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2-05-05王艳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摘 要】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正发生着质的变化,教师也在试图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方

式,促使学生自主、快乐、个性化发展。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只有当学生处于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才有可能爆发出无限的创造火花。如果说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最佳期,那么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就是使学生潜在的个性品质得以充分开发与发展的重要基地[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个性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2-0185-03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文以“发展卡”的设计与应用为例,探究个性化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策略。

一、在质疑中发展思维

朱熹認为:“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清人唐彪也曾说:“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而疑之难。”可见,学生在理解感悟中质疑,也就是在培养思维。语文课堂不乏“疑”,但如何生疑?这与教师所提问题密切相关。提问是高水平的教学艺术,需要与教学情境、学生思维等契合。当然还需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连,只有投其所好,巧妙设计问题,才能让他们的好奇心成为语文课堂上的催化剂。

如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针对“你的玫瑰白栽了,一朵也没看着”这句内容,学生提出了质疑:为什么说“白栽”了呢?“惋惜”代表了什么?我认为鹿弟弟不应该感到惋惜!小鹿到底有没有“白栽”?在诸多问题中,最后一个最具统领性、全局性,因此笔者将问题插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思考,并利用思维卡,以导图的形式让学生梳理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二、在求异中释放个性

品词,语文之根本,词义不明则句意不通。阅读教学中,只有融词入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知词语内涵,才能使学生得其义、得其法、得其情。如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时,笔者让学生在卡片上写出对“绚丽多彩”一词的理解。

生1:灿烂美丽,很漂亮。(用相近的意思来理解词语)

生2:这个词一定不是暗淡无光的意思。(用相反的意思来理解词语)

生3:这个词说明广告牌颜色很多,在灯光的照射下非常耀眼、漂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生4:美丽的三峡风光,像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用造句子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学生从多方面解读词语,使其个性在释词环节中得到发展,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调动了与众不同的知识积累,并进行了个性化表达。通过发展卡片的引导,学生在多角度的发散思维中释放出自己的个性,不再拘泥于陈旧的语言表达,而是把鲜活的个性融入其中。

三、在展示平台中共同发展

(一)营造轻松氛围

传统课堂的基本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一来,学生消极沉默的现状普遍存在,这极不利于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根据心理学研究,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共同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发展卡片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对话,使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组织小组交流

交流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各种小组交流活动,增加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机会。

(三)开展全班汇报

教师可就课堂内容提出某一问题,在学生自行思考后,将全班的发展卡片展示在黑板上,使学生能够了解其他同学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角度及表达方式。这样可使学生在相互比较学习中增强自身的逻辑思维,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以课文留白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思维

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情景,需要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想象、分析、体会来实现,这一过程应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思维水平等产生直接或间接联系。为了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的构建与应用及思维的提升与发展,很多阅读课文中会故意设置很多留白点[2]。教师可据此设计发展卡,在发展卡上给学生留白,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平台,这对学生体会文章主旨、领会人物内心世界,以及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从这个层面讲,发展卡也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如《圣诞老人的礼物》这篇文章讲述了小女孩在偶然间发现了商店橱窗里那顶漂亮的黄颜色假发,欣喜地以为能够实现命在旦夕的妈妈的一个愿望时,却发现自己仅有的项链只值2元钱,而那个假发却卖15元,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小女孩想尽一切办法去赚钱。这个“想尽一切办法”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于是笔者在发展卡上设置了“小女孩究竟想了什么办法,你能展开想象扩展一下吗?”这一问题,学生便有了如下答案:

生1:小女孩还很小,她能干的工作实在是太少了,这样的负担对于她来说太重了!她或许只能走街串巷捡垃圾桶里的饮料瓶子了。一个瓶子能卖一毛钱,得捡多少啊!并且这还是在冬天,小女孩的手会冻坏的。

生2:小女孩在大街上焦急地寻找着,突然她发现蜂蜜摊子的人特别多,生意很好,顿时惊喜万分。“那天去山上玩,不恰巧看到有野蜂窝吗?”想到这儿,她撒腿就跑。山很难爬,有那么多扎手的植物,她终于找到了那个野蜂窝了,想都没想就伸手去掏,哪想到顿时成百上千只野蜂一齐向她冲来,手、脸、胳膊都被蜇到了,像许多针扎一样。瓶子里只装了一点点儿的蜂蜜,她还得再找找看。

这样的想象多么宝贵啊。一张卡片打破了“划一性教学”,遵循了每个学生的个性、每篇文本的特性,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个性化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强调尊重所有学生的独特体验。相较于“划一性教学”,个性化教学的核心要素就是尊重、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3]。在个性化教学中,学生不是生硬地、被动地、机械地学习,而是灵活地、主动地、自由地建构,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

