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胸腰椎肿瘤患者并发症的研究

2022-04-23白素静李甲振陈月贤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整块脊椎脊髓

白素静 李甲振 陈月贤

原发性胸腰椎肿瘤常见有骨肉瘤、孤立性浆细胞瘤、尤因肉瘤等,可侵犯椎体及附件,致脊柱畸形、病理性骨折等,肿瘤压迫患者神经根、脊髓,临床表现为肌力下降、疼痛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临床上以彻底切除肿瘤组织、行脊柱重建为治疗要点,因腰椎肿瘤解剖结构存在复杂性,常运用全脊椎整块切除术行手术治疗,可将原发性胸腰椎肿瘤整块切除,在健康组织外缘在不破坏肿瘤包膜基础上,清除肿瘤组织,为治疗该病首选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3]。本研究针对我院原发性胸腰椎肿瘤患者74例,探讨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5月~2020年7月我院原发性胸腰椎肿瘤患者74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33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9.20±4.41)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5.35±0.41)年;淋巴瘤12例,软骨肉瘤14例,脊索瘤13例,骨肉瘤12例,浆细胞瘤9例,其他14例;Frankel分级:B级3例,C级6例,D级36例,E级29例;Ennecking肿瘤分型:S3型7例,ⅠB型8例,ⅡA型37例,ⅡB型22例;胸椎35例,腰椎39例。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诊断、CT扫描、MRI检查等确诊为原发性胸腰椎肿瘤者;②脊柱恶性肿瘤者;③良性侵袭性肿瘤;④存在既往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史者;⑤无凝血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①生存期<6个月;②全身性血液系统疾病者;③合并多种恶性肿瘤者;④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器官功能严重不全者;⑤无免疫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1.3.1 术前 行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全身CT扫描等检查,行穿刺活检,心电图正常,尿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凝血六项等生理指标正常,充分了解患者肿瘤组织状况,预备自体血,术前30 min,静注抗生素。

1.3.2 全脊椎整块切除术 后入路:全麻,俯卧位,以X线机透视定位,后正中切口,自后正中入路将皮肤、皮下组织切开,展露术野,病椎上下两个节段,置入椎弓根螺钉,将受累脊椎上下棘突及周围软组织剔除,黄韧带切除,输尿管穿入导引线,从神经根管自椎间孔出,绕过椎弓根,尖刀剖开输尿管保护层,将输尿管导管抽离,线锯扯紧,紧贴关节突、横突,线锯锯断椎弓根、侧椎弓根,经脊椎后半部分整块切除,棘突、横突、椎板、椎弓根、上下关节突,骨蜡封闭截骨面,安装连接棒固定脊柱结构稳定性,定位病变椎体椎间盘位置,分离血管、神经,将脊椎前柱、前后纵韧带锯断,椎体绕脊髓旋转拿出。后前联合入路:先后路切除病椎后半部位、椎间盘、后纵韧带,游离脊柱中后柱,维持脊柱稳定性,侧卧位,腹膜后入路,包膜外将肿物分离,入脊柱前中柱,取出肿瘤、病椎,以人工椎体、钛网植骨重建前方椎体,切除肿物后,以0.5 mg/ml顺铂溶液将伤口浸泡2.5 min。

1.3.3 术后 行血常规、凝血六项、血气分析等检查,术后第1 d,地塞米松10 mg,静注,2次/d;术后第2 d,给予5 mg,静注,2次/d;第3 d,给予5 mg,静注,1次/d,第4 d停药。术后采用抗生素、神经营养、止痛等常规药物治疗,行肢体康复训练,术后卧床3周后佩戴支具联系下床行走,佩戴支具超6个月,引流管拔除后,检查内固定位置状况,术后随访1年。

1.4 观察指标

围术期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疼痛度,总分0~10分,评分越高,疼痛度越高。对比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B级: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完全消失,仅存部分骶区感觉;C级:损伤平面以下仅有部分肌肉存在运动功能,无有用功能存在;D级:损伤平面以下肌肉功能不完全,能扶拐行走;E级:肌肉运动、深浅感觉、大小便功能良好,存在病理反射。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感染、脑脊液漏、胸腔积液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围术期情况

术中出血量897~4512 ml,平均出血量为(1941±45.31)ml;手术时间352~764 min,平均手术时间(463.54±41.36)min。

2.2 VAS评分

经两两比较,原发性胸腰椎肿瘤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VAS评分较术前低,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术后3个月低(P<0.05),见表1。

表1 VAS评分分)

2.3 Frankel分级

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优于术前(P<0.05),见表2。

表2 Frankel分级/%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

本组74例患者,感染2例(2.70%),脑脊液漏2例(2.70%),胸腔积液1例(1.35%),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良好。

3 讨论

原发性胸腰椎肿瘤指发于腰椎椎体和其附件的肿瘤组织,为侵袭性、恶性潜能性,肿瘤组织会致患者产生疼痛、引发瘫痪等神经症状,降低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多运用手术治疗,对肿瘤组织行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可提高肿瘤清除率,大范围切除肿物,临床效果理想,患者生存期质量显著改善,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4-6]。

本研究选取我院原发性胸腰椎肿瘤患者74例,采用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经两两比较,原发性胸腰椎肿瘤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VAS评分较术前低,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术后3个月低(P<0.05),提示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可缓解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优于术前(P<0.05),提示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可改善神经功能。该术式下对脊柱稳定性重建有较大改善,可提升脊柱前后柱稳定性,促脊髓血流量增加,增加脊髓血供,加速疼痛消失时间,助脊髓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7-10]。此外,在本组74例患者中,感染2例,脑脊液漏2例,胸腔积液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良好。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可分离且整块切除椎体、重建脊柱稳定性,可彻底切除脊椎附件结构,临时固定脊柱,线锯的可控性高,操作安全性强,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此外,在采用全脊椎整块切除术中还需注意,(1)预防术中大出血、损伤血管,控制出血量,术中控制性降压,减少术中出血,且可减轻脊髓缺血风险,操作医师需熟悉患者椎体、大血管、脊髓支、内脏器官的解剖结构,实时观测术中机体状况,避免不必要医源性损伤;(2)需使用设计专用线锯,可尽可能降低对软组织损伤,确定硬膜外肿瘤边界,于其下10 mm位置为截骨安全界线,注意清除硬膜囊腹侧、椎管后壁间粘连组织,游离椎体和肿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胸腰椎肿瘤患者,可改善疼痛度,减轻脊髓损伤,无术后无明显感染、脑脊液漏、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可为患者术后恢复提供有利支持。

猜你喜欢

整块脊椎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睡姿不正确也可引起脊椎弯曲
卜算子·我和大树
经尿道钬激光与等离子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首个3D打印人造脊椎成功植入
持之以恒,学思讲论