激仪检测,准确标记肛门位置,纵向切开肛穴皮肤,电刀切开皮下组织,以括约肌为中心向深部钝性分离至直肠盲端。组织钳夹持直肠盲端并向瘘口处游离,接近瘘口处切开直肠后壁,向瘘口两侧及前壁游离1周,离断瘘管两侧壁及后壁。再游离瘘管前壁,避免损伤阴道,游离1 cm左右后将瘘管贴近根部结扎,内壁黏膜电灼,并将原痿管包埋。然后游离直肠前壁(小心分离直肠和阴道共壁,避免损伤阴道)使直肠可无张力下拉至肛门口,游离长度2.0~4.5 cm,然后用可吸收丝线将直肠浆肌层固定于肛门皮下组织,再将直肠切缘与皮肤切缘对合,4~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成形之肛门可通过成人小指。

1.3 观察指标记录 术后切口感染情况;术后出院时间;术后黏膜脱垂、肛门狭窄、直肠回缩、瘘管复发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Krickenbeck国际评分,对患儿术后2a排便功能进行评估。

图1 电刺激仪定位原始肛门位置后血管钳体表定位瘘口

图2 找到并打开直肠盲端后暴露瘘管

图4 结扎瘘管、电灼内壁黏膜组织,包埋瘘管

图5 术后外观

2 结果

70例患儿均一期手术后顺利出院。术后短期并发症包括:创面感染6例,经过抗感染后治愈;瘘管复发4例,再次手术后治愈。术后远期随访情况:共随访患儿66例,其中2级以上便秘3例,经过扩肛等治疗后好转;直肠脱垂3例,其中2例再次手术,1例经过保守治疗后治愈;其余患儿均获得较好控便功能评分;所有患儿均未出现2级及以上大便失禁,无直肠回缩,无肛门狭窄,会阴体长度较为理想。

3 讨论

肛门闭锁伴直肠前庭瘘是新生儿外科一种常见的女性肛门直肠畸形。其临床表现为腹胀、呕吐等肠梗阻症状,且可见正常肛窝处无肛门,而在前庭处可见瘘口及胎便排出。其术后并发症较多,一直困扰着患儿及家属。

治疗RVF的手术方式有多种,目前普遍采用前矢状入路、后矢状入路、瘘管位移(中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治疗肛门闭锁RVF。前矢状入路术式优点术野清晰,但会破坏会阴体结构[5],而会阴体是会阴深面的一个腱性结构,会阴体通过其附着的肌群参与协调盆底功能[6],并且作为物理屏障[7]来保护阴道及直肠的卫生、功能等[8]。破坏会阴体与术后大小便功能异常及盆腔器官脱垂有密切关系。会阴体位于尿道及肛门之间,小婴儿排尿排便相对频繁,会阴部切口容易污染而导致感染,如换药护理不得当,可能导致会阴体裂开,瘢痕愈合,甚至出现挛缩的现象,从而影响会阴体功能及手术效果。肛门成形术后患儿出现妇科问题,可能与术后会阴体损伤所导致的并发症有关[9]。所以术中保护好会阴体结构及术后会阴部的换药及护理至关重要。后矢状入路术式优点在于避免损失会阴体,术野好,可直视下容易避免损伤盆底神经和血管,但需要多次手术,给患儿带来更多的创伤,给家属带来更大的心理及经济负担;虽有报道改良PENA术一期根治无肛伴RVF,但均不可避免地要切开尾骨直肠肌,且远期肛门直肠功能不确切[10]。瘘管位移(中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其优势在于无须破坏会阴体结构,但是在经瘘口游离瘘管及直肠远端的过程中,由于暴露差,容易损伤阴道后壁,甚至导致阴道直肠瘘、阴道狭窄等。经会阴入路手术方式可充分暴露,有良好的术野,经肛门部切口充分游离瘘管后,可以将瘘管作为牵引,降低游离直肠的难度,减少阴道损伤风险。相对于前矢状入路,保留了会阴体,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避免瘢痕形成,从而减少了术后会阴体损伤所导致的并发症;相对于后矢状入路,避免损伤盆底肌肉结构,从而减少术后肛门功能异常的发生;相对于瘘管位移肛门成形术,该术式不需扩大瘘口,术后均能良好地的恢复解剖结构,外观正常。

RVF手术时机及适应症与瘘管直径大小直接相关,如瘘管小于2 mm,极易出现腹胀、肠炎等症状,RVF患儿未及时手术有可能导致肠穿孔的发生,故如瘘管排便不畅,建议尽早手术,手术日龄不是禁忌。对于瘘管直径较大的患儿,能维持或扩张后能正常排便,可于6个月以后施行瘘管后移肛门成形术[11]。经会阴入路肛门成形并瘘修补,直肠盲端至皮肤距离应小于25 mm,否则极难暴露、分离,术中野蛮的牵拉反而易损伤会阴体及肛门肌肉。为避免术中术后手术区感染,术前应禁食禁饮、排空腹腔残余大便,术中留置导尿,术后加强会阴创面护理[12],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肛门成形术后肛门功能异常是最常见且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并发症[13]。通过随访术后患儿肛门功能,仅3例患儿有2级便秘,可能与其肛周疤痕较重有关,无3级便秘、大便失禁患儿。Short SS等报道了中低位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大便失禁发生率为5.5%~16.4%[14],对比本研究中患儿大便失禁发生率处较低水平。本研究中便秘发生率为4.5%,低于Brisighelli G[15]报道的便秘发生率为7.9%~22.1%。且便秘患儿通过饮食调节、规律扩肛、生物反馈治疗后,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

本研究中有4例患儿出现瘘管复发,考虑为包埋后的瘘管内感染所致,均予以再次手术治疗,随访无复发。本组有3例患儿出现直肠脱垂,2例予以手术治疗,考虑与其肛门肌肉较差有关,另一例症状较轻,予以规律饮食、排便,改善生活习惯等辅助治疗。

综上,采用经会阴入路肛门成形并瘘修补治疗RVF,能够保持较完整的会阴体,术后可获得较好的排便功能。该术式具有微创、并发症少、预后好、会阴体外观恢复佳的特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但需掌握其适应证,远期疗效仍需加强随访。

猜你喜欢

瘘管会阴前庭
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的应用进展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同轴导丝法更换肾造瘘管在长期留置肾造瘘管患者中的应用*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周围神经阻滞和局部浸润麻醉在经会阴前列腺活检中的镇痛效果比较
被忽视的“前庭觉”
乐乐缘何总摔倒
如何预防和治疗会阴裂伤
肛瘘诊断与治疗
“耳仓”是福还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