再如《蜻蜓和蚂蚁》一文讲述了小蜻蜓在整个夏天纵情享乐,结果到冬天饥寒交迫的故事。它顶着枯树叶来向小蚂蚁求救,希望小蚂蚁能收留它……文章以对话结尾,并未清楚点明小蚂蚁到底与没有收留小蜻蜓。由此教师可让学生在发展卡上展开思维设想一下,假如自己是小蚂蚁会怎样做,学生给出了如下精彩答案。

生1:一定会有同伴提醒它要劳动,不能这样贪玩,可是它就是不听。如果我是小蚂蚁,一定不会收留它,应该让它知道不劳动的后果,这样才能让它彻底醒悟。

生2:我要是小蚂蚁,也不会收留小蜻蜓。即便储备了一个夏天的粮食,可能也只够我一个人吃,如果收留了它,我也要挨饿,那样两个人不会都饿死吗?

生3:如果我是小蚂蚁,我会收留小蜻蜓。因为我觉得它已经知道错了,我们就应该相信它,給它机会改正。

利用发展卡片的最大优势就是其可以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呈现出来,教师借此能了解学生的内心感悟和真实想法,因此因势利导,实现个性化教育。

五、以深入探究为讨论点,体悟主旨内涵

语文知识,无论其内涵与外延,皆是博大精深、张力无限,且环环相扣。如果把语文知识比作矿藏的话,那么它是可再生的、是鲜活的,每个“采矿人”的情感也将是充盈的、深刻的。为挖掘出文本中的这些“矿藏”,教师可以利用以深入探究为讨论点的“发展卡”。

仍旧以《圣诞老人的礼物》这一课为例,小女孩为了送妈妈这顶假发做出了很大努力,让读者为之动容。笔者在发展卡上列下了“15>2”的不等式,当学生看到这一不等式时,首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接着在笔者的提示下开始动笔改写算式:15>2+1.5+野蜂蜜+捡瓶子+伤痕……

“伤痕”让笔者疑惑不解,学生解释到:“书上提到小女孩为了挣够钱,搞得手臂上满是伤痕,我想这伤痕是她对妈妈最宝贵的情意,应该加在里面。”看来这个算式已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我认为在‘伤痕’后还应加上‘决心’‘孝心’。” 又一名学生补充。随即另外几名学生惊喜般大呼要改写“>”为“<”,这一举动是思想的跨越与领悟,不正是阅读教学所一直在追求的精彩吗?

再如《一千根弦》这篇文章中,盲琴师得知弹断一千根弦就可以重见光明,便满怀希望地弹了五十三年。文中的“匆匆五十三年”意味深长,笔者在发展卡上提出了“‘五十三年’和‘匆匆’矛盾吗?”这一问题,学生经过思考给出了以下答案。

生1:矛盾。但也许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惊醒和思考吧!人的一辈子只有一个五十三年,这是漫长的。但若每天、每秒都抱着一个希望,每换上一根弦都迫切地想把它弹断,那么时间又变得很快了。

生2:不矛盾。想想我们自己,如果一心想做一件事就会忘记时间,可见盲人是多么地满怀希望。当我付出了却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会非常地伤心,不知道他在这五十三年里是否真的过得很愉快?如果总想着弹断琴弦,他是不是就什么都不在乎了?会不会感到失望?

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或情感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如年龄、心境、遭遇等,每一种都有特定的发展轨迹,且所依靠的系统也存在差异,个体智力或情感发展的方向、程度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的任务就是在了解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智力和情感的发展,承认并尊重学生各自的优势,且允许他们、帮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教育资源加以开发,而不是用同一把标尺去衡量。

六、以补写及仿写为拓展点,激发情感热情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是精品之作,学生除了要对其进行品味感悟外,还应动笔墨,对其进行仿写、补写、改写。在仿写中延续感受,体悟文本;在补写中发挥想象,延续文本;在改写中表达个性,深化文本。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的教学中,惜别场面就可作为学生最好的补写点;再如教学《妈妈的爱》一课时,可让学生按照课文样貌大胆仿写。

从理论层面讲,制作发展卡重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积淀的知识。学生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对新的信息进行理解,同时原有知识也由于新信息的介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因此,个性学习是新、旧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可见,个性化阅读中,发展卡的应用对于鼓励和培养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建构文本有着积极意义。

语文是有生命的,希望发展卡的设计与应用能在核心素养下阅读教学的探索与落实中,为学生开启一扇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沟通交流的大门,让学生走进一个五彩斑斓的语文世界。

【参考文献】

[1]陈茹.基于核心素养视域探析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模式[J].教育,2021(15).

[2]彭廷.小学语文课堂下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J].教育,2016(49).

[3]于伟.率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教育课文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王艳(1982~),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培养。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